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案例教学

2021-03-15李盼盼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建构小学语文

李盼盼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习以为常的方法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统一。长此以往,学生由于阅读文本“量”的明显不足,加上花时多、见效慢的学习过程,造成学生所获得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比较单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建构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作者的观念、情感和思想,而体验式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自主参与的方式完成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用感官去体验、分析语言文字,并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抒发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语言的感染,理解知识并掌握技能。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能够做到主动学习,那么教学效率和質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不再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自我发展。

(二)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和深刻含义。体验式阅读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知能力,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文字语言的深刻内涵,并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联想和认知,和作者进行情感和思想对话。学生经过反复的阅读和思考之后,能够感知作品的深刻内涵,获得应有的情感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语文教学中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语言引发体验

以《虎门销烟》一课为例,探讨语文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情感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将文章和背景结合起来进行渲染,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描述鸦片造成的危害,让学生了解到鸦片能够让人精神萎靡、体力减弱,鸦片是帝国主义毁灭我国的邪恶工具,教师通过激情的描述和丰富的动作表情,让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文字。

(二)情感诱发体验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学生、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教材文章蕴含的情感再传递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实现知识教学和情感教学的有机结合。例如教师讲解林则徐销烟成功后万人空巷的喜悦情景,群众“叫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到虎门销烟后大快人心的情感,学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受到课文情感的感染,心灵也得到了全面的升华。

(三)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渴求欲是极大的,同时也对知识充满无限的好奇心。因此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主动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如在学习《梅花魂》这篇文章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学习之前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但应给他们布置相应的任务,如激励学生收集与梅花有关的诗词,并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收集的最多的学生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其次,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抽问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认为写的较美、较好的句子进行朗诵或背诵等;第三,课后让学生们探讨学习完《梅花魂》后的感受或写读后感等。实现除了掌握课内知识,也拓展课外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及其有效的。

(四)品味语言,丰富体验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了相应的富有生活化的情境之后,就应当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文本、感受文本语言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品味文本的语言,这个“读”包括泛读、朗读、默读等各种方式;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品味文本的语言,通过想象,对过去已经形成的某些暂时联系重新组合,教师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对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想象。

(五)组织对话,深化体验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仅要加强学生、教师及编者之间的对话,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其组织语言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首先要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个性体验表达,巧妙地设置一些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

(六)对比教学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中有很多题材有明显差异的文章,有的文章低婉深沉,有的文章高亢激昂,有的文章描写乡愁,有的文章描述亡国之痛,教师可以恰当利用这些文章情感的差异,让学生有全方位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中,在描写群众场面的句子中,有的人“欢声雷动、欢呼雀跃”,而有的人“嚎啕大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通过体验式教学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靳立芳.如何建构小学语文阅读的体验性教学[J].新疆教育,2013.

3092501908275

猜你喜欢

建构小学语文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