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约黄昏时,月照寸心丹
2021-03-15
一个出生于四川达县的农民家庭,一个是宁波爱国实业家李善祥的掌上明珠,如果没有战争,张爱萍与李又兰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然而,命运让他们在抗日救国的道路上相遇了。
“冤家路窄”
1938 年,在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一群青年学生叽叽喳喳兴奋不已:“我们要去延安,我们要见周副部长!”其中就有爱国实业家李善祥的女儿李又兰。李又兰已经多次参与过抗日救亡活动。抗战全面爆发后,受父亲鼓励,她和爱国青年一起来到武汉。
其时,周恩来负责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考虑到周恩来工作太忙,值班参谋张爱萍出面挡了驾。可是不管他怎样解释,学生们仍旧不依不饶。一直等到深夜,周恩来终于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们。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去延安很难,在周恩来介绍下,李又兰和同伴们去了南昌新四军办事处。
到南昌后,李又兰脱下旗袍,穿上军装,活跃在战地服务团,富家千金逐渐成长为英气逼人的女战士。后来,李又兰又参加了军部举办的速记训练班,不论字迹还是文采,均出类拔萃,是大家公认的才女。
1942 年年初,华中局在苏北阜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李又兰被抽调过去,负责会议记录。会上,刘少奇提议,请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介绍作战经验。张爱萍曾任新四军九旅旅长,他临危受命,以智慧和勇敢开辟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在民间,到处流传着他“头戴斗笠,神出鬼没,打得日伪魂飞魄散”的故事。
没有讲稿,即兴发挥,张爱萍成竹在胸,讲话既实事求是,又引人入胜。李又兰一边记录,一边大为敬佩。那时,她尚不知道,张爱萍不仅才华横溢,是有名的“马背诗人”,而且还是出色的摄影师,经常用诗歌和照片鼓舞军民士气。她更没有认出,眼前这个人物就是四年前阻拦她和同学们见周恩来的那个值班参谋。
连夜整理好发言稿,第二天一早,李又兰请张爱萍过目。这份文稿书写工整、字迹娟秀,既突出重点又颇具文采,哪怕一些漫无边际的话,也整理得逻辑严密。张爱萍忍不住抬起头来细细打量。面前的姑娘身材高挑、气质出众,他不禁心动了。
几天后,他们又共同参加了一次会议。会后,李又兰发现自己的枣红色手套不见了。来不及寻找,她匆匆回到宿舍整理记录。第二天,张爱萍来敲门,手上捧着她的手套。对这“拙劣的把戏”,两人心照不宣。
以学习速记为由,张爱萍来得更勤了,两人越聊越投机。他的文韬武略,坦荡直爽,李又兰当然欣赏;他的心思,她也心知肚明。
同难同甘
转眼,半个多月的会议结束了,他们将各自归队。分别时,张爱萍送给李又兰一把带鞘的匕首,还有一个精致的小指环。李又兰回赠的则是一份抄写工整的刘少奇的会议报告《战略与策略》和一个黑色封皮的记录夹。
一切尽在不言中。分别后,张爱萍经常骑马来看望李又兰,用随身携带的相机,一次次将她的美丽定格。
1942年夏天,一场骤雨冲塌了李又兰的屋子。正当她在屋檐下一筹莫展时,忽见一匹枣红马疾驰而来,来人正是张爱萍。身上的军装已经湿透,但他无暇顾及,脸上的紧张让李又兰顿感温暖。
望着她,张爱萍既怜又爱,一句话脱口而出:“又兰,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要嫁给你,总不至于是今天吧?”李又兰嗔怪道。没想到张爱萍早有准备,像变戏法一样掏出一份结婚申请,陈毅军长的签名赫然在目。
1942 年8 月8 日,在一间茅草房里,他们结为革命伴侣。皓月当空,张爱萍有感而发,写下《诉衷情》:“身披彩霞跨轻鞍,快马再扬鞭,人约黄昏时候,绿水小河湾。天轮镜,柳梢巅,照寸丹。战场结伴,相见恨晚,同难同甘。”
那一晚,在陈毅送的派克钢笔上,李又兰用针刻了一个“萍”字。这一年,张爱萍32岁,李又兰23岁。
婚后不久,日军开始对三师所在的盐阜区进行扫荡,张爱萍全权领导反扫荡。李又兰已经怀孕,为了不拖累张爱萍,她独自辗转回到宁波小港老家,儿子顺利降生。
牵挂着战场上的丈夫,八个月后,李又兰把儿子留给母亲,毅然踏上归途。不料,这一路惊涛骇浪,九死一生。小木船在海上遇到了飓风,桅杆被吹断了,小船只能靠人力艰难行进。从浙东到苏北,不算远的路程,足足漂泊了六个月。夫妻终于相见时,看着又黑又瘦的的妻子,张爱萍忍不住掉了眼泪。多年后,忆起到苏北吃的第一顿清水面条,李又兰说:“饿疯了,吃得那个香啊,吃了一大锅都不觉得饱!”
回到丈夫身边,李又兰承担起照顾张爱萍的责任。一次洗衣服时,在他的贴身口袋里,她发现了一个小本子,扉页上写着:“请捡到本子的朋友,通知我的爱妻李又兰,地址:宁波小港大碶头李善祥家;通知我的父亲张体元,地址:四川达县罗江口镇张家口村。”
丈夫已随时准备为国捐躯,李又兰也下定决心,要用生命守护他。
心手相牵
抗战胜利后,张爱萍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一次指挥战斗时,不幸头部受伤,组织安排他赴东北治疗,李又兰负责护送。
从苏北到大连,既有羊肠九曲,又有河流羁绊,还有国民党军队层层把守,其艰难可想而知。更难的是,还要带着不满周岁的小儿子。一路上抱着孩子,李又兰日夜守在张爱萍的担架前,实在困极了就在老乡的长板凳上躺一会儿。为了防止幼小的儿子乱爬,她就用绑腿带,一头系着儿子的脚,一头系在凳腿上。此情此景,张爱萍既心疼又内疚。克服万般艰险,终于抵达后方医院。
1949 年,新中国即将成立,张爱萍负责筹建人民海军。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又亲自指挥战斗,收复了东南沿海诸多岛屿,为祖国建设再创丰功伟绩。
谁料,随后的动乱时期,夫妇都遭到迫害。1967年,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只穿了一件单衣,就被蒙着眼带走了,从此杳无音讯。李又兰面对专案组威逼利诱,始终态度坚决:“我不会跟他离婚的!”
四年后,张爱萍突然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几件新衣服。那是终于打听到他的消息后,李又兰赶了几个昼夜缝制出来的。睹物思人,心潮难平。在报纸空白处,张爱萍含泪写下:“独处得寒衣,老泪频滴,亲人晰晰在眼里。千针万线补心底,惟有知己。抱病度难期,岁月艰巨,更兼苦苦育儿女。骨肉安危无消息。何时解谜!”
为了营救重病的张爱萍,李又兰多方奔走。1972年3月,周恩来批示:“同意李又兰见面。如须治疗可送阜外医院。”阔别五年后,患难夫妻终于重逢。她就是他心中的四季兰,刚强又美丽。
此后,张爱萍参与了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枚水下固体潜射导弹、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试验工作。暮年重上征途,他们再次携手作战,共享灿烂。
闲时,李又兰开始整理张爱萍的诗词、照片、文稿,其中有一些是当年藏在屋顶瓦片下,才得以幸存的。正是她的精心整理,才有了后来的《纪事篇》《神剑之歌》《江淮敌后烽火》等著作的出版。
2003 年,93 岁的张爱萍病逝。九年后,李又兰追随他而去,终年也是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