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员:印应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原则
2021-03-15朱江明
朱江明
1月中旬,印度海军第二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阿里达曼”号进入海上测试的最后阶段,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该核潜艇就能如期在今年上半年服役,这将是印度核打击力量的一次飞越,因为这标志着印度正式拥有了海上持续核威慑能力。
海上持续核威慑是核战略学中的一个概念(简称CASD),就是可以持续的核武器报复能力。其基本标准是,包括拥有至少两艘以上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并装备有可以攻击主要核战争对手且能在水下发射的弹道核弹。之所以必须拥有两艘以上是因为要具备持续的核报复能力,至少得有一艘潜艇在海中潜伏待机。
印度国产潜艇的资料图片
有些核國家——如以色列——潜艇部队也搭载了装有核战斗部的远程巡航导弹,但是没有海上持续核威慑,主要是因为潜艇是常规潜艇,不具备长期水下静音活动能力。所以,以色列这样的国家只是具备了有限的水下核威慑能力,只能威慑周边的非核国家。
第二艘核潜艇服役确实是印度核战略领域一个重大突破,因此,印度海军前准将阿尼尔·杰·辛格就此发表了文章《重塑印度的核威慑力》。辛格是印度的战略专家,曾是印海军潜艇部队的联队司令,参与策划起草了印度海军的30年潜艇建造计划和15年造船计划。他现在担任印度国防部远景规划和部队发展部门的助理局长,负责制定印度海军高级战略发展计划。辛格在文章中主要讨论了三个议题:印度应该重点发展水下核力量;印度必须具备全球核威慑力量;印度应该放弃2003年制定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
这三个观点是环环相扣的一套逻辑推演。由于印度初步具备了海上持续核威慑能力,即便地面所有核力量都被对手摧毁,水下潜伏的核潜艇还能实施核报复。一般来说,拥有水下核威慑力量的国家,基本不用担心其他国家先发制人,对其发动核打击。辛格认为,印度按计划装备的6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投入服役后(预计时间为2028年之前),核威慑能力大大增加,并且未来主要依靠海上力量战略核威慑。当然,这个观点似乎和辛格的海军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海军将领强调海军重要性很正常。
接下来,辛格在文章中专门强调,“冷战2.0”似乎不可避免,在有争议的印度太平洋海域发生对抗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印度核潜艇现在装备的导弹,射程只有750公里,而计划中要装备的改进型导弹射程也仅有3500公里,只能勉强攻击周边的目标,还不具备全球核威慑能力。更糟糕的是,印度现在装备的潜艇吨位只有6000吨,而俄美英法的核潜艇吨位普遍超过12000吨。因此,印度必须发展可以装备潜艇的洲际导弹,同时开始测试和装备新一代万吨级核潜艇,才能在“冷战2.0”中保持优势地位。
显然,辛格对于第一代印度国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性能并不满意,但由于技术问题,印度确实无法一步到位装备万吨级核潜艇,并为其配备洲际导弹。从务实的角度来看,3500公里射程的导弹和6000吨的潜艇在现阶段也算勉强具备水下核威慑能力。从印度核潜艇的设计和装备过程可以看出,至少印度海军比空军和陆军要务实一些,没有在核潜艇这种重点装备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去纠结指标问题,而是根据现有技术和工业能力先装备以测试培养人才梯队再说。
总之,辛格认为印度在具备了CASD能力后,应该开始重新检讨自2003年开始严格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NFU),需根据事态的变化而决定是否还继续遵守。虽然,辛格并未明说印度在何种情况下会放弃NFU,但是他在文章中也提到,应该关注中印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
从历史来看,印度的第一对手是巴基斯坦,在导弹武器方面,印度对巴基斯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巴基斯坦不具备CASD能力,并且在可见的将来也不具备。印度如果对巴基斯坦发动核突袭的话,有机会将后者的核力量完全消灭在地面。但是中巴之间关系密切,印度忌惮中国。当印度全面具备CASD能力时,可以保存水下力量,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确实削弱了对手对印度的核威慑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力降到可有可无的地步。
辛格指的情况变化,恐怕就是指这种博弈上的变化。如果结合印度国家安全专家巴拉特·卡纳德( Bharat Karnad)的观点,我们更可以看出印度放弃NFU之后,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卡纳德认为,在印度-中国喜马拉雅前线,如果印度军队顶不住中国军队的攻击,可能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因为双方常规力量相差较大。因此,印度应该在边境布设核地雷作为长期威慑,如果常规战争惨败,那么只能靠核武器扳回一局。卡纳德是印度国安委的核战略顾问,结合他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辛格认为放弃NFU的原则,可能是指如果未来印度在中印边境常规战中失利,使用战术核武器反击会成为一个选项。
这两个人的想法虽然听起来有点疯狂,却是冷战中北约应对苏联装甲部队突袭所计划的核反击战术的印度版。当年北约司令部也认为,北约常规军力可能无法阻止苏联全面入侵西欧,因此在必要时应该使用战术核武器,给北约集结反击力量赢得时间。辛格提到的“冷战2.0”,显然把欧陆东西方对峙的情况带到了中印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