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低度流行区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影响及干预策略
2021-03-13张振刚张玉蛟郝春霞刘新胜
张振刚,张玉蛟,郝春霞,刘新胜
(1.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三门峡 472100;2.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100)
2019 年12 月在中国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2020 年1 月12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2 月11 日,WHO 将2019-nCoV 所 致 疾 病 命 名 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简称COVID-19。2020 年2 月21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疫情的爆发已经波及全世界多个国家,截至2020 年3 月9 日24 时,全国(含港澳台)累计确诊病例为80 754 例,累计死亡病例共为3 136 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累计为69例;海外疫情波及109 个国家和地区,确诊超3.2万例[2]。据有关研究表明,该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其传播途径以呼吸道、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为主,不能完全排除粪口传播和气溶胶传播[3-4]。疫情期仍需有序开展医疗服务,在岗医护工作者为患者诊治、护理、进行辅助检查时,同就诊患者可能多次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较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方面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医护工作者影响尤其明显。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特征表现为聚集性和爆发性,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及感染高风险场所,所以可能会给医护工作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现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疫区进行,而忽略了疫情对非疫区医护人员的影响。本文为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低流行区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做好心理治疗和干预工作,笔者对三门峡市(疫情低流行区)第三人民医院2019 年12 月29日至2020 年3 月1 日在岗工作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选取三门峡市(疫情低流行区)第三人民医院2019 年12 月29 日至2020 年3 月1日在岗且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工作者,其中男46 例,女36 例。年龄范围为21~59 岁,平均(31±5.36)岁。测试对象标准:①年龄≥18岁;②意识、精神水平正常,可完全配合完成问卷测评;③取得测试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在疫情爆发期间请假、病休等不在岗人员;②近期经历较大非疫情相关的负性事件影响;③拒绝配合进行测评的医护工作者。对照组:中国正常人SCL-90 常模(N=1 388)。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即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符合标准并被纳入的医护工作者在疫情爆发后在岗工作至少满1 个月后进行测评。SCL-90 量表共包含90 个项目,分为10个维度,分别为: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各分量表可反映相对应方面症状的痛苦情况,每个分量表评定分为无(1 分)~严重(5 分)共5 个等级。测评结果得分越高,提示被测试者心理健康程度越差。
1.2.2 调查方法 对入选的每位医护工作者经取得知情同意后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I-90),课题组工作人员负责将量表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客观的向接受测试者予以说明。由医护工作者本人对最近1 月以来自己的心理感受作出独立且无偏向的自我评价。评定时间不超25 min。本课题测评共发放问卷82 份,回收82 份,无废卷及弃卷,全部答卷均有效,回收有效率100%。
1.3 观察指标
将研究对象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与中国正常人SCL-90 常模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 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 所示,研究组(医护工作者组)测评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组测评结果比较[5],研究组的SCL-90 结果显示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状态、抑郁状态、敌对、恐怖、焦虑状态、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得分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医护工作者组SCL-90 各症状因子分与中国成人常模组比较 (,分)
表1 医护工作者组SCL-90 各症状因子分与中国成人常模组比较 (,分)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属于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其发病突然,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病死率较高,对公众健康水平构成重大威胁,是特殊类型的负性生活事件,可看作是大规模集体应激事件。该疫情的发展速度和损害程度明显超出了个人预期及团体应对能力,在疫情未完全控制之前,病毒仍有继续传播或交叉感染可能,必将给公众心理及生理上造成严重损害。医护工作者作为特殊群体,在进行发热患者筛查、核酸检测、疾病诊治和护理时必须近距离接触患者,故感染风险较高。由此可能对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方面带来较常人更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就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社会关系协调、思想内容与现实一致及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7]。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成人水平。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医务工作者的躯体化症状等10 个维度得分均值高于成人常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严重程度分析,被试者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恐怖5 个维度得分均值>2,提示上述5个维度症状较为突出,程度较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导致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现总结如下:①自身被感染的预期焦虑:医护工作者是接触COVID-19 感染者的第一道防线,在诊断治疗及进行护理操作时不得不同患者多次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较高。研究表明,疫情初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 月1日至28 日连续入院的138 例患者中,医务人员的感染比例高达29%[3]。因此,医护工作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及伴随出现的躯体化症状是必然的心理反应。②工作节奏失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工作强度较大,除提供正常的医疗护理服务外,还额外增加大量的、重复的消毒工作,工作性质紧张,连续在岗工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导致工作节奏失衡,从而导致医护工作者出现敌对、偏执等不良情绪。③日常工作习惯被破坏:依据卫生部防护要求,医护工作者需执行严格的防护措施[8],为减少感染风险导致医护工作者不敢饮水、不敢使用医院公共卫生间、不敢随意更换衣物,工作中诸多不便导致医护工作者心理适应不良,产生消极敌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④医用防护物资缺乏:从多个省市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级响应措施及国内外疫情进展趋势判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在持续传播,全球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9]。由于疫情进展迅速,波及范围较广,导致防护用品严重缺乏,隔离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医护工作者出现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⑤家庭及社会的误解:疫情期间部分家庭惧怕医护工作者携带病毒,给家庭带来危害,甚至嫌弃躲避医护工作者,不让回家,导致医护工作者情绪低落。而在部分社区,医护工作者的家属成为被防范的对象,使医护工作者产生自责感,甚至产生对社会敌视情绪,个别国家疫情期间出现医护集体辞职事件与之明显相关。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干预措施。①社会支持:医院、社会、媒体要给予医护工作者强大的支持,为医护工作者提供良好、放松的工作氛围,安排医护工作者轮岗休息;医院领导要决策过硬、管理有序,充分解决抗疫防疫设备、器材、药品的缺乏,让医务人员有信心、无后顾之忧地去工作。家人和朋友要为医护工作者予包容和理解,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问候和鼓励来为医护工作者加油打气。②充分学习了解疫情知识: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诊疗方案去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诊断措施及治疗流程等知识[10];通过网络、新闻、视频讲座学习疫情严重地区的诊断治疗经验,让医护工作者尽可能拥有更多早期识别感染病例的能力,能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③学会自我减压:当医护工作者出现负面情绪反应时要及时进行转化和释放,将自己的压力和困难向家人、朋友、同事、领导进行倾述,或者通过运动、写日记、哭泣等渠道和方式将负面情绪进行宣泄。尽可能的去把握工作的节奏,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均处于高应激状态,可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工作或救治任务,工作要有条理、有步骤,在高强度高紧张的工作中不慌乱,压力自会减轻。④寻求专业帮助:医护工作者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在疫情期间由于工作本身的危险性同样也会出现焦虑、愤怒、失望、无助等心理危机,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倍增时也需要得到心理援助,而完善的情感支持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医护工作者在自我心理调适无效时可以拨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或向心理专家进行咨询治疗。
总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每个人可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负面情绪,而坚持在岗的医护工作者,即便处于疫情低流行区,仍承受着很强的工作负荷和巨大的心理负荷。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受损的原因并为缓解医护工作者面临的心理压力提供心理防御策略,旨在为疫情期间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的医护工作者提供借鉴并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