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的综述

2021-03-14石琳琳

关键词:博士论文黑格尔马克思

石琳琳

摘 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思想起源期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在论文中探讨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和具体差别,集中阐发了伊壁鸠鲁哲学所体现的自我意识思想,突破了基督教上帝观和黑格尔绝对精神对人的解放的奴役,奠定了人的全面自由与彻底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和价值诉求,从而为此后马克思哲学运思写作的不断成熟提供了理论渊源和逻辑起点。鉴于其博士论文在探究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以及在整体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方面的重要价值,学界在其博士论文的文本、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论域集中、分歧较多等问题,因而博士论文有待继续深入研讨。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1)06-0077-10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鳩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1841年4月向耶拿大学哲学系申请博士学位时递交的论文,是他思想起源期哲学思考的凝结。带着对后黑格尔时代哲学的反思,怀着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怀,马克思通过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强调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重要性和深刻性,凸显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自由建构在古希腊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并以此来进一步凸显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之于当时德国哲学的重要性。由此来看,这一时期马克思将对自我意识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的彰显看作是哲学的任务,隐含着他希望以思想的解放和进步改变现实不自由的专制制度的愿望。因此,无论是认识后黑格尔时代的哲学,还是把握马克思的早期哲学思想,都不能忽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目前学界对博士论文在文本、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未能结合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前期笔记进行研究;二是论域集中在自我意识哲学方面;三是关于马克思论文中体现的早期哲学思想还存在较多的观点争锋等。因此,本文将立足马克思博士论文,把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整合梳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展现学者们的理论歧见,以便后续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前的笔记研究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展现是一个前后衔接、渐次深化和阶段性定型的过程。在布鲁诺·鲍威尔的影响下,马克思于1839年开始研究伊壁鸠鲁哲学,留下了七册标明《伊壁鸠鲁哲学》(Epikurische Philosophie)的笔记和关于古典、近代哲学家著作的摘录汇集(1),尤其是《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以下简称《笔记》)为马克思博士论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渊源。

(一)《笔记》的研究现状考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第4部分“笔记和摘录卷”第1卷刊出的文献表明了《笔记》不可忽视的价值,然而当前通过完整地考察《笔记》来探究马克思理解伊壁鸠鲁思想的缘由、用意和轨迹,进而分析这种理解与马克思以后哲学思想的复杂关系的研究进展和水平却不理想。对此,聂锦芳指出,国内学者几乎没怎么介入过,很少深究摘录、笔记与原著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表述的逻辑和用意。同时,西方学者的研究情况也未见得更好,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和特里尔大学收藏的众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没有专门解读这些笔记的,专门解读摘录和笔记的论文也几乎没有[1]298-299。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断裂说”“转变论”等多种解释框架和“不成熟”的定性中学界对马克思思想起源期哲学思考价值的忽略。大学时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德国观念论传统,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一阶段马克思的思想不过是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加之与其后唯物史观的架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相比,显得没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是《笔记》本身私人化带来的语义晦涩、议题纷杂、思路难辨等问题造成的研究困难。众所周知,马克思留下了庞大的有待整理的手稿,而“摘录、笔记和批注”部分就更为特殊。1991年后MEGA第2版出版缩减,剔除的主要是这类文献,因而对于马克思思想研究来说,必然遗漏很多有价值的东西[1]298-299。同时,聂锦芳认为,MEGA第2版提供了关于马克思著述最真实、可靠的文献材料,但其四个部分(“著作、文章和草稿”“《资本论》及其准备材料”“通信”“摘录、笔记和批注”)的划分却把同一时期的著述按文体形式割裂开来了,加之出自不同编辑之手,因而难以全面把握变迁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和逻辑[1]264。另外,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的笔记晦涩除私人化原因外,还在于笔记常常使用青年黑格尔派所具有的比喻性语言[2]。

(二)《笔记》的文本和内容考察

《笔记》由七个笔记本和一些补充前四个笔记本的片段组成,是马克思研究古希腊晚期哲学的记录。马克思梳理并摘录了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直至近代引用、转述、阐释、评论伊壁鸠鲁思想的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著述和观点,从而借以厘清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并梳理出其他哲学家对伊壁鸠鲁思想的评述。笔记一至四和笔记七等五册笔记封面上标有“伊壁鸠鲁哲学”的标题。笔记二至四的封面上注有“1839年度冬季学期”的字样。笔记五和六的封面没有保存下来,笔记五的最后五页全是黑格尔《哲学全书》的摘录,标题为“自然哲学提纲”,笔记六还缺少数页。除马克思的观点外,笔记中还有大量主要和伊壁鸠鲁哲学有关的一些古代作家的著作的希腊文和拉丁文摘录。

从刊布情况来看,《笔记》第一次发表于1927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1卷,俄文全文于1956年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全文第一次按原文刊载于1968年柏林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上册。从主要内容的研究来看,罗晓颖在《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中从“马克思对文献的掌握情况”“马克思如何读西塞罗”“马克思如何读卢克莱修”“马克思如何读普罗塔克”[3]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聂锦芳在《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第1卷下编中用八章的篇幅解读和分析了《笔记》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思路,旨在说明马克思思想起源时期的思考奠定了之后思想变革的方向、价值和基本架构;鲁路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探究了《关于伊壁鸠鲁的笔记》和《柏林笔记》内容收录和使用情况;张雨欣则是在《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中将《笔记》作为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文献准备,介绍了笔记的梗概。笔记不仅是普通的摘抄和评论,它也是马克思当时朴素的哲学思维发轫的表征。

(三)《笔记》的历史价值考察

没有“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柏林笔记”“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以及“伦敦笔记”的积累,就没有马克思博士论文及其后的系列成果。张广照认为,十万多字的笔记本中马克思的评论近四万字,同时笔记中的观点在论文中得到大量的应用,马克思对古希腊罗马和近代众多哲学家发表了看法,提出了重要的哲学观点[4]75。的确,马克思对当时所有关于伊壁鸠鲁及其学派的著作、论文和对话进行了摘录、转述、概括和评论,论文引用的卢克莱修、普罗塔克、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第欧根尼·拉尔修、西塞罗等哲学家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评述即源自《笔记》。鲁路也指出,马克思基本上掌握了当时能够掌握的所有材料,为撰写论文准备了绝对充分的研究文献[5]104。

《笔记》是探究马克思早期哲学主体意识和哲学思维形成的重要文献,鉴于《笔记》的重要历史价值以及过去研究面临的各种困难,如何进一步加深对《笔记》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对此,聂锦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其一,打乱MEGA现有结构将同时期的著述统一处理;其二,绝不能因《笔记》列入“摘录、笔记和批注”而不予以重视;其三,《笔记》绝非仅仅摘自他人著述,除第4、6册摘录多些,其他笔记中马克思个人观点的阐释和论证比重很大;其四,博士论文不可替代《笔记》作为大学时代马克思思想的代表作,而过去将其统一命名为“博士论文笔记”并由此导致研究中厚此薄彼的态度和做法也是不正确的[1]264。总之,重视《笔记》的研究价值并形成科学的研究思路成为今后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本和写作背景研究

当前,学者们围绕着马克思博士论文不仅进行了文本的历史考证,而且对马克思写作论文所处的后黑格尔时代的德国哲学样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分歧以及马克思个人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本考证

马克思是在1840年的7、8月至1841年3月间完成的论文写作,除了献词、序言和附录外,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二者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第二部分从“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原子的质”“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时间”和“天体现象”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二者自然哲学在细节上的差别;第三部分是“附注”,即第一、二部分注释的说明。论文首次发表于《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斐迪南·拉萨尔的遗著》(1902年斯图加特版第1卷),第一次全文发表则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国际版第1部分第1卷第1分册)。张广照考证了其博士论文在西欧、苏联以及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情况。他指出,现存的论文是由不知名的缮写者抄录并由马克思校订与补充的不完全副本,由于耶拿大学博士学位申请简便以及得到了文学教授沃尔弗的帮助,马克思在1841年4月15日获得博士学位。由于现存题目“关于……的差别”与学位获得后的题目“……的差别”的不同,张广照特别指出,现存的论文文本是取得学位前准备付印的稿本,在3月底前已完稿。正因如此,他认为,作为一篇准备出版的论文中的观点是马克思深思熟虑的结果,马克思从来没有改变或否认它,对论文的否定和贬低是没有任何理由的[4]32。相比苏联研究中断的情况,在我国首次完整译著其博士论文的是哲学家贺麟,198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则最早收录了包括七册笔记和博士论文在内的马克思的早期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权威版本。

(二)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背景考察

馬克思博士论文的写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一方面,马克思把伊壁鸠鲁哲学作为研究对象不是偶然的,这与当时的时代精神、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哲学包含了现代思想的本质要素,奠定了罗马帝国的哲学基础,深刻影响了早期基督教道德,同时还具有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显著特征。鲍威尔研究了三派哲学同基督教的关系,而科本在其1840年出版的献给马克思的著作《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反对者》中,把三派看成是反映古代社会内在本质的哲学派别。黑格尔认为,后亚里士多德哲学是一种自我意识哲学,体现了个体借助自我意识达到自由的思想。青年黑格尔派对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认识超出了黑格尔的认识范围,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这三派哲学是受压抑的“苦恼意识”的产物,即在古希腊极端缺乏民主和自由的政治生活中借助抽象的哲学外衣来表达反抗现实的政治愿望。同时,他们也在古希腊这些主张不为外物所动、以心灵宁静为最大幸福的哲学流派中也找到了与他们强调个性自由、自我意识相一致的共同语言。可以说,这些哲学流派的出现实际是当时社会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而马克思也是想通过考察希腊历史上相似的时期来阐明当代的后黑格尔哲学境况。当然,借助这些哲学流派在思想领域发动一场自由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对德国时代困境的回应。因而,论文“与其说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6]。

另一方面,不公正的哲学史及其症结则是马克思选择以伊壁鸠鲁哲学为研究切入口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求学时期处于后黑格尔时代,黑格尔革命的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的、保守的思想体系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黑格尔哲学达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以至于其后的学术都笼罩在他的光辉下。而后黑格尔哲学时代类似于后亚里士多德时代,许多哲学家将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哲学看作希腊哲学的倒退,将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以及怀疑派视为“感性享受的哲学家”。同时,无论古代、中世纪还是近代,哲学家在对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关系的判断上呈现“一边倒”,把伊壁鸠鲁看作德谟克利特的抄袭者。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公正哲学史的时代样貌,聂锦芳给出了解释:其一,创新的哲学形态被看作是以往不同体系的机械组合。其二,如果将哲学“发生-繁荣-衰亡”看作外在的框架就会低估具体哲学形态的价值。其三,未从历史的变迁中看待哲学形态对后世的潜在影响[1]380-381。总之,以往哲学史上的误解在于,认为亚里士多德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的最终完成,而三派哲学被视为古希腊哲学的混合或折中,这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的没落。例如,把伊壁鸠鲁哲学看作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昔勒尼派的道德思想的混合物。黑格尔曾指出,三派张扬了个人的自由与自我意识,是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推进而非倒退,是希腊哲学思想发展的独立阶段。受其启发,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对于西方社会发展和整个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体系是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历史的钥匙”[7]11。基于此,“为了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的记忆”[7]16,改变历史上把自我意识哲学贬低为折中主义的观点,纠正将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相等同的历史偏见,确立伊壁鸠鲁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成为马克思亟待解决的议题。

当然,马克思的论文写作还与他的学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中学毕业的宗教、德语和拉丁语三篇作文已显示出马克思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情怀,而经过“特里尔中学-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的系统学习,使他意识到没有哲学就无法深入,于是从法律转向哲学。而他之所以选择希腊哲学史的研究,彼·费多谢耶夫强调,这一研究有助于马克思解决“哲学应当怎样对待外部世界”的问题[8]。当然,促使论文成型,直接源于家庭援助的减少和职业选择的紧迫。麦克莱伦尤其强调了鲍威尔对马克思的影响。鲍威尔认为,理论是最富有实践性的职业,他敦促马克思决定具体选题和内容,马克思放弃撰写关于三派哲学思想及其地位的综论,决定收缩范围、集中论域。

三、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核心内容研究

一个是把感性世界看作主观假象,注重经验的自然科学和实证知识的怀疑论者,一个是把感性世界看作客观实在,注重自我意识心灵上的宁静的独断论者,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的每个步骤上都相互对立。马克思论文研究范围限定在自然哲学方面,但他深入挖掘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思想,从微观的原子偏斜运动学说和宏观的天象理论中揭示了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当前,学界集中探讨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所阐发的自我意识思想,同时,也从宗教批判等多角度和自由观、本体论、人学等多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思想的研究

自我意识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核心概念,也是马克思论文的核心旨要,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吴猛将德谟克利特哲学和伊壁鸠鲁哲学看作真理论和意义论的对立,认为“自我意识”的内涵在马克思讨论原子运动差异时体现了出来。伊壁鸠鲁将原子直线、偏斜和排斥三种运动方式以黑格尔主义的方式统一,即直线运动意味着定在或质料,偏斜意味着定在的打破和质料形式的否定,而排斥的完成就意味着原子概念的实现。因此,“原子”就有了“自我意识”的隐喻。这样,原子从质料到形式再到原子概念的实现过程即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过程[9]。张义修从“对象化”概念来考察自我意识的内涵。一方面,他认为马克思在《笔记》中使用并赋予“对象化”概念以自我意识哲学的内涵,并从天象理论和原子论的分析中以“对象化”概念阐明了从“对象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论文中多次用“对象化”阐释自我意识哲学,不仅用“对象化”表达了伊壁鸠鲁哲学中的自我意识“以对象的方式呈现”和“以对象的方式加以把握”的双重内涵,而且突出了“自我意识”作为“自由意识”的内涵[10]。吴耀国则是从自我意识和人道主义的辩证关系来考察自我意识的内涵。一方面,自我意识哲学是人道主义的时代精神。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超越了晚期希腊自我意识哲学逃避现实、寻求内心宁静的消极倾向,也超越了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的绝对理性原则,在“批判”中实现了自由的“革命性”解放,是对近代西方人道主义运动的直接回应。另一方面,人道主义是自我意识的伦理表征。马克思以自我意识作为思考人道主义的切入点,通过对原子论的比较论证,从而在辩证法的基础上使人道主义成为自我意识的伦理表征[11]。当然,还有學者指出,马克思所论述的自我意识更加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包括从感知到概念有机联系着的完整的认识结构,隐含着人对自己实践活动的认识,凸显了自我意识哲学“原子-物-人”的体系[12]。

许多哲学家承认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在自然科学史中的地位,却又极力贬低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马克思不仅注重伊壁鸠鲁哲学在自然哲学即物理学方面的建树,而且重视他在此基础上表述的社会哲学。正如张光明和罗传芳所说,“原子偏斜说”在物理学上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并非不知道。马克思重视这一学说,是因为他认为此学说在哲学上具有重要性[13]28。其一,自我意识学说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反对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伊壁鸠鲁哲学对德国哲学来说意义重大。程广丽指出,马克思认为绝对自由的“自我意识”构成了希腊哲学最重要的东西,马克思选择主观形式阐释视角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进行解析,在于凸显伊壁鸠鲁哲学的自我意识维度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为了凸显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之于当时德国哲学的重要性的[14]。其二,自我意识学说代表了黑格尔之后的哲学走向,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这种学说有助于解决德国社会的时代课题。李成旺指出,马克思站在伊壁鸠鲁的立场上表达了追寻自由的价值诉求,实际上试图以自我意识哲学的复兴为黑格尔哲学继续发展探索可行的出路[15]。当然,仅把现实困境理解为人的自我意识匮乏的结果从而诉诸自我意识的自觉与升华来实现人的自由,就有可能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其三,主体自我意识哲学维度的凸显,实际是马克思关注现实、渴望自由的价值取向的体现。伊壁鸠鲁崇尚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但马克思不赞同他仅仅关注人类内心的安宁、精神的自由,不满他对自我意识的自由所作的抽象和消极的理解。马克思既反对宿命论,又反对把自由当作摆脱现实的精神体验,他认为“定在中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即自由永远不能摆脱由自我意识所设定的物质的存在而在观念中、在自我意识中实现。因此,徐俊忠强调,从“定在中的自由”这一根本观点出发,马克思把自由与它的前提、自由与认识、自由的实现与实现自由的中介等联系起来加以探讨,马克思的自由观得到了鲜明的体现[16]。刘晨光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实际上探讨的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题,落脚点即哲学与世界、自由精神与现实解放的关系,他表达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的思想,这些思想初步显示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特别是其自由思想具有实践的和批判的品质[17]。总之,正是由于将伊壁鸠鲁哲学的能动性和自由引入哲学领域,才能将原子偏斜说解释为能动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才能不畏神威和宗教黑暗势力,改变不合理的世界。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的宗教观视角

学者们主要是从马克思无神论思想、宗教与哲学之争的论文主题、马克思宗教批判对伊壁鸠鲁的超越等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马克思的无神论思想。当学者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中挖掘出反宗教祛恐惧的内涵时,马克思以伊壁鸠鲁哲学反宗教的目的不言而喻。马克思在序言中指出,哲学的目的就是要征服世界并实现绝对自由,而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同时,马克思在附录中也强调,“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7]101,在马克思那里神和理性是不相容的。李成旺认为,这种无神论立场表明马克思意识到了宗教对人的自由和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明确了哲学在反宗教中的意义[15]。李仕菊考察了马克思中学毕业作文到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变化后提出了马克思博士论文“是科学无神论的前奏和基础”的观点。理由如下:其一,《笔记》表明了哲学与宗教蒙昧主义不可调和的立场;其二,“序言”是马克思推崇自我意识和反对神学的宣言书;其三,马克思看重伊壁鸠鲁哲学的反神学性质,在对原子偏斜运动的分析中提出了偏斜就是异化的思想,即用宗教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表达了无神论思想;其四,马克思在“附录”中指出了神是人的非理性的自我意识的产物,从而把神归结为人[18]。

第二,关于宗教观视角下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主题或主旨。罗晓颖认为,贯穿在马克思博士论文始终的问题就是哲学与宗教之争,清理思想史上以哲学反对宗教的历史线索,弄清哲学与宗教之对立的实质,就可以理解马克思选择伊壁鸠鲁学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深意[19]。赵凯荣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任务主要在于使人及人的自我意识高于神及宗教,从而使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使人具有真正的主体性并获得真正的内心的安定[20]。

第三,关于马克思宗教批判对伊壁鸠鲁的超越。伊壁鸠鲁哲学实现了对以往以自然为中心以及崇拜天体与神灵的全部希腊哲学的彻底否定,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新哲学的开端。普罗塔克不理解伊壁鸠鲁哲学的无神论性质的重要意义,而马克思高度重视伊壁鸠鲁关于神的观点,提出了被自我意识在想象中转移到人自身之外的永恒的本性就是神的本性,对神的崇拜就是对人的剥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坚持理性和迷信、哲学和宗教不可调和的立场,冲破了康德和黑格尔调和理性和信仰的哲学体系,初步意识到要摆脱神对人的精神统治,就必须变革现存的无理性的社会生活条件的问题。因此,马泽民指出,马克思进行批判宗教的理论斗争,着眼的是变革社会生活条件的现实斗争,他把天上的斗爭和地上的斗争、宗教斗争和变革现存社会的斗争统一起来,这一点正是马克思之后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决裂并转向唯物主义的重要契机[21]。罗晓颖则指出了马克思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伊壁鸠鲁宗教批判的超越:其一,宗教批判的动机不再局限于个体的心灵的宁静,而是关注自我意识的自由,实现了从个人到普遍的人的拓展过程。其二,伊壁鸠鲁对神的态度尚有保留,而马克思则作出了完全无神论的宣示。其三,伊壁鸠鲁仅在私信中同学生和友人谈论哲学、诸神以及幸福,而马克思则公开以启蒙斗士的姿态在序言部分明志[19]。梁雪影也指出,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对宗教的批判精神和战斗的无神论思想,同时马克思又把无神论向前推进,正是这种战斗的无神论思想促使他后来向唯物主义转变[22]。

四、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历史评价研究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是否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问题

能否将马克思博士论文看作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学界尚存争议。针对将马克思博士论文视为纯哲学著作和青年马克思不成熟的作品的观点,鲁路坚持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具有哲学思想起点的意义。一方面,是否将博士论文作为马克思的思想起点不能以作品成熟与否为标准,因为马克思终生的著述活动及其成果是开放的过程。另一方面,其中学毕业论文和文学习作不足以构成马克思毕生著述活动的思想起点,相形之下,博士论文是他最早的专业研究成果,是后来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前提和写作一系列著作的思想诞生地,马克思终身的著述都渗透着他的哲学思想和方法[5]1-2。袁雷、张云飞认为,马克思运用黑格尔辩证法分析伊壁鸠鲁哲学,公开表明无神论立场,为之后唯物主义的转向和阐述哲学基本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论文是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独立展开科学研究的重要标志[23]。李成旺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奠定了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与彻底解放这一哲学主题和价值诉求,虽然最终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但为此后哲学研究提供了分析的起点和超越的前提,因而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思考的起点[15]。当然,聂锦芳等学者立足于《笔记》的研究,直接表明伊壁鸠鲁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起点的观点也值得关注。他们认为,伊壁鸠鲁哲学本身的思考框架和意旨使得马克思意识到了包括伊壁鸠鲁哲学在内的古代原子论的逻辑困境和必须超越的局限性,奠定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视界和基础[1]227。

(二)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哲学立场问题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所体现的哲学立场问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总的来说,学界在其博士论文哲学立场上的观点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马克思还完全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24];第二类认为,马克思在整体上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但又与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某些方面相异;第三类认为,“黑格尔唯心主义者”的判断过于武断,影响了后续研究论证。

当前,多数学者赞同第二类观点。从国内来看,根据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25]的表述,诸如孙伯鍨、吴振海和李茂等在其各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相关著作中都引用了列宁的评价,明确马克思此时还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者”。许多学者在传记中也持相似观点。袁雷、张云飞指出,马克思整体上还是唯心主义者和黑格尔派,但没有被黑格尔牵着鼻子走[23]。梁雪影也指出,马克思写作论文时还是唯心主义者,强调的是带有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印记的自我意识哲学[22]。从国外研究来看,彼·费多谢耶夫认为,当时马克思总体上还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派,但他公开表明了无神论观点,宣布哲学应积极对待现实的原则,不久必然要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他在原则上同唯心主义不相容的战斗的无神论,促使他后来转向唯物主义[8]。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的意见,张广照对主流评价持怀疑态度,尤其反对梅林和列宁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唯心主义哲学立场的判断。梅林在《保卫马克思》中曾提出了“博士论文的献词中已显示马克思整个地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的观点。对此,张广照认为,正是由于梅林和列宁对马克思“黑格尔唯心主义者”武断的界定,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直接引用不需证明的根据[4]48。

可以说,多数学者在指出马克思哲学立场的时候用了“总体上”“整体上”这样的词句,比较严谨地表述了自己的判断,没有忽略马克思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前进”意识。的确,马克思博士论文因主观唯心主义立场显现出了马克思早期哲学思考的局限性,即仅仅把现实中出现的困境理解为人的自由的自我意识匮乏的结果,忽视具体的社会现实去抽象谈论自由,自然得出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偶然性”的结论,因而诉诸自我意识的自由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种唯心主义的思维范式启示我们,要想正确认识自由,必须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具体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并在现实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寻求答案。当然,这种局限性与当时马克思尚未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德国封建专制的落后状况密不可分。

(三)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继承和超越问题

自我意识原本就是黑格尔哲学的固有内容,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是从直观性、对象性意识中发展出来的,认为绝对精神随着主客体的统一和主客观的和解达到更高逻辑阶段,自我意识即绝对精神在一定逻辑阶段上的表现。而青年黑格尔派将普遍性绝对精神同个体的自我意识相对分离开来,使得自我意识获得了更为独立于绝对精神的意义,从绝对精神的环节变成绝对精神的对应物,最大限度发挥了自我意识相对于绝对精神的作用。马克思接受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但又保持了自己思想的独立性。

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实现了对黑格尔的继承和超越。周嘉昕、张一兵认为,马克思写作论文时遭遇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内在逻辑矛盾,即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但他力图通过辩证法来弥补自我意识哲学的先天不足,这是从黑格尔哲学中批判继承的。他们指出,尽管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仍是模糊的,但正是自我意识旗帜背后辩证法照耀着马克思走向新的理论斗争[26]。吴猛针对麦克莱伦“伊壁鸠鲁哲学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原则在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鲍威尔的著作中已被明确提出,马克思只是重复了鲍威尔的话而已”这一观点,强调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概念基本上是在黑格尔的框架下使用,指个体的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尽管从选题到内容受鲍威尔影响,但他在两个关键地方与黑格尔、鲍威尔不同。第一,定在的出现、“形式”对“定在”的否定以及原子概念的实现,不是精神辩证运动的不同阶段,而是自我意识的三个侧面。第二,形式对质料的否定根本不同于黑格尔辩证法中反题对正题的否定。马克思将质料与形式的对立称为“存在与本质的对立”[9]。赵凯荣和邢学军从三方面指出了论文对黑格尔的超越及对自我意识哲学的突破:第一,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引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第二,马克思将思想与存在的自我意识结构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第三,马克思提出了自我意识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问题[20]。总之,正如张光明和罗传芳所讲,论文带有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固有弱点,在哲学方法上还带有抽象思辨的特点,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运用使得论文充满了逻辑的力量[13]29。

一些学者也指出了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继承和超越。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们充当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中介,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是青年黑格尔派政治主张的典型代表。此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常被当作青年黑格尔派政治斗争的“范本”和很不成熟的政论文章。据此,不少学者发文回应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问题。青年黑格尔派所阐述的自我意识哲学是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马克思虽受到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但他通过研究为这种哲学提供了历史的和理论的论证,并在主要之点上同青年黑格尔派存在重大分歧。靳辉明将分歧归为两点:首先,马克思在政治观点上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这与其他青年黑格尔派分子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主义不同。其次,马克思在哲学世界观上吸收黑格尔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自我意识和现实的辩证统一,这与其他青年黑格尔派分子满足于纯理论的批判、把自我意识和现实、人和环境对立起来不同。这就找到了改变现存社会制度并对它施加积极影响的方法论原则,从而为科学阐明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准备[27]。

(四)关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否唯物史观的萌芽问题

对于马克思博士论文是否可以看作唯物史观的萌芽问题,学界也有分歧。黄晶忠认为,馬克思博士论文用的是黑格尔的术语,在许多方面未能超出黑格尔哲学的范畴,但它已蕴含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12]。孙熙国指出,马克思突破了单纯的机械自然观、精神异化理论和自我意识的精神解放等局限,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统合起来把握,初步显示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摆脱自然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摆脱社会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正确认识人与自身的关系、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和压迫、“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的思想雏形,初步形成了“三个解放”“三个主人”的思想萌芽,表达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观点。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不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而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28]。与这些观点不同,程广丽认为,论文集中表达了马克思关于主体自由和自我意识的思想,完成了“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然而马克思是立足于自我个体意识的个体角度而非社会历史发展的高低来谈论自由的,显然马克思此时还没有到达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14]。吴耀国认为,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是变革现存世界的伦理原则,彰显了人对自身内部和外部世界的价值诉求,但这种“自我意识”终因没能获得历史唯物主义支撑而陷入抽象的人道主义[11]。缪昌武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还没有多少历史唯物主义成分”,甚至距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以及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亦有相当距离[29]。吴猛也强调,马克思博士论文这部“不成熟时期”作品不包括日后使马克思名垂青史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甚至连“转折”的影子都看不到[9]。

可以说,从马克思中学三篇作文开始,就出现了关于唯物史观萌芽的问题,在其博士论文方面也是争议不断。唯物史观并不是把已经准备好的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领域中的结果,而是马克思的实践理解原则的体现,唯物史观就是将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一个感性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象化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更高形态的转变,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体现和展开[30]。科学实践观的提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而马克思从高举费尔巴哈大旗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到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转型中创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更为普遍地被看作是唯物史观的酝酿和创生。与之相比,马克思博士论文不能为唯物史观提供多少思想材料,并且马克思当时未实现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因而将《博士论文》提到唯物史观萌芽的高度未免失之偏颇。但是,从其博士论文中的自由问题到在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人的解放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31]。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历程来看,李成旺指出,从以自我意识的革命来理解自由及其实现途径,到诉诸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达及人的自由与解放,也通常被看作历史唯物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32]。由此来说,表达了改造世界和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却把真正的自由归结为自我意识的自由的马克思博士论文,也可以被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思想史前提。

五、结语

当前学界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今后值得注意的几个研究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清晰:第一,必须重视马克思博士论文写作前期的笔记研究,将马克思博士论文和《笔记》的研究结合起来。《笔记》显示了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柏拉图哲学以及黑格尔哲学的关注,也表明了马克思对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兴趣,《笔记》是马克思的摘录,也是他哲学思维的发轫和表征,因而无论这时马克思的思考有无明确的答案,或与其之后的思想发展有多大的差别,都表现了马克思当时哲学思想的境地、水平。结合《笔记》有助于对其博士论文的全面认识以及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理论的准确理解。当然,除了《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柏林笔记》中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休谟和斯宾诺莎等人著述的摘录也不能忽视。第二,多角度、多维度和多方面深入对马克思博士论文内容的挖掘和研究。当前,由“自我意识哲学”的研究角度以及由此延伸而来从自由观、宗教观的维度解读其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博士论文与其后的哲学著作密切结合,形成了一批丰硕的成果,而关于论文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关于论文政治学思想的研究以及关于论文辩证法思想的研究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第三,正确对待其博士论文研究中的争议,回归文本以发掘论文所具有的思想史价值和理论意义。关于其博士论文“是否马克思哲学思想逻辑起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马克思哲学立场”“马克思博士论文是否唯物史观的萌芽”等问题是研究中不能忽视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知,而正确对待研究中的争论,就要回归文本,拒绝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标签化对待,结合当时的时代精神、理论发展概况、马克思个人思想面貌和文本的具体表述进行科学研究,既要看到马克思当时对世界结构的初步理解、哲学运思逻辑以及哲学要面向世界的价值追求,又要看到诉诸自由的自我意识的自觉与升华来实现人的自由,最终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局限。总的来说,马克思博士论文为马克思此后哲学运思的成熟提供了分析的起点和自我超越的前提,推动着马克思思想和实践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这部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重要文本,有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的编者分别将它们命名为“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ophie)和“柏林笔记”(Berliner Hefte)。

参考文献:

[1]聂锦芳.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第一卷.滥觞与勃兴: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插图本)[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9.

[3]罗晓颖.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广照.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5]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彼·费多谢耶夫.卡尔·马克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9]吴猛.“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56.

[10]张义修.“对象化”与马克思哲学之路的开端——对马克思原初哲学范式的概念史考察[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4):35-44.

[11]吴耀国.青年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人道主义意蕴[J].学术交流,2015,(1):38-43.

[12]黄晶忠.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J].探索,1993,(2):48-51.

[13]張光明,罗传芳.马克思传[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

[14]程广丽.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1):68-74.

[15]李成旺.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J].求是学刊,2012,(5):20-25.

[16]徐俊忠.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探微[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17-22.

[17]刘晨光.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发展历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3):22-27.

[18]李士菊,郝瑞斌.学生时代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变化——从《中学毕业作文》到《博士论文》[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15.

[19]罗晓颖.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J].现代哲学,2007,(3):11-17.

[20]赵凯荣,邢学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对黑格尔的超越及自我意识哲学的新突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3):43-49.

[21]马泽民.哲学和宗教——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2):15-20.

[22]梁雪影.圣火点燃者——马克思[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6:22.

[23]袁雷,张云飞.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8.

[24]弗·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42.

[2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4.

[26]周嘉昕,张一兵.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J].理论探讨,2005,(4):49-51.

[27]靳輝明.思想巨人马克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86.

[28]孙熙国.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立[J].学术月刊,2013,(5):33-38.

[29]缪昌武,炎冰.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28-34.

[30]李厚羿.唯物史观的肇基之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解读[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104.

[31]董金平.自由、解放与共产主义——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人类解放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18,(2):50-56.

[32]李成旺.历史唯物主义生成路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3.

A Summar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HI Linlin

(School of Marxism,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work in the origin of Marx’s thoughts. In his thesis, he explored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differences between Democritus and Epicurean natural philosophy,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self-consciousness embodied in Epicurean philosophy. It broke through the enslavement of the Christian conception of God and Hegel’s absolute spirit to the liber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established the theme and value appeal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comprehensive freedom and complete liberation of human beings, thus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origin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ontinuous maturity of Marx’s philosophy and writing. In view of the important value of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exploring his early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nd the overall grasp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oughts,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made certain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text, background, content, 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concentrated discourse, many differences, and similar results. Therefore,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Key words:  Marx; doctoral dissertation; Hegel; young Hegelian; self-consciousness philosophy

编辑:邹蕊

3664500338292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黑格尔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黑格尔评理
黑格尔评理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博士论文贵在有创见
国家图书馆如何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
辩证法家的形而上学
“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