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羟化酶缺陷伴睾丸肾上腺残余瘤超声表现1例

2021-03-13杜兰鑫阎锋刘菊仙严华林陈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羟化酶睾丸内分泌

杜兰鑫,阎锋,刘菊仙*,严华林,陈涛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四川成都 610041; *通讯作者 刘菊仙 ljxhuaxip1@163.com

1 病例简介

男,32岁,主诉:双侧睾丸增大,8岁时第二性征发育,10岁起发育迟滞。1年前因右侧肾上腺区占位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超声检查:①双侧睾丸见多个低回声结节,沿睾丸隔及睾丸门分布,部分呈融合状,未见明显推挤、压迫征象(图1A、B);②腹部超声示左侧肾上腺区多发弱回声结节,较大者约3.4 cm×2.7 cm×3.0 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内分泌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150.80 ng/L);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血液中皮质醇和醛固酮生成受损,雄激素增多,且肾上腺皮质激素中间代谢产物增加:孕酮21.38 ng/ml、17-α-羟 孕 酮>25.00 ng/ml、雄 烯 二酮>10.30 ng/ml。临床诊断:①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②睾丸肾上腺残余瘤(testicular adrenal rest tissue,TART)。基因检测显示CYP21A2 基因重排呈阳性,IVS2-13位点为G 纯合,确诊为CAH 21-羟化酶缺陷型。经多学科讨论诊断双侧睾丸及左侧肾上腺结节为良性,行内分泌治疗6个月后复查阴囊超声图像见图1C、D。

图1 超声示左侧睾丸大小约3.5 cm×1.6 cm×2.4 cm,右侧睾丸大小约3.7 cm×1.6 cm×3.2 cm,左侧睾丸门处见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7 cm×0.3 cm×0.6 cm(箭,A);右侧睾丸内沿睾丸隔处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较大者约1.2 cm ×1.0 cm×0.8 cm(箭,B),结节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未见钙化及液化回声,周边可见点线状不丰富血流信号;余睾丸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异常血流信号;治疗6个月后阴囊超声示左侧睾丸内结节明显缩小,大小约0.2 cm×0.2 cm×0.2 cm,回声较治疗前明显增强,边界欠清晰,未见血流信号(箭,C);右侧睾丸内结节消失,局部实质呈稍欠均匀改变(D)

2 讨论

CA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21-羟化酶缺陷是其病因之一。先天性21-羟化酶缺陷易引起皮质激素合成障碍,负反馈刺激垂体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液中皮质醇和醛固酮合成受损及雄激素增多。本病临床表现为肾上腺增生或肾上腺皮质腺瘤,儿童及青少年表现为性早熟、多毛症及假两性畸形。当21-羟化酶缺陷型CAH 患者睾丸内存在肾上腺残余细胞时,可形成TART,临床上较罕见[1-2]。本病易误诊为睾丸精原细胞瘤、淋巴瘤或结核。TART 一般发生于睾丸隔区或睾丸门旁,较大者可压迫睾丸组织,影响精子排出导致不育。本例超声显示双侧睾丸为实性结节,分布于睾丸隔及睾丸门,不伴液化及钙化,具有TART 的超声特点[3]。患者发现睾丸病灶时年龄较大,可能早期病灶不明显。若在幼儿时期发现性早熟、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结节增生时应进行内分泌检查,以免影响生长及生育功能。

猜你喜欢

羟化酶睾丸内分泌
CYP17A1基因His373Asn纯合突变的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合并糖尿病1例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橡胶树F3’H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GEMOX方案联合恩度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及对血清MBL、ASPH水平的影响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稳住内分泌
山葡萄黄烷酮3—羟化酶VamF3H基因及其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