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03-15徐海燕王东风
徐海燕,王东风
(四川达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635000)
近年来,达州市立足资源禀赋,走绿色、生态、富硒、特色发展之路,培育和打造了一批绿色高效经济作物产业基地,以品牌茶叶、生态蔬菜、优质水果、特色苎麻、道地药材为重点的优势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质量安全不断改善,质量效益持续增长。
1 达州市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面积稳步发展
《四川统计年鉴》[1]显示,2018年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4.5万hm2,其中蔬菜及食用菌面积8.57万hm2,年产 量284.64万t;茶 叶1.75万hm2,年产量1.10万t;柑橘类水果1.76万hm2,年产量22.3万t;苎麻1.67万hm2,年产量3.04万t;中药材8 120 hm2,年产量2.32万t;烟叶1 107 hm2,年产量2 939 t;蚕桑333.4 hm2,蚕茧产量373 t。据达州市农业部门统计,2018年全市种植脆李1.41万hm2,年产量14.5万t。加上未纳入全省统计的柠檬、猕猴桃、桃、西瓜等水果,目前全市种植经济作物面积为18万hm2左右。蔬菜已成为全市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分别位居全省第5位、第6位,有效保障了全市蔬菜市场供给。
1.2 质量效益双提升
随着良种良法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稳步推进,产品质量与品质得到了较大改善,全市已有133个果蔬(菌)茶产品获得“三品”认证,其中19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6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全市整体创建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列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达川区、宣汉县、渠县已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验收。每年参加全省农残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名列全省前茅。2019年蔬菜主产区规模基地667 m2平均产值4 300元,净利润3 000元,产值为水稻、油菜的4倍。2019年全市蔬菜总产值83.2亿元,比2014年增加28.4亿元,仅次于粮食,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1.3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达州果蔬茶产品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个,四川省优质品牌农产品4个,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6个。近年来,通过大力示范推广新优品种,应用田间套种、春季露地、秋延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培育了以香葱、藠头、香椿芽、竹根姜、芦笋、西芹、蕨菜等为主的名特蔬菜。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和品质特点,培育了“巴山红香椿”“宕府王黄花”“巴蜀玉叶白茶”“黄金黑木耳”等地方优势特色品牌。以茶叶[2]、黄花为主的果蔬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多个。
1.4 产品市场拓展实现新突破
全市蔬菜、水果、茶叶等产品,已基本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和城区市场供给,一些产品还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开拓市外市场和出口市场。其中,蔬菜以本地销售为主,本地市场占有率在55%以上,基本确保了城镇居民蔬菜供应,并逐步由外调向外销发展,一些基地的蔬菜已销往重庆、西安、成都、武汉、南京、舟山等大中城市。水果本地销售和外销基本持平,脆李、柑橘、柠檬等以销往成都、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为主。茶叶以外销为主,主要销往浙江、北京、上海等地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 达州市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辖区内各县(市、区)均有几个特色产业,但全市没有统一的科学规划布局,即使有规划布局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各地各自为政,特别是近5 a实施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以来,各乡(镇)、各村分头行动,形成了村村有产业、一村多产业,没有把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全市特色品种、优质产品的品质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保护、利用,更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品质追求和价值认同。大竹香椿、藠头、渠县黄花、开江竹根姜、莲藕等虽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但仍存在生产水平低、管理粗放、效益低等问题,产业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虽然市财政每年会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蔬菜、茶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等环节,但与省内其他市县投入相比差距较大。基地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机械化耕、种、收水平低,大中棚设施面积不足,抗灾能力弱。全市常年蔬菜栽培面积达6 574 hm2,其中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覆盖率不足10%,蔬菜(食用菌)生产全程机械化利用率不足15%,塑料薄膜大棚等保温、避雨栽培设施覆盖率不足9%。采后处理、田头预冷、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落后,难以满足蔬菜、水果等新鲜易腐作物的储运要求。
2.3 产品加工水平低,销售渠道窄
全市经济作物产业大部分生产、加工、营销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且以小型企业居多,辐射面较窄,市场拓展力较差。加工产品以初级加工、订单代工为主,没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同质化严重[3]。产品销售渠道窄,以传统营销模式为主,营销方式单一原始,不符合线下大型超市、直销店、专卖店和线上京东、盒马鲜生等大型电商平台销售要求。
2.4 品牌效益未充分发挥
大部分蔬菜没有品牌,普遍缺乏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品牌。开江竹根姜、渠县黄花等蔬菜品牌虽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品牌管理却较为滞后,受益或使用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有自己的品牌,虽有标准但缺乏监督,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冒名、以次充好等现象,导致消费者辨识难度大,给产品销售和品牌的发展带来较大阻力。
2.5 经营主体小而散,产业化融合发展水平低
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带动基地与农户的能力较弱。没有形成产业集团实力,甚至相互竞争,有的产业随时可能淘汰出局,比如贫困村集体经济产业、各乡各村分散引进的小业主发展的小产业。特色优势品种(比如苎麻、脆李)没有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没有打造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没有培育壮大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规范生产管理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没有打造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没有凝心聚力、集中精力、持续用力把特色产业做优做强。
3 加快达州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对策
3.1 科学引导规划,实现产业合理布局
围绕《达州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9+3”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实施意见》要求,科学布局。坚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建设产业集中优势区。茶叶着力构建以万源为核心、大竹为亮点的新茶产业布局,继续完善大竹白茶相关产业链条建设,不断提升万源市、宣汉县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生产重点县建设水平;蔬菜着力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努力实现区域商品蔬菜基地规模化、应市品种多样化、产品质量优质化,重点布局在达川区、宣汉县、大竹县、渠县4个川菜生产重点县,其中达川区以辣椒、青花椒为主,大竹县以藠头、香椿为主,宣汉县以食用菌为主,渠县以黄花、辣椒、青花椒为主。
大力发展蔬菜专业村、专业乡镇,着力保障本地市场“菜篮子”供应,到2022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hm2以上;水果产业布局在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市、宣汉县、渠县5个水果重点县,其中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市、宣汉县以发展脆李产业为主,达川区和渠县以发展晚熟柑橘为主,不断提升渠县晚熟柑橘产业带重点县建设水平;苎麻以达川区、大竹县为重点县,集中连片打造标准化优质苎麻生产示范基地。
3.2 建优产业基地,抓好品牌整合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农业博览园、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着力培育达州地域品牌,争创名牌产品。重点抓好“开江竹根姜”“黄金黑木耳”“渠县黄花”“万源富硒茶”“大竹白茶”“达州脆李”“高山富硒蔬菜”等地方优势特色品牌,将优势特色品牌、重点企业自主品牌、重要农产品品牌纳入省级知名产品品牌目录重点培育,做大做强。
3.3 做强产品加工,抓好市场开拓
加快推进通川、渠县、大竹、开江等农产品加工园区提档升级,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合体,茶叶、蔬菜、水果、苎麻产业分别组建1个产业集团联盟。围绕产业基地,就地就近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场所。重点支持烘干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加快配备新型烘干冷链基础设施。新(改)建一批集农产品烘干冷藏、流通加工、集散批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加快构建达州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和发展电商直销、订单销售、直营连锁、加盟店等多元化渠道营销,建设特色农产品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与全国各地农产品市场联系,定期发布市场信息,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信息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农博会、菜博会、茶博会、苎麻博览会和川台农业合作论坛等交流合作活动[4]。支持参与“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等国内外市场拓展活动,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4 强化科技支撑,突破技术瓶颈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不断提升经济作物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校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引进工程,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创新选育蔬菜、食用菌等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实施优势特色产业瓶颈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示范应用。
3.5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服务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
规范农民合作社设立登记、组织运行、财务管理、经营服务等,鼓励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5]。优先在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县落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培训、扶持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探索建立集农技指导、信用评价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等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产业基地。大力培育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科技、金融等各环节多元化的经营服务实体,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功能齐全、经济实力较强、运行管理规范、具有自主服务品牌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支持采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实现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户获得更多的利益,推动经济作物生产向生态农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