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白酒广告英译

2021-03-15彭春辉

酿酒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香型英译白酒

彭春辉,谭 杰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225;2.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近些年伴随着中国白酒开始逐渐走出国门,关于白酒翻译的研究也开始进行,但总体来看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相关研究的数量并不多,且所用理论以德国目的论为主流。本论文从发挥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结合产品营销及传播学的理论,探讨白酒广告在英译过程中如何与国外文化相融合,增强对潜在消费者的吸引力。鉴于从气候、纬度、土质、原料供应角度看,四川为白酒生产的适宜区域;且四川的白酒产量占据国内市场的近半份额,所以说川酒的国际化决定了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故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四川省内知名白酒企业。

1 川酒中文广告的英译探讨

首先选取郎酒旗下的“青云郎酒”的部分广告进行分析,这则白酒广告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用词,文中多次出现词义重复,如“高贵、典雅”;还有词语的华丽性,如“古代皇宫、华盖、神圣”等;整体感觉音韵和美、工整匀称;符合中国传统行文特点;其次,其内容分别涉及“酒瓶设计灵感、酒瓶造型、包装盒、提手设计和酒的特色”,其中大部分用墨在酒瓶和包装上面,只在最后一句说明酒的香型、口味和余韵;这样的广告推销方式也与中国人喜欢含蓄的表达传统相符合,从前面的铺垫和广告中的关键词“低调而奢华”,我们可以明白,这款酒定位为高端市场;而文中出现“酒盖造型如一顶官帽,象征富贵、吉祥”,这更为精准地说明了该酒的定位是高端政务消费,饮用此酒能带来富贵和官场如意。通过种种外观介绍,赋予了酒更多地附加价值,让潜在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那么面对这样的一则典型中国白酒广告,该如何英译呢?从公司的网站上,将该则广告的英文译文与中文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除中文广告中涉及“盒体设计、提手设计”部分未翻译之外,其余部分均在译文中有所表达,且在语义传递方面整体达到了“忠实、通顺”的要求;词法和语法上也基本符合英文表达习惯。那么是否可以此为标准,推广到其他白酒品牌的广告英译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中外烈性酒广告做个对比分析。

2 国内和国外烈性酒广告比较分析

在这部分中外烈性酒广告分析中:(1)中外各选取6 个品牌,每个品牌选择2个产品广告;其中选用的白酒广告均为国内白酒品牌;选用的国外烈性酒品牌来自“2018 全球烈性酒品牌价值50 强”榜单(Brand Finance 发布),从中选择的为英语文化烈性酒品牌;(2)选择分析资料均为产品介绍,不含公司介绍。现将统计结果整理如表1。

表1 国内和国外烈性酒广告长度比较

在表1 中,对中外12 个烈性酒品牌的24 则广告长度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白酒广告长度的均值为217.47 个字,中位数为182 个字;而在英文烈性酒广告中,长度均值为60.8 个字,中位数为61个字;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中文白酒广告长度基本达到英文烈性酒广告长度的3 倍左右。那么这种差异是怎么造成的?这需要进一步分析中外烈性酒广告的构成。

图1 国内白酒广告构成

在图1 中,纵坐标取值所指:在选取国内白酒品牌广告中相关内容提及的次数。其中,酿酒工艺内容提及10 次、包装8 次、消费群体及场合7 次、度数5 次、香型5 次、历史(含年代)4 次、容量4 次、奖章2次、市场地位1次、上市情况1次、味道1次。选取的国内白酒品牌涉及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剑南春、沱牌、丰谷酒业、仙潭6 个品牌。对上述6 个中国白酒品牌的12 则广告进行内容分析,从中可发现其构成特征:(1)注重酿造工艺的介绍,通过对酿造工艺的介绍,可以显示出品牌的历史悠久性,从而间接证明产品的生命力;也反映出对历史和传统的忠实;(2)强调包装,包装可以突出产品的附加值,并含蓄地为产品的消费群体定位,也可窥探产品的价格;(3)注重消费群体和场合则反应了国人的集体主义观,其中典型的表现就是“大家庭观”,诸多产品的广告以家庭亲情、家人团聚为产品定位,就是为了迎合国人喜爱欢聚一堂的喜庆场面;(4)强调奖章、市场地位、上市等方面则是符合传统文化中的权威崇拜,在商家看来,强调奖章就意味着产品拥有高质量和可靠的信誉,从而对潜在消费者构成吸引力,反映了传统权威崇拜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而市场地位和上市,则是公司实力的象征,公司实力雄厚则意味着企业生产工艺更为先进,资金和技术更有保障,产品质量自然更有保障,这与权威崇拜是一致的;(5)在涉及酒品质的宣传方面则涉及到度数、香型、容量等,其中的香型是中国白酒的特色,白酒的香型大致可分为清香型、酱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兼香型5 种,香型不同意味着原材料、酿酒工艺有差异;而不同的香型也成为判断酒质量的重要依据。

图2 国外烈性酒广告构成

在图2 中,纵坐标取值所指:在选取的国外烈性酒广告中相关内容提及的次数。其中口味10次、香型9次、余韵7次、酿制工艺7次、原材料5次、颜色3 次、原产地2 次、饮用指南1 次。选取的国外烈性酒品牌涉及Johnnie Walker,CrownRoyal,Ballantine’s,Grant’s,Baileys,Famous Grouse 6 个品牌。对上述6 个国外烈性酒品牌的12 则广告进行内容分析,则可以得出广告的特点及背后的思维逻辑:(1)广告较为直接,其中的口味、香型、余韵、原材料、颜色、饮用等方面都和酒直接相关,这种方式开门见山,符合外露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对色香味的强调也与欧美人士追求个人享受、个人满足的特性相关;在广告中对这些特质加以渲染,刺激消费需求;(2)广告注重实际,商家列出产品的诸多特质,让消费者自己来判断和抉择,没有附加奖章、荣誉、专家推荐等外在推介内容,这也与他们思维中注重实际、相信自我判断的传统相符合;(3)在所选取的广告中,除个别涉及原产地外,少有涉及历史性的内容,这既与历史较短有关系;同时也符合欧美文化中崇尚个人奋斗、不留恋过去、不安于现状的传统相一致。

从图1、图2 可以看出,中外烈性酒广告有相同性,比如两者都对酒的本身特质有所介绍,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都在广告中都强调对酿制工艺的介绍;但更直观的印象是在广告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有民族性、文化性、历史性的原因,也构成了各自迥异的酒文化。那么在中国白酒英译推介的过程中,翻译者是应该坚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忠实于原文,还是应该在内容和形式上向国外烈性酒广告靠拢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 国内酒广告的英译方法

3.1 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能动地影响客体、改造客体;而译者的主体性则指译者对翻译活动、原文本的影响和变更。译者主体性赋予了译者自由,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原作者和原文的后面,便于发挥译者通晓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优势,在翻译过程中充当文化协调者的角色。但是这种主动性的发挥是受到制约的,具体而言,受到两种语言特点、语言转换的规则、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特定时代的翻译观,以及译者本身的双语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如果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来剖析具体的翻译过程,首先译者要具有扎实的双语能力,并对两种文化背景、社会形态有所了解。其次,译者要在翻译过程中展现出3 种能力,即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再创造能力。在阅读能力方面,译者要调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知识储备,并借助必要的网络搜索能力对原文进行理解,将其内容组成、语言特征、修辞手法等了然于心,并与原文本进行对话;这既是译前准备阶段,也是原文本内容的内化理解过程。在分析能力方面,译者要基于文化背景差异、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翻译传统等考虑对原文本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在这个阶段,译者要勇于进行内容删减和阐释,以便让译文易于理解,信息便于接受。在再创造能力方面,译者要将对原文本的理解,内容重新建构与自己的双语能力进行结合,进行具体的翻译实践。

3.2 语际转换的翻译策略

以泸州老窖中的“国窖1573 经典装”的广告来看,该则广告的构成涵盖历史、酿造工艺、色泽、香型、味道、余韵、产量、包装、瓶体等诸多方面,其目的在于强调产品历史悠久、质量上乘、包装精良、稀缺珍贵。但是结合表1 对国外烈性酒广告特点分析,可得知,国外烈性酒广告主要是围绕酒本身的特点进行宣传,而对于其历史、包装等附加值方面并不着力宣扬;结合表1 中英文广告的数字差异,可以看出这则广告共有322 个字,约为国外烈性酒广告平均值和中位数的5 倍;再结合产品的营销阶段、传播学理论就清楚,将该则广告的内容完全英译是不可取的;基于上述考虑,将原广告调整为仅保留色泽、香型、味道、余韵及简单的酿造工艺介绍。

再审视缩减后的白酒广告,可发现“采用传统酿制技艺手工酿造”部分涉及到中国白酒的传统制作工艺,广告中的“窖香幽雅”表明其为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制作流程通常包括中高温制曲、摊晾、堆积、清蒸等工艺流程,再经泥窖发酵而成;整个流程对于普通的国人而言也比较陌生,更不用提对诸多远在异乡的华人,甚至从未接触过中国白酒的外国人,所以在这部分译者可大胆删除原文中的“手工酿造”,只将“采用传统工艺酿造”译出,表明整个酿造流程历史悠久即可。

对于其他部分的翻译,可以借用刘宓庆提出的语际转换模式,第一个模式为对应式转换,在进行白酒广告英译时,使用这种转换的前提是译者已对广告原文进行重新建构,使得部分内容在形式上与目的语形式比较接近,从而使广告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几乎是对应的,比如在原文中“并洞藏5 年以上”,可译为“and caved for over 5 years”,两者进行对比,就发现两句在形式和内容上几乎完全一致,这就达到了翻译的最理想境界,原文的语义和形式完全传递到了译文之中,但是能使用这种翻译模式的概率并不高,如果过分执着于使用这种形式,固然能对原文的形式和语义有所保留,但更可能会损害原意或出现语法错误,导致译文可读性差。

第二个模式为替换式转换,这是最常用的语际转换模式,涉及对原文的词语、句法、段落篇章等进行调整和转换,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对白酒广告进行英译前,首先对中文内容进行调整,就是对段落篇章进行的调整。接下来,在对酒的色泽描述方面,原广告中用语为“酒质无色透明”,如果按照平行式转换,译文应为“The liquor and spirits is colorless and clear”,如果将主语省略,就成为“colorless and clear”,但实际情况是某些白酒通常是有微黄色泽,即使一些酒品做到了完全无色,其广告中的侧重点也应该是强调酒的色泽是清澈、明亮的,而非着重说明酒是没有颜色;这种广告词背后的思维不仅存在于中国白酒之中,也存在于国外的烈性酒广告中,因此,在此处就可以使用替换式转换,将部分词义进行融合,调整,译为“clear and bright”。这种转换模式同样可使用在白酒的香味、口味和余韵等内容的英译;比如在原广告中形容“窖香幽雅”,如果按平行式转换,译文成为了“elegant cave flavor”,消费者将这3 个单词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勉强能理解广告的内容,但这种译法一则出现了用词不准确问题,二则将中国特有的酿酒方式直接翻译,在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情况下,不易理解;如果按照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来看,酱香型白酒最出名的莫过于茅台酒,在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香型不能准确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选择在国际市场上相对较为出名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白酒品牌形象进行翻译,译为Maotai-flavor 也是一种办法,这就是第3 种转换,平行式转换,所谓平行,就是对同一意义选用不同的习惯表达方式,比如进行形象转换,其目的在于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但采纳这个译文可能会遇到区域差异问题,如果在该区域,茅台酒品牌已为人所知,则可采纳;但若茅台品牌尚未进入该市场,或销量及品牌知名度均不高,那么该译文依然让人费解;在这种情况下,鉴于现阶段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认知度并不高,区分不同的香型介绍产品的意义并不大,因此可将品牌形象进一步转换,泛化为中国白酒,让消费者了解到这是产自中国的白酒产品即可;另外,在词义“幽雅”上,译为“elegant”也不妥,因为“elegant”的含义主要是指外表、仪态优雅,或计划简练,与白酒的香型内涵相去甚远。幽雅香味是指其味道柔和,不刺激,醇香的意思,那么鉴于这种内涵,仍可采用替代式转换,进行词语替换,将其译为“mellow”即可。在随后的口味和余韵的翻译也主要涉及这3 种转换,就不再赘述,这部分的译文:We only use the finest ingredients of organic waxy red sorghum from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and every bottle of the brand is produced traditionally and caved for over 5 years.

Tasting Notes

Appearance

Clear and bright

Aroma

mellow flavor of Chinese liquor and spirits

Taste

Sweet and clear

Finish

Long lasting sweet with a slight tang

3.3 变通的翻译策略

中国白酒在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方面与国外烈性酒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中国白酒品种更为众多,有大小12 个香型,有粮食、薯干等生产原料,以及固态、半固态、液态等酿造工艺的区分。所以在进行白酒广告英译过程中,有巨大的文化差异障碍需要跨越;如果进行简单的完全翻译,不仅可能会造成译文形式拖沓,而且可能导致消费者因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而无法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对原广告的内容进行变通,这需要译者发挥主动性,对译文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的翻译,并在译文的形式或表达方式进行变动。这种译法的目的是删除价值不大的部分,凸显主要信息,增加广告译文的使用价值。以丰谷酒业的一则产品广告进行说明,原文如下:

度数:52 % vol,容量:4 L,规格:1*T:1,“尊贵”是与生俱来的高雅气质,“本色”为自然纯粹的真性情,孕育山水以成就智慧,龙泉青瓷静藏于深窖,茕茕玉立,观山水沉浮,看世事变迁,结缘于30年前,等待至尊贵者鉴赏。

从中可以发现,广告主要涉及度数、容量、规格、包装、窖藏时间、市场定位等内容;其中的规格指的是酒瓶的尺寸,这是中国白酒的特有内容,可以归纳入包装部分;结合之前对国外白酒广告的统计,可以发现国外白酒广告宣传重点在酒的自身特质、饮用体验、勾兑等方面,所以译者在翻译之前就需要将中文广告中的包装删除,市场定位仅保留“高端”的意思即可,其余部分也可删除;但酒精度数需保留,国外烈性酒的度数通常为40 度,低于中国白酒度数,将此保留并翻译出来以提醒消费者注意;此外,鉴于该广告中并没有酒的香型、口味、余韵等内容,结合丰谷酒业公司网站上的“低醉六艺”的酿造工艺介绍,译者可将该品牌白酒的生产原料纳入广告中,以便消费对酒品质有大致的了解。那么该广告的内容就调整为:

度数:52%vol,容量:4 L,高端酒,采用源自长江源头之水,精选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五种原料,窖藏30年。

译文:Alcohol by volume:52 %vol.Volume:4 Litre.This is the luxurious fusion of water from the source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fine ingredients of sorghum,rice,glutinous rice,wheat and corn and aged 30 years.

4 结论

中国白酒历经千年的演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将其广告进行英译必然会遇到文化差异性问题,此时译者需发挥两种文化沟通者的角色,在广告原文的内容和英语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采取对应式转换保留形式和内容;若需要对广告原文的词语、句法、段落篇章、形象进行调整,可采取替换式转换和平行式转换;若广告原文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与英语文化中烈性酒广告有巨大差异,译者可以对广告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变通。正如安德烈·勒弗菲尔在其操纵论中提出:翻译者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译者除了考虑原作者的意图、源文语境等一切与源文本相关特征之外,还要考虑翻译目的、目标文本功能、读者期望等与目标文化相关的因素。评判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接受文化而不在于源文化。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译者除了具有双语转换能力之外,还需要对白酒的生产、工艺、文化等有着深刻的了解,这是译者发挥能动性的基础,也是做好白酒广告英译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香型英译白酒
本期卷首
我国现存白酒相关企业20.08万家
中国白酒香型概念的提出及演化发展
白酒局变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与白酒基本香型的对应关系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白酒进美国酒吧
太白酒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