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基质生产情况调研

2021-03-14

中国蔬菜 2021年2期
关键词:昌平区高架基质

马 欣 宗 静 路 河

(1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2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环境监测站,北京 102200)

随着休闲农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高架基质栽培模式在草莓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模式具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劳动强度,减轻草莓连作障碍,干净卫生、适宜休闲观光等优点,成为草莓省力化栽培的重要发展方向(李培林 等,2018;周明源 等,2020)。半基质栽培模式下半部分为土壤,上半部分填装基质。与基质栽培相比,该模式具有保水、保肥、保温等优点,与土壤栽培相比又可以克服连作障碍,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新型栽培模式(王娅亚 等,2018)。

北京地区草莓基质与半基质栽培生产面积近年来逐年扩大,每年增长面积达10 hm2以上。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种植面积达185.9 hm2,居全市首位(杨培珍 等,2018)。2018—2019 年昌平区草莓高架基质栽培面积7.4 hm2,半基质栽培面积11.52 hm2,2 种基质模式栽培面积较上一年度增加4%;土壤栽培面积165.1 hm2,较上一年度下降1.6%。2 种基质模式平均每667 m2产值14.28 万元,较土壤栽培增加25.3%。

本研究以2019 年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种植户的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对草莓高架基质栽培与地面半基质栽培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种植户关于草莓基质栽培的技术需求,为北京市草莓基质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1 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于2019 年12 月面向北京市草莓主产地昌平区草莓种植户展开,发放问卷50 份,回收50 份。调研对象具有3 年以上草莓栽培经验,集中在8 个镇,19 个村。栽培面积总计23.7 hm2,平均种植年限5.3 年。其中经营类型为农户性质的有24 个,占48%;合作社5 个,占10%;园区21 个,占42%。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调研对象

受访的50 个对象中,使用高架基质栽培的有24 个,平均生产年限3.3 年;使用半基质栽培的38个,平均生产年限3.4年;使用土壤栽培的22个,平均生产年限5.3 年。总栽培面积23.7 hm2,其中高架基质栽培4.0 hm2,占16.9%;半基质栽培10.6 hm2,占44.7%;土壤栽培9.1 hm2,占38.4%。高架基质、半基质、土壤栽培面积分别占2018—2019 年昌平区3 种栽培模式各自总面积的54.0%、92.0%、5.5%。

2.2 基质类型与来源

从基质的类型来看,受访的50 个对象中,使用草炭基质的有46 个,占92%;使用椰糠基质的3个,占6%;使用蚯蚓土等其他基质的1个,占2%。基质来源方面,自己购买的有44 个,产地来自河北、东北、山东、北京等地,通过示范推广发放的有3 个,自己购买与示范发放兼有的1 个。可以看出草炭在草莓基质生产中占比最高,大部分通过种植者自购,相关示范推广力度远远不够。

2.3 成本比较

由表1 可知,生产成本(包括土壤消毒、种苗、基质、肥料、农药、物资购置、水电、草莓包装)比较,高架基质>半基质>土壤,高架基质栽培分别较半基质、土壤栽培高3.5%、34.8%。人工成本比较,土壤>半基质>高架基质,土壤栽培分别较半基质、高架基质栽培高12.3%、18.5%。毛收入比较,高架基质>半基质>土壤,高架基质栽培分别较半基质、土壤栽培高6.0%、9.7%。

表1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3 种栽培模式的成本与毛收入比较 元·(667 m2)-1

2.4 用工与肥料药剂使用比较

由表2 可知,用工比较,土壤>半基质>高架基质,土壤栽培分别较半基质、高架基质栽培多17.1%、50.0%。用肥比较,土壤>高架基质>半基质,土壤栽培分别较高架基质、半基质栽培多16.7%、24.8%。用药比较,土壤>高架基质>半基质,土壤栽培分别较高架基质、半基质栽培多10.1%、31.3%。高架基质和半基质栽培模式用肥、用药量较土壤栽培模式明显减少,更加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表2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3 种栽培模式的用工、用肥、用药比较(以667 m2 计)

2.5 销售类型

由表3 可知,3 种栽培模式排在前4 位的销售类型均为采摘、礼盒、网络销售、小贩收购,平均占比分别为90.7%、72.4%、47.9%、37.7%。摊贩零售与超市销售占比较低,平均占比分别为12.9%、6.1%。高架基质栽培每667 m2收益6.0 万元,分别较半基质、土壤栽培增加0.3 万、0.9 万元。应加大多种形式的网络销售渠道的构建与发展,以应对疫情等特殊时期采摘无法进行的困境,提高种植者抗风险能力。

表3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3 种栽培模式的主要销售类型比较

2.6 基质生产技术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如图1 所示,受访者认为,生产管理省工方便、果实干净美观整洁是高架基质与半基质生产模式的两个突出优点,占比分别为95.8%、75.0%;植株病虫害少、省肥、省药分别列第3~5 位,占比分别为45.8%、43.8%、41.7%;经济效益高占比20.8%,列第6 位。基质生产管理省工方便的优点可以有效缓解农业用工难的问题,果实美观整洁满足了休闲观光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如图2 所示,受访者认为,基质价格高、投入多与栽培槽边易折果柄是高架基质与半基质生产模式的两个突出问题,占比分别为65.2%、56.5%;水肥管理技术不好掌握、专用肥料难购买列第3、4 位,占比分别为13.0%、10.9%。目前由园林废弃物制作的可循环型基质已在研发试用中,未来有望部分取代价格略高的草炭基质;基质栽培配套的果柄防折网也开始投入使用,以此解决制约基质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问题。

2.7 参加相关培训情况

受访的50 个对象中,有进一步扩大高架基质或半基质栽培意愿的32 个,占比64%;无意愿的18 个,占36%。接受过草莓高架基质或半基质栽培技术培训的48 个,占比96%,没接受过培训的2 个,占4%。几乎所有受访者接受过基质栽培技术培训,并且有意愿进行基质生产的人数过半,说明基质栽培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具有相当的推广应用面积与发展潜力。

2.8 基质栽培技术与政策需求

如图3 所示,在受访者最想了解的草莓基质栽培技术中,病虫害防治位列第1,占比58.3%;营养液配比位列第2,占比41.7%;基质保温、基质选择及栽培槽规格分别列第3、4 位,占比分别为27.0%、25.0%;植株整理、疏花疏果分别列第5、6 位,占比分别为18.8%、14.6%。

如图4 所示,在受访者最想了解的草莓基质栽培政策需求中,引进基质资材位列第1,占比72%;基质水肥管理、基质与温室环境监测位列第2、3 位,占比分别为40%、38%;基质选择及栽培槽规格列第4,占比26%;其他中包括如何控制畸形果、拓宽草莓销售渠道、加强肥料与药品监察列第5,占比20%;疏花疏果、植株整理分别列第6、7 位,占比分别为16%、12%。

3 结论

开展草莓基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对促进基质栽培快速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调研结果看,高架基质和半基质模式较土壤模式具有显著优势:管理省工,人力成本低,缓解用工难问题;用肥、用药量降低,提升草莓质量安全与品质;果实美观整洁,受到消费者青睐。基质栽培模式符合都市型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满足北京地区农业发展特点与需求,适宜进一步大力推广种植。

4 问题与建议

4.1 降低基质栽培成本,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根据调研,基质价格贵,管理技术门槛高,对于普通农户推广难度大,是基质生产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应注重选择成本低、获取来源多的材料进行替代,如蘑菇渣、酒渣等,配合蛭石、珍珠岩等材料(李培林 等,2018),扩大基质栽培技术应用范围与群体。加强防折架等配件标准化与产品化,降低栽培槽对草莓果实形成与品质的影响。提高基质生产水肥一体化精准应用水平。

4.2 以休闲采摘带动基质技术发展

草莓观光园是众多新兴技术和新型材料的集中示范点,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采摘环境与普及科学知识的机会(沈华荣和宋文坚,2014)。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极强的消费群体,大力发展基质栽培,突出草莓采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吸引市民休闲观光,有利于创造经济价值从而带动基质技术发展。

4.3 根据需求开展培训、制定政策,有的放矢

根据调研,受访者中接受过草莓高架基质或半基质栽培技术培训的占96%,愿意进一步扩大2 种栽培模式的占64%,说明草莓种植户对基质技术有一定了解,具有大力发展基质生产的广阔空间。推广部门应根据生产者需求加强技术和信息服务,提升种植户对基质生产的理论认知与实际应用,加强政策引导与补贴力度,解决制约基质生产发展的难点。

猜你喜欢

昌平区高架基质
南宁市市郊铁路武鸣线工程高架站造型地域化设计
4种不同配比基质对戈壁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不同基质对小巨人白掌地上部几个生长指标的影响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阳光体育 健康成长”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精英赛完美落幕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昌平区1—4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探讨昌平地区气候特征及其雾霾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