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信托业务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1-03-15陈思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税收优惠发展策略

陈思进

[摘    要]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慈善信托发展快速,持续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在此之前,慈善信托在扶贫、教育公益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信托公司作为慈善信托主要受托人,利用本金做慈善的负收益业务模式不具备成为信托业务板块的潜力。文章主要分析慈善信托发展现状与模式,针对慈善信托业务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推动信托公司慈善信托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发展策略

1      慈善信托发展现状与模式

1.1   慈善信托发展现状

2020年8月31日,慈善信托诞生发展四周年。根据慈善中国官网公开数据,慈善信托成功备案446单,资产规模高达到32.32亿元。根据中航信托发布的《2020年度慈善信托研究报告》:第一,由于慈善信托的推广和普及,慈善信托总规模逐年扩大,但随着社会大众参与到慈善信托事业中,平均备案规模呈现缩小状态。2020年度共备案215单,同比增长65.38%,慈善信托规模达到8.7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31亿元。平均备案规模407.56万元,较上年的573.09万元下降了28.88%,共143单慈善信托规模不足100万元,占比 66.51%。第二,慈善信托受托人主要为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截至目前,七成慈善信托项目的受托人为信托公司,余下的以慈善组织受托为主。第三,慈善信托设置的最主要目的一直是扶贫和教育,只有在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公共突发事件时,卫生领域的慈善信托才迎来急剧增长,累计数仅次于扶贫和教育。第四,信托公司固有资产及家族信托资产逐渐成为其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引入越来越多长期稳定且规模较大的公益资产。综上可见,慈善信托历时四年,目前仍旧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2   慈善信托发展模式

慈善信托受托人一般为非营利慈善组织或者信托公司,不同的受托人优劣势不同。其一,多个捐赠者作为委托人,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捐赠者意愿单独设立慈善信托。该模式可以发挥信托公司金融专业的优势,对受托资产进行投融资。但是,多个委托人意味着筹募成本较高,按委托人意愿寻找慈善项目受益人也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其二,捐赠者放弃作为慈善信托委托人的权利,将财产及委托权授予给慈善组织,慈善组织成为委托人,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设立慈善信托。在该模式下,信托公司只需付出较低的筹资成本,又能更快速地找到合适的慈善项目。目前,由于信托公司不具备针对捐赠财产开具发票的能力,以及不具备对慈善项目的运营管理能力,使得捐赠者间接通过慈善组织再委托给信托公司的合作模式更符合市场条件。

2      慈善信托业务问题成因分析

2.1   慈善信托行业痛点:公益与营利的冲突

慈善信托成立的初衷是助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而信托公司则是以营利为导向开展业务。二者之间若不能找到一个结合点,则慈善信托难以发展。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信托公司不得不脱离企业追求盈利的本质,在管理慈善财产的过程中承担公益受托人的职责,仅仅收取极低的信托报酬,甚至无法覆盖人力等成本,导致此业务板块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是负收益的。考虑到导致公益信托在本土化过程中并不顺利的问题亟待解决,抛开监管制度、税收法规等外部因素,信托公司内部尚缺少专业人才,一个慈善信托项目从立项到完成耗时长,业务规模小,使得大多信托公司望而却步。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信托公司积极发起慈善项目,除了政策的引导,还要解决其盈利的根源问题。

2.2   慈善信托资金募集受限,受托财产单一

目前,我国成立的慈善信托大部分是资金信托。在资产募集方面,慈善基金依法可以公开募集,而根据《慈善法》和《信托法》对慈善信托的规定,则是可以用追加委托人的方式筹集資金,但原则上不得公募,只能以定向募捐的方式,因而导致信托规模受限。股权、动产、不动产和知识产权等能够体现信托工具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其他形式的财产,在慈善信托领域较为少见。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信托财产登记制度不完善,无法顺利转移知识产权、不动产、股权等新财富形态的财产所有权,影响捐赠人的积极性;其二,股权捐赠视同为股权销售,股权、艺术品、不动产等非现金资产直接成为慈善信托财产的高成本及复杂流程,无法满足捐赠人高效、低成本的公益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慈善事业发展范围。

2.3   税收激励政策不明确,不具备开票资格

税收优惠政策是慈善信托发展关键的底层激励手段,完善的税收优惠制度是发展慈善信托业务的加速器。换言之,税收激励政策不明确,增加了捐赠人的成本,阻碍了慈善信托的发展。《慈善法》第三十八条明确指出“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但慈善信托受托人却必须在慈善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将相关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未按照前款规定将相关文件报民政部门备案的,不享受税收优惠。各地民政部门备案对于备案的具体步骤可能有不同的细节要求,全国尚未统一,增加了落地难度。此外,信托公司仅受到国家鼓励,却不知国家为鼓励信托公司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具体措施。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也未明确提及慈善信托,难以判断是否适用,况且慈善信托在税收优惠方面的详尽准则,需要明确的政策和完善的制度,需要《慈善法》与《信托法》的明文规定,一纸公告不足以明晰。

3      推动慈善信托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利用“双平台模式”,助力慈善信托高效发展

从发起筹资、宣布成立、签订合同、运作受托财产到管理公益项目,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可以就慈善信托展开全链条分工合作。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看,信托公司以其优秀的资产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弥补慈善组织投资经验匮乏、投资能力不足的短板。鉴于慈善组织的本质,其谨慎保守的风格使得大部分基金会不会对公益资产做任何投资,基本以储蓄为主,慈善财产近乎没有升值空间。而信托的本源优势能尽可能地降低受托资产的风险,并且对于大规模资金的灵活配置及流动安排,使得慈善财产高效运转。立足慈善项目的运作,信托公司既缺乏优质的公益项目资源,又缺少后期跟踪管理持续服务的经验。与其独立开设项目、组建公益运营团队,不如与优质慈善组织深度合作,利用其考虑周全的慈善项目筛选标准,搭上税务优惠便车,为受益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公益服务。

此外,相较于基金会等慈善机构,信托公司开展慈善信托业务不仅要受到公益事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本身还要一直接受我国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信息披露要求十分严格,再加上信托本身具有独立运作财产,实现风险隔离的功能,因此信托公司适合扮演“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受托人角色。慈善组织主抓项目来源,从需求侧发力,信托公司主攻资金来源,从供给侧发力。“慈善组织+信托公司”的双平台模式利用术业专攻优势,聚集各界力量推动公益事业高效快速发展。

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支撑慈善信托创新发展

在欧美国家,慈善信托的探索之路更为久远,不仅有完善的运行体系,还配备相应的规章制度。我国目前仅出台了《慈善法》与《信托法》,应尽早出台针对慈善信托委托人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种类,以及捐赠非现金类慈善财产时,委托人能够享有明确的税收优惠的配套法规。发展“双平台模式”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明确公益组织与信托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以便划分合作中的权责。针对慈善信托财产应进一步明确属性,合法引入金融监管,保证慈善信托透明发展。此外,相关法律若赋予主要受托人之一的信托公司同等的如公开募集资金、开具捐赠发票等优惠权利,信托公司将更有动力参与慈善事业,奋力促进慈善信托创新发展。随着慈善信托法律框架的搭建,慈善信托取得了初步成绩,未来成熟健全的法律体系必将成为支撑慈善信托完善与创新的保障。

3.3   融合家族信托,推动慈善信托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内家族信托的发展,慈善信托迎来新的机遇。应充分利用信托公司业务灵活多样、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借力家族信托业务模式来支持慈善信托的持续发展。鉴于家族信托的特性,其受托财产极大可能是企业股权,若直接用全部或者部分红利设立慈善信托,则可以较好地解决直接以股权捐赠设立慈善信托高额税费成本的问题。况且,家族信托设立时间长,并能隔离破产风险,其独立性使得受托财产在灵活调整的同时更具有稳定性。融合家族信托模式,委托人自主设计分配结构,能够完全遵照委托人的意愿决定家族成员、慈善信托收益分配的优先顺序,即使用剩余收益来成立慈善信托,按照一般家族信托成立规模,也能提供一筆可观的资金。家族办公室能够按照家族成员的意愿,掌控公益资产的投向,也能实时了解慈善项目的实施情况。借助家族信托,在满足高净值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基础需求后,引领其向公益领域过渡,不但能传承慈善价值观,还可以成为慈善信托资金的长期来源,推动慈善信托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论

随着法律环境的优化,民众公益热情的日渐高涨,未来的慈善信托具备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的潜力,将成为社会公众参与慈善公益的重要渠道。慈善信托同家族信托业务,都符合信托“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提倡,慈善信托与家族信托融合发展,有利于信托公司加速转型,从一个侧面增加了信托公司积极创新的动力。信托是我国金融行业第二大支柱,慈善组织与信托公司的通力合作,将为慈善事业提供多方位资源力量调配,将来,慈善信托在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攻坚、疫情实时防控等方面大有可为。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文斌.慈善信托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知识经济,2019(9):43-45.

[2]郑亦清,王建文.论我国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J].财会月刊,2018(11):159-165.

[3]王玉国,杨晓东.慈善信托在中国的发展和业务模式分析[J].西南金融,2017(5):65-70.

猜你喜欢

税收优惠发展策略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美国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