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实践与探讨

2021-03-15曲俊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曲俊丽

摘要: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到海外市场承接工程,包括石油、铁路、水利等重大工程,并以EPC总承包模式居多。海外EPC总承包项目具有跨地域、模式复杂、合同额大、周期长等特点,所在国的政治因素、经济状况、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都会给总承包商带来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尤为突出。相对国内EPC,海外EPC管理会更复杂,财务风险更高,财务管理难度更大,如果风险防范失控,将会带来巨大损失,项目可能由盈利变为亏损,因此,海外EPC项目风险控制尤为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重要性,然后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从合同、资金、税收、成本、会计核算五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合同风险分析了低价合同、合同币种、结算付款条款,资金风险分析了流动性、汇率变动、外汇管制,税收风险分析了税收筹划、税务检查、BEPS,成本风险分析了设计变更、材料采购、施工方式、管控意识,会计核算风险分析了内外账分离、核算滞后、财务管理水平,并以哈萨克斯坦市场为案例进行介绍,最后对如何来应对这些财务风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海外EPC;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地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EPC项目,包括石油、铁路、水利等重大工程。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2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6944份,合同额1548.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59.5%,同比增长23.1%。

一、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一)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财务风险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海外EPC项目具有跨地域、模式复杂、合同额大、周期长等特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均会引起巨大财务风险。一些项目由于调研不充分或风险防范不当,面对不可预测的政治动乱、汇率变动、文化风俗等情况时,经营发生了亏损,甚至血本无归。

(二)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海外EPC项目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多变,法律不健全,相对国内,海外EPC财务风险更高,如果风险防范失控,将会带来巨大损失,项目可能由盈利转为亏损。做好海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规避财务危机,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优;有利于合规经营,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有利于通过低成本战略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外EPC总承包项目存在的财务风险

海外EPC项目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并由多因素引起的,贯穿整个项目执行过程,财务风险的管控水平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效益,下面重点从五方面深入分析。

(一)合同产生的财务风险

1. 低价合同引起的财务风险

受多种因素影响,财务很少参与海外EPC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签订,承包商为了中标,往往把投标总价压很低,忽略了一些风险因素。如汇率变动引起的贬值风险、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合同中很少设置风险补偿条款,一旦某一风险发生,项目利润将受到损失。

2. 合同币种引起的财务风险

一些国家法律要求必须以本国货币作为合同签订币种,但软货币不稳定,波动较大,易发生贬值风险。如哈萨克斯坦法律要求居民企业之间签订本国币种“坚戈”,A公司炼油厂合同因总包商属于居民公司,合同含税总价310.53亿坚戈,签订时美元兑坚戈汇率为1:154,2014年2月11日坚戈单日贬值19.3%,汇率从1:155.5到1:185,合同价值损失19300万元。

3. 结算及付款条款带来的财务风险

合同规定的预付款比例低、结算次数少间隔久、结算款收回不及时等均会增加承包商垫付资金的风险,增加资金成本。如合同为软币种,结算与付款间隔天数也会带来贬值风险,而这种风险往往没有补偿。

(二)资金风险

1. 资金流动性风险

业主因融资困难等原因导致工程款支付不及时、项目无法关闭导致质保金及尾款无法回收等情况,均会造成流动资金不足,而项目采购、施工等需要大量资金,海外项目土建分包商多为当地公司,很难将资金风险转嫁。因此,总包商资金流动风险增大,严重影响项目运营。

2. 汇率变动风险

海外EPC项目通常使用多币种结算和交易,国际汇率的波动对经营会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项目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果以当地币签订合同,受所在国政策及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风险抵抗力低,会带来巨大的资金汇兑风险。

3. 外汇管制风险

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如果项目所在国实施外汇管制,货币将无法自由兑换,资金转移会受到限制甚至完全封锁,项目经营产生的收益无法汇回国内。

(三)税收风险

1. 税收筹划风险

海外EPC项目的一些成本无法列入外账,导致外账利润过高,产生高额税款,因此项目一般会进行税收筹划。受到財务人员海外经验不足及语言等影响,如果税收筹划依据的法律政策不准确、不合规,未按照所在国税收政策足额缴纳税费,会产生税收处罚风险。

2. 税务检查风险

海外EPC项目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经济水平及人员素质相对落后,法律不健全,税收法规中不明确事项较多,执行中容易产生分歧。因项目合同额大、周期长,在项目地一般属于较大企业,所以征管部门稽查频繁,往往针对分歧事项处罚,项目正常经营受到影响。

3. BEPS行动计划产生的税收风险

随着BEPS行动计划在国际范围的实施,跨国贸易越来越透明,跨国避税风险越来越大。目前海外EPC项目施工材料主要由国内出口,以转移定价方式增加成本,减少当地税收。但BEPS行动计划的实施,相关机构会加大监管检查力度,转移定价将面临较大的税收风险。

(四)成本风险

1. 设计变更引起的成本风险

设计对于成本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采购施工等都按设计图纸进行。海外EPC项目往往工期紧张,总包商一般采用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的方式。各国家不同的设计标准和业主提出新要求等多种因素导致设计变更频繁,增加预算外成本。如长周期设备要提前定制,一旦设计尺寸变更,前期定制型号就无法使用,需要与供应商协商变更,增加了预算外成本。

2. 材料采购引起的成本风险

材料成本在海外EPC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占比60%左右,可见采购成本管理重要性。海外项目大多管理方式比较传统粗放,成本浪费严重。材料大多为国内采购再出口,通常采用最低价中标方式。一些供应商先低价中标,然后以各种理由进行合同变更,导致最后采购总成本往往远超预算成本。由于计划不合理,项目为按时完工,大量材料以空运方式运到海外,增加了巨大的运输成本。

3. 施工方式带来的成本风险

业主聘请的欧美监理专业水平高,有很丰富的海外工程管理经验,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而我国企业承接的海外EPC项目在制造、施工等方面大多还是参考国内行业标准,标准的差异往往导致工程进度监理不予确认、返工等结果,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4. 管理人员成本意识薄弱

一些企业未将项目利润纳入考核指标,管理人员成本管控动力不足,尤其一些国有企业,重视安全及施工进度,但成本意识薄弱,不惜增加成本完成要求的工期。此外海外EPC项目管理团队很多为临时招聘组建,其中一些员工为第三方派遣,可能项目结束就离开,缺乏主人翁意识,成本意识淡薄。

(五)会计核算风险

1. 内外账分离核算风险

很多在海外经营的国内企业实行内外账分离核算模式。外账满足所在国会计核算的要求,依法及时申报纳税;内账满足境内母公司管理需要,统一境内外业务集中核算。但两套账务体系增加了所在国政府稽查的风险。

2. 成本核算滞后

海外EPC项目施工分包结算进度和材料成本确认时点比较滞后,造成实际发生成本与财务核算成本在某一时点上有偏差,导致财务核算进度与工程进度有差异,带来审计风险。

3. 海外财务管理经验不足

各国会计准则、外汇政策、税制结构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客观上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财务人员海外经验不足,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加之语言障碍,对会计和税收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为保证海外EPC项目的经营收益,必须防范于未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与风险评估制度,制订风险应急预案,同时要转变财务管理方式,推进业财融合,将管理会计深入整个项目执行中,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提高项目利润。

(一)合同风险的控制措施

1. 加强事前调研

聘请中介机构充分研究所在国政治、经济等政策,评估风险性,报价中按比例设置风险费。可参考中信保海外风险评估等级为不同国家设置不同比例的风险补偿费,合同中设置风险补偿条款,规避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损失。

2. 合理选择合同计价货币

合同币种尽量采用美元、欧元等硬货币,如果法律要求合同只能采用当地币为计价货币,总包商应和业主协商在合同中规定总价保值条款,防范汇率风险。如采用硬货币保值条款或在合同中设置调价公式或是变更合同签订主体。

3. 加强管理会计运用

财务人员参与招投标、合同签订、结算及收款。加强审核合同中的结算付款、保函、信用证等条款,争取有利总包商的条款。如增加预付款比例和结算次数,对于长周期设备按照订单签订、发运、到货及验收等不同节点结算付款,减少结算与收款的间隔天数。

(二)资金风险控制措施

1. 加大“兩金”管理力度

加强应收账款清理力度,积极与业主沟通,加快资金回笼,降低资金平均回收期,保证资金良性循环,规避资金流动风险。存货主要包含: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的差额及材料库存。海外EPC项目中前者比例大,可通过加速与业主结算来压降,后者要优化库存结构,提高物资周转率,控制采购进度。

2. 提高资金计划执行率

海外EPC项目合同金额大,运行期是资金使用的高峰期,大批的设备材料款和施工分包款要支付,为保证资金良性循环,必须合理安排资金流入与流出,强化资金计划管理的精细化,精准确定月、周、甚至日的资金收付计划额度,提高资金计划执行率。

3. 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

严密关注汇率,及时获取外汇走势信息,分析预判并制定应对措施,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货币贬值风险。主合同计价币种确定后,总包商应尽量以主合同币种签订分包、采购合同,将汇率风险转嫁,通过外汇收支对冲,减少汇率风险敞口。严格资金统筹,及时将资金转移至国内,满足项目需要的存量资金以硬货币存放,采用“高频率低数额”原则兑换成当地币使用,控制软货币持有量,将持有资金贬值损失降到最低。

4. 做好尽职调查,避开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

对已实施项目的国家突然进行的外汇管制,要寻找资本利润调回的途径,尽早做出安排,可以和一些公司进行货币互换,资金代付等业务。

(三)税收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投标前进行详细的税收调研,必要时借助专业机构,以守法为前提,充分利用所在国的税务优惠政策及双边税收协定,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并制订税收筹划方案。第二,保持与所在国税务机关良好关系,严格履行纳税义务。与所在国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稅收相关法律的变化及对项目经营的影响。第三,加强税务培训,强化纳税意识。通过翻译税法、定期组织财务和业务人员学习所在国的税收相关法律,树立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理念。

(四)成本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提高设计优化率,减少设计变更,将设计与采购、制造、施工无缝对接。针对设计标准不同,可与所在国第三方设计院合作,将设计标准转换;针对业主提出的新要求,要及时取得业主确认的变更费用书面函,尽可能多地收集证据,为日后变更索赔提供依据。第二,学习欧美先进的成本管控模式,加强采购计划,控制采购成本。对于技术复杂的大型、长周期设备提前部署和采购,争取最优价格;对于大宗材料等金额较大的采用集采方式,降低材料成本。第三,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推行业财一体化,加大管理会计在项目中的运用。对成本结构系统研究,将成本目标分解,分项落实,责任到人。将项目利润作为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关键指标,增强管理人员成本管控意识,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第四,实施项目刚性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成本。以合同报价为依据编制项目财务预算,追求“量准价实”。一是成本控制员及时对本部门发生的成本进行统计和分析;二是财务部门每月进行经营情况分析,与预算对比,查找差异原因,进行纠偏;三是项目完工后进行整体决算审计、预算比对,保证项目完工总成本不能突破预算总成本。

(五)会计核算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强化制度及内控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所在国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适合海外的一套财务管理制度与内控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加强对风险的预判。加强外账管理,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降低财务风险。第二,及时统计完工进度,按月与分包商结算,按月根据实际用料进行材料核签,减少实际成本与入账成本差异,降低财务核算进度与施工进度、业主结算进度的差异,降低审计风险。第三,加强财务团队建设,重点培养业务与语言兼备的员工。以内外部培训相结合、集体学习、“师带徒”、定期岗位轮换等多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四、结语

我国承建的海外EPC项目多集中在政治经济状况不稳定、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国家,财务风险更高,财务管理难度更大。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积极去应对,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订风险防范措施,完善财务制度及内控体系,不断改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海外EPC项目正常运营并实现经济效益,保证走向海外经营的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晓华.EPC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强化对策探析[J].纳税,2019,13(18):68-69.

[2]周聪.境外EPC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思考[J].企业会计,2018(11):180-181.

[3]张煜.海外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以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纳税,2019,13(12):60-61.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