湘西大地的古野之美
2021-03-15
●《湘行散记》的故事
《湘行散记》由十一篇散文组成,写的沈从文家乡湘西的山水风物。在他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仿佛现代的桃花源。
沈从文于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行伍家庭。十五岁时便参加了地方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辗转生活了五年,对那片青绿色的土地再熟识不过。
湘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儿显得偏僻、闭塞,传说正是陶潜《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处和夜郎国所在。那悬挂在半空中去水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那充满牛粪桐油气味的小小河街,那揉合了庄严与瑰丽的促橹长歌声,还有杂糅了神性与魔性的神话传说,都含着一种诡异古野的美。
故土也不免蛮荒落后,可是,这里的人出生在乡野,那些活泼的生命,充满着一种淋漓的元气。比如《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朋友是个懂人情、有趣味的旅馆主人。作者离开时,天落着雪,那大雪茫茫的清晨,天刚刚白,他就这么从热被里钻出,沿岸追了三里路赶来送行。“一路复兴,一路复兴。”那么嚷着,于是他同豹子一样,一纵又上了岸,船就开了。还有那些有了酒喝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纯朴船夫,那些看到龙船比赛就高兴得大喊大叫的孩子,那些勇敢而又和气的青年军官,组成了沅水两岸特有的乡野人文景象。有关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读来似乎平常、却又撼人心魄。
《湘行散记》写作的年代是动荡不安的战乱岁月,在那个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的动荡岁月里,沈从文把自己对故乡的爱与依恋,坦坦荡荡地写下出版了,把故乡作为失意或者得意时都可以止泊停靠的心灵寄托。于是,那时的湘西,便在文字上永远地留下来了。
历史的长河会洗刷掉很多人和事,沉淀下来的就是真正的文学。感谢沈从文,他让远行的游子都忆起了故乡,心中有了爱和依恋,他在每个人心里都种下了爱与美的種子。
●写作缘起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个传奇。他只有小学学历,行过军、拉过船,二十岁冒冒失失闯北平时,还是个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毛头小子,在举目无亲的北京城里,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汪曾祺便是出自他门下,忆起老师,汪曾祺感慨道:“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成名后,在北京的沈从文接到母亲生病的消息,随即冒着严寒赶回故乡,他乘车从湖南常德到桃源,转为包船溯沅江而上。船沿水路,且行且泊,历时12天,才到水路终点浦市上岸。行前,他与新婚的妻子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的所见所闻,《湘行散记》就是根据这批书简中记录的原始素材创作而成的。作者用文字铺陈开一幅山水画卷,画出一条包括五条支流、四个县份、百个码头的湘西之源:沅水流域。那水手、那吊脚楼里的妇女,他们的命运湮没在了世事风云中,他们的故事却在作者的笔下鲜活得荡气回肠。
● 其人其事
汪曾祺的学生曾经回忆过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授课的情境:他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他曾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他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作品摘录
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
我包定的那一只小船,在天空大把撒着雪子时已泊了岸……点了小小的油灯,拉了篷。各个船上皆在后舱烧了火,用铁鼎罐煮红米饭。饭焖熟后,又换锅子熬油,哗地把菜蔬倒进热锅里去。一切齐全了,各人蹲在舱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满后,天已夜了。水手们怕冷怕冻的,收拾碗盏后,就莫不在舱板上摊开了被盖,把身体钻进那个预先卷成一筒又冷又湿的硬棉被里去休息。至于那些想喝一杯的,好事好玩想到岸上去烤烤火谈谈天的,便莫不提了桅灯,或燃一段废缆子,摇晃着从船头跳上了岸,从一堆石头间的小路径,爬到半山上吊脚楼房子那边去。陌生人自然也有来到这条河中来到这种吊脚楼房子里的时节,但一到地,在火堆旁小板凳上一坐,便是陌生人,即刻也就可以称为熟人乡亲了。
黑夜占领了河面时,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吊脚楼窗口的灯光,以及上岸下船在河岸大石间飘忽动人的火炬红光。这时节岸上船上都有人说话,吊脚楼上且有妇人在黯淡灯光下唱小曲的声音,每次唱完一支小曲时,就有人笑嚷。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我心中想着,“这一定是从别一处牵来的,另外一个地方,它的母亲,一定也那么固执地鸣着吧。”
此后固执而又柔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我觉得忧郁起来了。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 精彩书评
《湘行散记》用叙述的手法缓缓地勾描,入骨的乡愁和巨大的生命悲情往往是深敛而缓发,每字每句均从心底流出,深挚而绵长。“将整个的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浓缩为心灵的哀欢”,化为文字,一如那无底的长河水,悠悠而来,缓缓东去。
——窗外那棵树
少年品读
览湘西,美心灵
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 李美霞
由武陵过桃源,从家庭到家乡,沈从文带着对故乡的深沉眷恋、对母亲的深切问候踏上了湘行之旅。他描绘了湘西明朗秀美的自然风光、朴实原真的民风民俗,字里行间,无不透着“爱水,爱山,爱故土;颂人,颂俗,颂民间”的丰富情感。
在湘西,有穿着麻布花衣的女人在水陆两地干着粗糙繁劳的重活儿,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有新鲜肥美、现捞现吃的水鱼,有河岸两边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等一切让人沉醉的人与事物,都来自沈从文的深情表达。在他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湘西之好,说不尽;思乡之情,道不完。
因母病重,在为期四十多天的湘西故乡之行中,作者不仅醉于湘西的江山与人文,更红豆相思于其妻張兆和。在游行中,他的所见所感都通过一封封书信,第一时间送回到了在家中等他归家的妻子手中。信中,他深情地称妻子为“三三”,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我想与你共享这份美好。这景太美,只因你太远,我想用笔,抒发我对你与万物的爱。
风景的美,或许能让作者忆起儿时的欢乐,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做的努力,作者都记在心里,这让他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有了观照与反思,让他真正读懂了湘西这幅壮丽的画卷,更让我获得了人生的启迪。
(指导教师:赵玉娥)
少年品读
对生活温暖地爱着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高雨婷
沈从文于1934年因母病回故乡湘西,一路上他用充满温情的语言书写了那个年代故乡的山水、风情,于是便有了透着空明与澄澈的《湘行散记》。在他的书里,在我的眼里,一切的景、物、人、事无不使人的内心柔和、温暖、感动。
◆启航
沿河的码头,停着高大的运油船。宽平的河面,整齐的码头,来往的船上朱砂、水银、苎麻、布匹……装得满满当当。缥缈的橹歌嘴边来。山连山,水连水,歌声竟被那群山清水挡回去了,河边的洗衣妇羞红了脸,掩面接上了橹歌,歌声不歇,水波不止。
◆羁旅
冬日三九天,河水寒冷刺骨,船只碰上了危险。英勇的水手从来不惧,奋不顾身地跳入冰水中!行船之际,船被河水冲上险滩了,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船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比激流可怕得多,可他们热爱这生活,在这激流中铸就不朽的灵魂。他们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复归
多情的水手回来了,在吊脚楼里。乱世摧残着人的心灵,但凶猛的激流,抵不住水手坚毅的灵魂;草木水土人,藏不住湘西无处不散发的美。
湘西人民所展现的人性之真、善、美,跨过了战争所带来的悲、离、惨。这是沈从文先生所见识、领会的,他感动于“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于是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而我作为一个过客,亦被他带入了湘西世界。
沈从文年少即投身行伍,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而他对生活还是如此热爱,“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
愿我们也能像先生那样,带着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悟,对生活那么温暖地爱着。
(指导教师:朱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