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与俘虏
2015-10-24曹晋杰
文/曹晋杰
将军与俘虏
文/曹晋杰
1988年6月20日上午,江苏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来了一位名叫森垣嘉一的日本老人,他自称是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淮北支部的成员,专程前来收集张爱萍将军当年在新四军苏北三师和淮北四师指挥敌后抗日斗争史料的,准备回去写一本有关张爱萍将军的书。笔者时任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就问他:你怎么想起要写张爱萍将军的书?你和张爱萍将军熟悉吗?他答道:我与张爱萍将军是萍水相逢,谈不上熟悉,但他为人处事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所以我想写他。我这次来新四军纪念馆采访,就是张爱萍将军提议的。接着,森垣嘉一便向我介绍了他与张爱萍将军相识的故事。
那是1944年9月16日的上午,森垣嘉一和另外两名日本战俘,由新四军战士护送去淮北抗大四分校学习,其时彭雪枫师长在指挥作战中牺牲,张爱萍调任第四师师长,正巧一起同行。森垣嘉一见张爱萍骑着白马从自己身边走过时,亲切地向他点头致意,感到十分意外,便与同行的竹田信说:“新四军当官的没架子,待人真友好。看上去这人起码是个营长。”竹田信说:“这人很有风度,怕不止是营长哩!”
晚上在淮海区一个小村子里宿营。村长见来了新四军首长,特地将前几天从日军运输队手上缴获的一批罐头食品送来。张爱萍吩咐警卫员,把罐头食品送一部分给护送日俘的战士,还请三个日俘前来共进晚餐。
大家坐下后,张爱萍对房东说:“老大爷,你看他们像什么人?”
房东不知就里,打量着三个日俘,摇摇头。
“你看他们是不是日本人?”
老大爷疑疑惑惑地端详着三个日俘,摇头说:“日本鬼子下乡,个个凶神恶煞似的,他们哪像啊?”
森垣嘉一忍不住说:“这位当官的说得不错,我们是日本人。我化名金子良,伪装日本商人,是搞特工被新四军俘虏的。”
老大爷更加惊讶了,望着森垣嘉一:“你们日本鬼子也会说中国话?”
张爱萍说:“他们现在已不是日本鬼子,是我们的日本朋友,我们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他们边吃边谈,张爱萍不住地把牛肉罐头和水果罐头让给日俘吃,还说:“多吃点,明天还要赶路。”
第二天清早,森垣嘉一他们继续上路。张爱萍骑着白马从后面过来,见森垣嘉一走路一瘸一拐的,估计是脚上磨起血泡,笑着从马上下来,说:“你成‘泡兵’了,走不动了,骑我的马吧!”
森垣嘉一连说了几个“不、不”,执意不肯,张爱萍硬是让警卫员把他扶上了马,自己和战士一起步行。森垣嘉一很感动,心想:优待俘虏,也就是不打不骂,哪有当官的走路,让俘虏骑马的?这样优待俘虏真少见。
中午,走过路边一家小饭店,饭店门前两株大柳树像两顶凉棚,张爱萍见这地方凉快,招呼大家在此休息吃饭。这时,森垣嘉一向让马给自己的张爱萍表示感谢。张爱萍说:“你现在是我们的朋友,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不必感谢。”森垣嘉一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他问:“请问长官,你们中国为什么北方的水都叫河,黄河、淮河、沂河,南方的水都叫江,长江、珠江、湘江?”张爱萍沉思一会,答道:“北方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人们把有水的地方都叫河。南方的长江流域也是先民居住的地方,后来中华民族一部分南迁,又依南方人习惯,把有水的地方称作江。是不是这样,还有待历史、地理学家研究考证,我也说不好。”
两人谈兴正浓的时候,警卫员跑步前来,敬礼说:“报告师长,淮北区党委来电,迎接您的人已在洪泽湖西等候。”这一下可把森垣嘉一惊呆了:他是位师长啊!怪不得向战士打听他是什么官时,大家都笑而不答。原来新四军的官都这么平易近人,没有半点官架子!森垣嘉一对张爱萍更加崇敬了。
这天晚上宿营在小村子里,森垣嘉一再也按捺不住,再三请求要去探望张爱萍。一进门,只见卫生员正在给张爱萍脚上敷药,森垣嘉一愣住了。他绝想不到自己骑了张爱萍的马,张爱萍却走路磨破了脚,十分过意不去,连声说:“对不起!”张爱萍若无其事地说:“这与你无关,是我这双脚不争气,脚背上长了个脓包,把脓放掉就没事了。”
第二天,森垣嘉一无论如何也不肯骑马了,张爱萍没办法,只好让通讯员把自行车给他骑,这才答应。他们一行人到了洪泽湖边,张爱萍上船去洪泽湖西,与森垣嘉一等人一一握手告别,以后便再未见过面。
抗战胜利后,森垣嘉一返回日本,但他多年来一直怀念张爱萍。后来听人误传,张爱萍在一次指挥战斗中牺牲了,他伤心不已,特地写了一篇题为《记一位值得永远怀念的中国军队领导人》,准备送《人民中国》发表。1980年9月的一天,森垣嘉一打开收音机,突然听到一则中国新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张爱萍接见日本友人。他心里一亮,又怕自己听错了,忙找来《朝日新闻》看个仔细,果然不错。他连忙给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写信,并附上他写的那篇怀念张爱萍的文章,要求访华,再见张爱萍。他的申请很快得到中国驻日使馆的批复。当年10月8日,张爱萍将军就在北京家中接见了森垣嘉一。
张爱萍(右)与彭雪枫1943年在敌后根据地半城
森垣嘉一说:“想不到三十六年后,我还能见到张将军,真是奇遇啊!”
张爱萍说:“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历史悠久,鉴真和尚东渡,清代诗人黄遵宪、书法家杨守敬访日,阿培仲麻吕(晁衡)留学大唐,日本僧人最澄法师在中国浙江天台山学佛,回国创立天台宗,这都是历史的见证。只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一再侵略中国,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才被打断。”
森垣嘉一说:“日本人侵略中国是有罪的。”张爱萍纠正说:“不是日本人民,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是日本政府的当权派。日本人民也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你不也是被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吗!”
森垣嘉一说:“我幸亏做了新四军的俘虏,幸亏遇到了您,才有今天。”
张爱萍说:“中国共产党与日本人民友好的政策是一贯的,您当年虽是日军,但已放下武器,我们友好相待,换上谁都会这样做的。”
森垣嘉一告诉张爱萍,他从中国返回日本后,就定居在京都府,在住处不远开了一家名叫“江阳轩”的中国料理店,经营中式餐饮。毫无疑问,这也是源于一种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
很快三个小时过去了,会见将结束时,张爱萍语重心长地说:日本执政党的一些成员,至今对那场罪恶的侵略战争仍不醒悟,甚至竭力加以美化,妄想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日本人民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发动侵略战争,不但害人,也害自己。在过去的那场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遭受了莫大灾难,日本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样遭到惨重损失,这是永远不能忘记的血的教训哪!接着,张爱萍亲笔挥毫,写了“友谊万年青”五字条幅,送给森垣嘉一留作纪念。
1988年6月,森垣嘉一再次来到中国。他先后访问了张爱萍将军当年战斗过的苏北、淮北等许多地方,寻找与张爱萍将军有过交往的干部、战士和群众,收集了许多有关张爱萍将军的生平轶事。他把这许多生平轶事加以综合整理,最后写成长文发表在《中华英烈》1989年第3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