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亭夜话忆故人
2021-03-15周安庆
周安庆
绚烂多彩的南京云锦催生了华夏传统文化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清代文学大家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祖上三代人均曾担任过江宁(今江苏南京)织造一职,其祖父曹寅(1658—1712)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起监理江宁织造等职逾20年,履行公务较有政声。目前吉林省博物院内,典藏有一件清初画家张纯修(1647—1706)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创作的《楝亭夜话图》画卷(纸本墨笔,画芯纵26、横65.5厘米),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当时张纯修与曹寅、施世纶(约1658或1659—1722)、纳兰性德(1655—1685)之间的友谊,因此引起了现代不少红学家和美术史论家关注。
曹雪芹祖上四人先后主理江宁织造署事务
据清代《皇朝通志》《康熙江宁府志》等记述:曹寅祖籍直隶丰润(今属河北)[注:亦存有辽阳、铁岭(今皆属辽宁)说],字子清、号荔轩、楝亭,清初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七日出身于顺天府(今北京)一个官吏之家。其父曹玺(约1619—1684)又名曹尔玉,字完璧,“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任(内)工部尚书”“公承其家学,读书洞彻古今,负经济才,兼艺能,射必贯札”。曹寅之母孙氏(1631—1706)为皇子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登基后成为康熙皇帝)的奶妈,康熙三十八年(1699)被皇上封为“一品夫人”,并赐书“萱瑞堂”。
身为家中长子的曹寅自幼勤奋刻苦,博学多才,能文能武。他早年师从内阁大学士徐乾学,康熙十一年(1672)在顺天府中举。17岁那年被招为康熙皇帝侍卫,后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康熙十七年(1678),各地不少文人因康熙皇帝诏开博学鸿词科,纷纷赴京应试。那时曹寅服侍皇上身边,便与其中一些人相识交游。康熙二十三年(1684)六月,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曹寅不久便奉旨“协理江宁织造事务”。次年五月曹寅携家扶父柩回京,担任内务府郎中一职。康熙二十九年(1690)他转任苏州(今属江苏)织造,三十一年(1692)复任江宁织造,四十三年(1704)再赴扬州(今属江苏)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玄烨帝先后六下江南,其中第三至五次南巡时是由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第六次南巡时则是在扬州两淮巡盐御史任上,承办迎驾大典事务。嗜好文艺的曹寅还是位鉴藏家,晚年在扬州奉旨参与主持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因此还产生了较大影响。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二十三日,曹寅因患疟疾客逝扬州,民国《清史稿》有记。
现有学者认为曹寅少时可能曾为玄烨的伴读,加之其母孙氏当过康熙皇帝保姆,彼此后来一直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曹寅生前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关照,并被屡屡委以重任。另因尤自唐代以来朝廷税赋多半来自东南,满清问鼎中原后对该地区仍旧十分关重,故在血洗江南、巩固政权后,逐渐地采取了不断发展生产、缓和民族矛盾以及收拢汉民人心等一系列举措。康熙朝以后江宁、苏州织造署作为清廷设在两地的机构,负责为皇家督造、采办绸缎并采买各类御用物品。尽管织造署主事者官级不高,但因属朝廷钦定而权势不小,故连两江总督等地方官都不会小觑。曹寅在江南任职期间与不少名流贤达、骚人墨客频有往来,彼此诗酒酬唱、艺文互动,进一步地联络情感,在当地文士圈中赢得了较高声誉。然而人们不应忘记,曹寅还有个重要使命即充当皇上监控江南的心腹耳目,经常亲笔密折奏报京师,协助皇上加强对江南地区社会监管(注:现代张伯驹《关于<楝亭夜话图>》认为,曹寅广交明末遗民文人还有“消除其思明情绪”之意)。这些从现存的一些史料记载中便可略知一二。当然,曹寅密奏的信息来源除了个人日常观察体验外,大概不排除通过持续地从与各路友朋的广泛交往中获取。由此看来,全面客观地辨识当时曹寅为人处世及生活态度等,或许仍值得当今学术界进行深入研讨。
曹寅故世后,其长子曹颙(1692年前后—1715年)继任江宁织造一职,可惜他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不幸早逝,曹寅嗣子、曹颙堂弟曹頫(約1695年—?年)后来续任江宁织造。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皇帝(1678—1735)继位后,曹頫开始逐渐失宠,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因亏空织造款项甚多(注:其中一部分系曹寅生前迎驾南巡、应酬送礼及追求排场等花销而造成)、将家中财物暗移它处及骚扰驿站等罪名被朝廷问责,革职抄家后举家迁往北京。曹家从此迅速衰败,最终一蹶不振。
曹氏家庭氛围熏陶及上述境遇变化,对自幼生长于金陵的曹雪芹(注:一说为曹頫之子、亦说为曹颙之子等)来说,人生经历、思想发展等影响不可谓不大!他后来创作伟大的现实主义章回小说《红楼梦》,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其家族及个人生活的一个客观写照。
至于上述《楝亭夜话图》中的“楝亭”之由来,据清代南京地方志及昔人笔记等载:康熙二年(1663)曹寅之父曹玺到任江宁织造后,尝将金陵城郊燕子矶畔的黄楝树移植于江宁织造署西花园内。该树逐渐长大,曹玺在树旁建有一亭用于歇息、课子等,此亭因名“楝亭”。曹玺去世不久,曹寅见署内楝树犹存,触景生情感触良多,“因为楝亭图咏,以追怀先德”……故在当时由其征题“楝亭”、嘱托宿友朋咏叹完成的另1套《楝亭图》(共四卷,曾为张伯驹旧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人们便可一睹昔日黄瓒、张叔、禹之鼎、张纯修、纳兰性德、顾贞观、潘江等50余位文士的10帧图画、40余诗词赋文题咏。曹寅复任江宁织造后曾对楝亭重新修葺,该亭成了他为人风雅的会客、交友之所,曹寅生前还自号“楝亭”。
曹寅与施世纶、纳兰性德、张纯修等人互有交情
据民国《清史稿》等载,曹寅友人施世纶祖籍固始(今属河南)、闽南晋江(今属福建)人,其字文贤、号浔江,清初顺治十六年(1659)出身于一个官吏之家,在家兄弟中排行老二。父亲施琅(1621—1696)原为南明抗清将领,但在清初顺治九年(1652)彻底投靠了清廷,尝参与朝廷收复台湾大业,施世纶亦随父参与征战。
康熙二十四年(1685)施世纶因为父荫缘故出任泰州知州(今属江苏),二十八年(1689)因政绩显著晋升为扬州知府,三十二年(1693)改任江宁知府,与曹寅往来较多。康熙三十五年(1696)以后因父母相继故世,遂离任归家守孝。康熙三十八年(1699)施世纶相继担任江南淮徐道、湖南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太仆寺卿、顺天府府尹。康熙四十八年(1709)授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翌年迁任户部左侍郎。此后他继任漕运总督等,康熙六十一年(1722)五月病故。
由于施世纶为官清正廉洁,不惧权贵,“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每赴一地皆爱戴民众,故履职声誉颇佳。康熙皇帝尝赞其为“天下第一清官”,民间亦誉之为“施青天”,清代中叶民间通俗小说《施公案》就是以其为原型创作并流传迄今的。施世纶能文善书,吟诗清新风雅,且有温和敦厚之格,内容或关注社会与民生,或讴歌大自然等,身后有《南堂诗钞》等存世。
又据《清史稿》等载,曹寅友人纳兰性德系叶赫那拉氏族,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更改此名,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初顺治十一年(1654)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生于顺天府,乃清朝大学士明珠长子,母亲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聪颖好学,当过玄烨的伴读。康熙十年(1671)就学于顺天府国子监,与徐乾学有师生之谊。次年与曹寅同榜中举,第三年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被皇上赐为“进士”。纳兰性德文武双全,曾被招为康熙皇帝三等侍卫,不久便晋为一等侍卫,奉效于皇上身边。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初,纳兰性德随同玄烨帝首次南巡抵达金陵,曾到江宁织造署(注:位于今南京大行宫一带)祭奠曹玺。见物思人的纳兰性德在《曹司空(玺)手植楝树记》中对曹寅云:“此即司空之甘棠也。惟周之初,召伯与元公尚父并称,其后伯禽抗世子法,齐侯任虎贲,直宿卫,惟燕嗣不甚着。今我国家重世臣,异日者子清奉简书乘传而出,安知不建牙南服,踵武司空……”他生前还在《满江红·为曹子清(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中吟道:“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延夕月,承晨露。看手泽,深余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青子盼乌衣,来非暮”(注:上述文字均收录于曹寅所编《楝亭图》卷一),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怀……
然而天妒英才,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三十日纳兰性德溘然早逝,堪称殊为可惜。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他不仅才华横溢,平生亦爱与文朋画友交往,却不以贵族身份自傲。他尤擅制词,所作堪称“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初词坛“三大家”,存世著述有《饮水诗词集》《侧帽词》《通志堂集》和《渌水亭杂识》等。人们通过清初宫廷画家禹之鼎笔下的《容若侍卫小相(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可一窥其尊容相貌。
張纯修祖籍为直隶丰润(今属河北),字子安、子敏,号见阳、敬斋,清初顺治四年(1647)五月十一日出身于一个官吏之家,后来曾任江华(今属湖南)知县、广东督粮道、扬州府署江防同知。康熙三十二年(1693),纳兰性德同族兄弟、两江总督傅拉塔(?年—1694年)看中其为人从政品行,遂向朝廷举荐“奏请以张纯修授江南知府”,皇上阅折后朱批“这很有理”,便提升张纯修为庐州(今安徽合肥)知府。张纯修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七月九日故世,其个人形象见诸于禹之鼎《张见阳小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张纯修性情温厚博雅,能诗善绘,书画篆刻俱佳,“为诗卓荦有奇气,旁及书法绘事,往往追踪古人”。清代《图绘宝鉴续纂》评价其画“得北苑(注:指南唐董源)、南宫(注:指北宋米芾)之沉郁,兼云林(注:指元代倪瓒)之逸致”,他尤擅临摹,因家中庋藏较丰,“故能得前人笔意耳”。可惜张纯修现存画作不多,主要有《云山袖卷》以及与严绳孙、禹之鼎合作有《京口三山图卷》等,存世著述则有《语石轩词》。
张纯修平生亦好交友,与好友曹寅同为正白旗包衣,彼此有通家之谊。曹寅在《题<楝亭夜话图>》中曾经留下了“交情独剩张公子”诗句。张纯修与纳兰性德相交后,因两人志趣相投、且都偏爱收藏等,彼此结下了异姓兄弟般的情谊。据今人张一民《纳兰性德书画收藏录》研究披露,张纯修尝将个人部分藏品割让与纳兰性德,如宋代李公麟《二马图》、元代王振鹏《龙舟竞渡图》、明代王绂的《竹枝图》等。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张纯修还与同为容若好友的顾贞观,一同将纳兰性德的作品整理刊成《饮水诗词集》,由此可见相互间友谊之深厚程度。
《楝亭夜话图》画卷创作始末及其价值
康熙三十四年(1695)秋天,时任庐州知府张纯修前往江宁织造署造访曹寅,前一年刚到任的江宁知府施世纶亦在场。三友相聚在织造署楝亭内秉烛夜话,倾述气氛亲和,不知不觉便追思起10年前去世的友人纳兰性德,大家一片伤感。张见阳情不自禁地即席创作《楝亭夜话图》,此后三人相继诗咏抒怀,由衷表达对纳兰性德的思念情愫。《楝亭夜话图》就是张纯修以丹青叙事方式描绘当时他们在楝亭内秉烛夜话的情景。
徐徐展开该画卷仔细品鉴,但见寂静苍凉的金陵夜晚,皎洁无瑕的月色穿过云霭隐隐地沐浴大地,张纯修与曹寅、施世纶围坐于楝亭内的烛台旁,凭借微弱的烛光窃窃而谈,相互之间十分投缘。亭内左侧一童仆相伴,端茶悉心服侍。亭外嶙峋假山矗立,黄楝扎地挺拔,竹丛葱郁茂密,在习习秋风中依然显得生机盎然。夜霭中的庭院幽暗而安谧,四周寥无人影踪迹,远处一片迷迷蒙蒙……可以想象楝亭外“唧唧”的虫鸣声、“簌簌”的风叶声与亭内的喃喃私语声,在温情脉脉中营造出一番怀旧、伤感、怅惘等思绪相交织的诗画情境。画面上从右至左相继钤有作者“杏花书屋”“见阳无声诗”“见阳书画”和“子安”等4枚阴文印鉴。
《楝亭夜话图》卷首“楝亭夜话”四字系张纯修行书手笔,落笔“见阳”之后钤有“子安”阳文方章。卷尾除有曹寅、施世纶、张纯修的书法诗咏外,还有当时顾贞观、王概、王蓍、王方岐、姜兆熊、蒋耕渚、吴之騄、李继昌等8位名士的题跋手笔,个中散发出不少富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从王蓍题咏款识时间“丁丑皋月既望”[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五月十六日]等推断,众人题跋大概不应是众人一次性聚会完成的。
该图卷尾张纯修以行楷题笔云:“水部风流过王谢,经济文章擅天下。浔江吏治无双驾,顽梗民皆向日化。楝花灿烂遮台榭,紫光灼灼暎玉斝。佳肴罗列兼酥炙,二三好友谈清暇。笙篁钟鼓不须借,薑桂真香胜兰麝。古道淡淡少逆迓。明月东升亢宿亚,肝胆照人忘深夜。”施世纶用行楷手笔曰:“斜阳雨霁半栏明,淅淅秋风过楝亭。世事尽皆浮云薄,吾生何处肝胆青?邗江昔日谁同词?博物张华无与并。白下论交今水部,文章子建波澜惊。得逢意气神不隔,我于二妙心炳荧。人门相见各欢笑,山光树色花盈盈。清尊一置开轩牖,白月欲落参斗横。人生聚散岂可定,亦如泛梗与漂萍。况复此会诚难得,恰宜放志相忘形。夜阑不辞秉烛坐,诗书更许重论评。旁人从笑名场拙,各自葵藿相倒倾。古来道合心能醉,何用脍炙吹竿笙。”
曹寅的行笔题咏如下:“紫雪冥濛楝花老,水曹(蛙鸣)厅事多青草。庐江太守访故人,浔江(建康)并驾能倾倒。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文采风流政有余,相逢甚欲抒怀抱。于时亦有不速客,合坐清严斗炎熇。岂无炙鲤与寒严鷃,不乏蒸梨兼瀹枣。二簋用享古则然,宾酬主醉今诚少。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绪伤怀抱(伤枯槁)。交情独剩张公子,晚识施君通纻缟。多闻直谅复奚疑,此乐不殊鱼在藻。始觉诗书是坦途,未防车毂当行潦。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小字)几曾知?布袍廓落任安在(斑丝廓落谁同在)?向说名场此一时(岑寂名场尔许时)。楝亭夜话,漫为长句,奉题见翁先生绘画并正,弟曹寅”[注:这段文字与曹寅《楝亭诗钞》(卷二)中所刊载文字有别,上述括号内的系《楝亭诗钞》文字]。现代名人叶恭卓收藏该图后,1953年冬天又在此图卷尾跋述:“此诗末四句,(曹寅)集中作‘家家争唱饮水词,那(纳)兰小字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又‘而今触绪伤怀抱作‘伤枯槁,显有所讳而改,此原作语意特殊,亦言红学者参考之资也。”现代红学家周汝昌等人认为:署名“曹寅”这段书法手笔“字法拙钝,与(曹)寅他迹不类,疑是摹本”。由于字画真赝鉴定争议时有发生,但不论此段书法系真本还是托本,人们比照曹寅《楝亭诗钞》所记,从中仍可得知当时三人于楝亭秉烛夜话的一些历史信息,即与他们怀思友人纳兰性德有关,遂让该画面平添了一股令人感伤的心绪氛围。
张纯修在该画创作中,构图布景疏密有致,亭、树、竹、石等点景得当。一轮秋月高悬于画面的左上方,与右下侧楝亭中的人物彼此呼应。画面左下方庭院内的草茵多以留白处理,唯有假山、楝亭前面的则在留出小径后略以水墨敷染,并佐以草笔适当点画,人物、景色皆用逸笔勾写,意在似与不似之间……图中可见画家笔墨清健飘逸,勾、皴、点、染等技法娴熟老到,浓、淡、枯、湿相宜,从而彰显出作者深厚扎实的丹青功底。整幅画面清寂幽谧,意境绵长隽永,蕴含着昔日文人画之超然脱俗等逸气,较富南派山水风格画韵,颇令观者触景生情、感慨不已。当代学者启功在《<楝亭夜话图>跋》中从艺术鉴赏角度感言:“法书名画,昔人每以三品论之,盖谓‘神与‘妙与‘能也,窃尝以为未尽。夫徒侈高名,康觚为宝,所谓古董羹,只供好事家陈设者,下品也。笔精墨妙,足豁心目者,中品也。或以见先贤之行谊,或以测艺海之渊源,文献堪徵,展卷如與古人相悟语,则无沦零缣断墨,罔非上品。况诸贤手迹。萃于一轴,如斯卷者乎?”由此看来,他对该画卷的评价还是不低的!
据昔日《红豆树馆书画记》记述,这幅《楝亭夜话图》画卷尝为清代中叶长洲(今江苏苏州)文人陶樑庋藏。后来相继为现代名人叶恭卓、张伯驹藏品,1962年张伯驹将之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馆(今吉林省博物院)。如今,该画卷连同上述《楝亭图》、曹寅的《楝亭集》等昔日文献,皆成为世人研究《红楼梦》作者家世以及对曹雪芹创作这一鸿篇巨作思想影响的重要文献史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