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塔结构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

2021-03-13石秀秀甘珊谷嘉宁赵禹周晨曦李峥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石秀秀,甘珊,谷嘉宁,赵禹,周晨曦,李峥

(1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北京,100144;2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一科,北京,100096;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34;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湖北武汉,430030)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设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并批准了28 所护理院校招收MNS 研究生,以培养直接参与临床护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1]。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显示[2],截至2018年我国共106 所院校具有MNS 学位授权点。随着MNS 招生单位的逐步增加、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MNS 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近年,大批MNS 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系统、全面地对MNS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分析,了解当前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应用和需求现况,是反映护理人才培养效果的有力参考。但目前,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MNS 的培养模式、 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其就业质量方面的研究较少[3-4]。就业质量指从多维度指标考察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满意程度和匹配程度[5]。多塔结构是马永红等[6]发展的从微观(个人)、中观(用人单位和高校)和宏观(国家和社会)3 个层面诠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理论框架,能够对高质量就业现状和现存问题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本研究基于多塔结构理论框架对MNS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调研分析,即在微观层面上考察毕业生的主观就业感受,在中观层面上考察其对学校和专业的忠诚度; 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社会需求匹配情况,为完善MNS 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和滚雪球法,2020年6月至8月,选择毕业1年以上的全日制非定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样本量估算采用估计总体均值的计算公式根据预试验得样本标准差S 为0.67,取α=0.05,容许误差δ 为0.1,样本量算得172 例,考虑20%的样本无效率,算得最小样本量为215 例。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调查表自行编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硕士就读院校、工龄、工作省份、目前是否从事护理相关工作等。

1.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基于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多塔结构理论框架[6],并结合我国MNS 研究生的培养要素和就业情况[8-9]编制而成,经预试验后形成最终问卷。邀请5 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评定,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VI/Ave)为0.947。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毕业生层面的“就业体验”,包括就业现状与期望符合度以及就业满意度(14 个条目),其中就业现状与期望符合度采用百分率表示,就业满意度采用分值表示;②高校层面的“忠诚度”,包括学校忠诚度、专业学位忠诚度,忠诚度根据毕业生对6 个选项(本校护理专业学位、本校护理科学学位、本校其他专业、其他院校护理专业学位、其他院校护理科学学位、其他院校其他专业)的选择情况进行计算[6],采用百分率表示;③社会层面的需求匹配情况,社会层面的需求主要调查专业/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情况(17 个条目,5 个维度),采用百分率及分值表示。采用Likert 5 级评分,1~5 分别表示非常不、不、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和非常认为满意(符合、匹配)。

1.3 资料收集方法

经解释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征得被调查者单位及个人知情同意后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为保证问卷无漏答,除姓名和联系方式自愿填写外(用于后续相关研究)每题均设置为必答题;为避免重复答题,一个客户端只能填写一次。本研究共收集电子问卷216 份,剔除无效问卷(如所有条目均选同一选项、填写内容不合逻辑、工作年限为0 等)38 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78 份,回收有效率为82.41%。

1.4 统计学方法

将电子数据从问卷星导出至Excel,经数据预处理后,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对象性别、工作年份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年龄、问卷得分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不同特征下的就业质量比较采用t 检验或者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一般资料

178 名MNS 毕业生来自25 个省市,毕业于49所不同的院校,其中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有89名,非双一流院校89 名,各占50.00%。男18 名(10.11%),女160 名(89.89%),年龄24~38 岁,其中≤30 岁115 名(64.61%),>30 岁63 名(35.39%);工龄≤3年108 名 (60.67%),>3年70 名(39.33%);123 名(69.10%) 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55 名(30.90%)从事非临床一线工作。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体验情况

就业与期望符合度是指就业现状与职业期望符合及非常符合所占的比例。178 名调查对象中,有94 名(52.81%)就业与期望符合,其中工龄≤3年的MNS 毕业生就业与期望符合度44.44%(48/108) 明显低于>3年的65.71%(46/70)(χ2=7.710,P=0.005);年龄≤30 岁的MNS 毕业生就业与期望符合度43.48%(50/115)低于>30 岁的69.84%(44/63)(χ2=11.351,P=0.001);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MNS 毕业生44.72%(55/123)低于没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70.91%(39/55)(χ2=10.463,P=0.001)。不同性别、是否毕业于双一流院校MNS毕业生就业与期望符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就业满意度是指就业者对所从事工作各方面(包括薪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的满意程度[10]。不同一般资料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MNS 毕业生就业满意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工作稳定性、 工作场所安全性、就业现状、工作环境、社会价值、工作福利、发挥能力机会、工作成就感、晋升机会、目前薪资、劳动强度、劳动时长。不同一般资料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得分比较见表2。从表2可见,女性MNS 毕业生对劳动强度、劳动时长、工作成就感的满意程度高于男性; 工龄≤3年的MNS毕业生对就业现状、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工作成就感的满意程度低于>3年的;年龄≤30 岁的MNS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目前薪资、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劳动时长、劳动强度、工作成就感、社会价值的满意程度低于>30 岁的;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对个人社会地位的满意度高于非双一流院校的; 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MNS 毕业生对工作环境、个人社会地位、劳动时长、劳动强度的满意度高于非临床一线的,以上两者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不同一般资料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情况 (n=178;分,±S)

表1 不同一般资料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情况 (n=178;分,±S)

性别就业满意得分年龄(岁)工龄(年)毕业院校类型 是否临床一线总体男女是否就业现状目前薪资工作福利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安全性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前景晋升机会发挥能力机会劳动时长劳动强度工作成就感社会价值3.50±0.92 3.30±0.88 3.43±0.89 3.87±0.72 3.49±0.84 3.64±0.83 3.28±0.93 3.36±0.85 3.31±0.85 3.39±0.90 3.29±0.92 3.30±0.93 3.36±0.92 3.48±0.89(n=18)3.39±1.24 3.39±1.04 3.33±1.03 3.78±1.00 3.17±1.25 3.33±1.33 3.06±1.21 3.28±1.13 3.00±1.13 3.11±1.13 2.78±1.17 2.89±1.13 2.89±1.18 3.22±1.26(n=160)3.51±0.88 3.29±0.87 3.44±0.87 3.88±0.69 3.53±0.78 3.67±0.76 3.30±0.90 3.37±0.81 3.42±0.87 3.42±0.87 3.34±0.88 3.35±0.89 3.41±0.87 3.51±0.84≤30(n=115)3.37±0.90 3.20±0.89 3.38±0.88 3.77±0.75 3.38±0.88 3.58±0.89 3.19±0.94 3.28±0.82 3.28±0.84 3.34±0.88 3.15±0.91 3.19±0.93 3.25±0.93 3.37±0.92>30(n=63)3.73±0.92 3.49±0.84 3.51±0.90 4.03±0.65 3.70±0.71 3.75±0.72 3.43±0.91 3.51±0.88 3.38±0.87 3.48±0.93 3.54±0.90 3.51±0.90 3.56±0.88 3.67±0.80≤3(n=108)3.39±0.91 3.21±0.87 3.33±0.84 3.76±0.70 3.38±0.87 3.60±0.86 3.25±0.94 3.31±0.84 3.26±0.84 3.36±0.88 3.19±0.90 3.21±0.92 3.24±0.92 3.40±0.93>3(n=70)3.67±0.93 3.44±0.90 3.57±0.94 4.03±0.74 3.67±0.76 3.70±0.79 3.31±0.93 3.43±0.86 3.40±0.88 3.43±0.93 3.43±0.94 3.44±0.93 3.54±0.90 3.60±0.82双一流(n=89)3.56±0.97 3.37±0.91 3.51±0.93 3.90±0.75 3.55±0.88 3.75±0.86 3.42±0.88 3.46±0.80 3.39±0.81 3.47±0.83 3.40±0.85 3.40±0.93 3.36±0.92 3.54±0.88非双一流(n=89)3.44±0.88 3.24±0.85 3.35±0.84 3.83±0.70 3.44±0.80 3.53±0.80 3.13±0.97 3.26±0.89 3.24±0.89 3.30±0.96 3.17±0.98 3.20±0.92 3.36±0.92 3.42±0.90(n=123)3.42±0.93 3.28±0.89 3.44±0.88 3.87±0.71 3.41±0.84 3.58±0.83 3.18±0.92 3.33±0.82 3.27±0.84 3.33±0.88 3.18±0.90 3.15±0.90 3.28±0.90 3.44±0.89(n=55)3.67±0.88 3.36±0.87 3.40±0.92 3.85±0.76 3.69±0.81 3.78±0.83 3.49±0.94 3.42±0.92 3.42±0.88 3.51±0.92 3.53±0.94 3.64±0.91 3.55±0.94 3.56±0.90

表2 不同一般资料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得分比较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高校层面的忠诚度

忠诚度是指如果再给一次机会,学生是否还会选择本校或本专业学位就读,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直接反馈[6]。本研究学校忠诚度指的是若重新选择,愿意就读本校护理专业学位、本校护理学术学位及本校其他专业这3 项所占的比例。本研究中MNS 毕业生学校忠诚度为59.55%(106/178),其中双一流院校MNS 毕业生的学校忠诚度70.79%(63/89) 高于非双一流院校的48.31%(43/89)(χ2=9.329,P=0.002),工龄≤3年的MNS 毕业生学校忠诚度53.70%(58/108)明显低于>3年的68.57%(48/70)(χ2=3.898,P=0.048),年龄≤30 岁的MNS毕业生学校忠诚度51.30%(59/115) 低于>30 岁的74.60%(47/63)(χ2=9.173,P=0.002)。专业学位忠诚度指的是选择本校护理专业学位、 其他院校护理专业学位这两项所占的比例。本研究中MNS 毕业生专业学位忠诚度为50.00%(89/178),其中双一流院校MNS 毕业生的学校忠诚度为53.93%(48/89),非双一流院校的为46.07%(41/89); 工龄≤3年的MNS 毕业生学校忠诚度54.63%(59/108),>3年的为42.86%(30/70);年龄≤30 岁的MNS 毕业生学校 忠 诚 度53.91%(62/115),>30 岁 的 为42.86%(27/63),不同一般资料的MNS 毕业生专业学位忠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社会层面的需求匹配

社会层面主要调查的是MNS 毕业生经历求职过程后认为所学专业比较(或非常)满足社会需求的比例,以及毕业生感知到的各项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情况。本研究中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为57.87%(103/178),其中工龄≤3年的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51.85%(56/108) 低于>3年的67.14%(47/70)(χ2=4.073,P=0.044),年龄≤30 岁的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49.57%(57/115)低于>30 岁的73.02%(46/63)(χ2=9.181,P=0.002)。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各维度得分见表3。从表3可见,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得分约为4 分。其中临床护理能力维度得分最高,伦理决策能力得分最低。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得分比较见表4。从表4可见,年龄≤30 岁的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临床研究能力、临床教育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情况明显低于>30 岁的;工龄≤3年的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临床教育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情况明显低于>3年,以上两者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感知到的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得分情况 (n=178;分,±S)

表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感知到的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得分情况 (n=178;分,±S)

项目 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n总体性别178临床护理能力4.29±0.66护理研究能力4.25±0.77护理教育能力4.24±0.68伦理决策能力4.11±0.69护理管理能力4.27±0.69男女年龄(岁)≤30>30工龄(年)≤3>3毕业院校类型双一流非双一流是否临床一线18 160 115 63 108 70 89 89 4.06±0.87 4.31±0.63 4.23±0.71 4.40±0.52 4.21±0.72 4.40±0.52 4.28±0.66 4.29±0.66 3.72±1.27 4.30±0.67 4.15±0.84 4.43±0.59 4.23±0.76 4.27±0.80 4.25±0.76 4.25±0.79 4.06±0.80 4.26±0.67 4.14±0.74 4.43±0.53 4.16±0.74 4.37±0.60 4.21±0.67 4.27±0.70 3.89±0.90 4.14±0.66 4.03±0.71 4.27±0.63 4.06±0.71 4.20±0.65 4.07±0.68 4.15±0.70 3.94±1.06 4.31±0.62 4.21±0.72 4.38±0.61 4.23±0.72 4.33±0.63 4.25±0.68 4.29±0.69是否123 55 4.26±0.64 4.35±0.70 4.19±0.80 4.38±0.68 4.24±0.67 4.25±0.73 4.08±0.70 4.18±0.67 4.24±0.68 4.35±0.70

表4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感知到的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得分比较

3 讨论

3.1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体验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与期望符合度为52.81%,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年龄越小、工龄越短、从事的是临床护理工作,其就业与期望符合度明显更低。这说明部分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MNS 毕业生从事护理临床工作的主观意愿不强,认为其就业现状并没有很好地符合他们的职业期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MNS 毕业生会逐渐接受现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1],MNS 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存在偏差,多更愿意成为护理管理者、护理教育者或院校教师,这与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及培养目标不相符[12]。作为职业导向的应用型护理人才,MNS 研究生更应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联系。对此,院校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期望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合理自我定位;另外,国家层面可规范并鼓励如专科护士、 临床护理专家等高级实践护士的开展,以便MNS 研究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

就业满意度可以反映MNS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情绪态度[13]。本研究结果显示,MNS 毕业生对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场所安全性的满意度最高。目前,医护行业普遍被认为是一份“铁饭碗”,护理研究生毕业后多在事业单位工作,没有被裁员或失业的担忧,因此工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与林雅珠等[14]的研究一致。另外,相较于其他行业,护理工作场所较为固定。本研究显示,MNS 毕业生对薪资和个人社会地位的满意度较低,可能MNS 毕业生因为学历优势和能力优势,希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实际收入与工作量不对等、 工作中不够被重视、 实际回报与期望有差距等,这些因素影响其满意度[10]。本研究发现,男性对劳动强度、劳动时长、工作成就感的满意程度低于女性。这可能是因为男MNS 毕业生工作场所主要在ICU、急诊和手术室等,工作任务更为繁重、患者病情更为复杂、精力更为疲溃等有关[15]。另外,MNS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工作环境、工作成就感等的满意程度受工龄、年龄的影响,这可能与刚入工作岗位的MNS 研究生普遍承担更多工作任务有关。管理者应针对不同MNS 毕业生工作岗位制订合理薪酬分配制度,以充分发挥MNS 毕业生的个人价值。

3.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高校层面忠诚度分析

忠诚是个人、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意愿或态度,是在满意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心理承诺[16]。学校忠诚度受学校综合实力、精神文化等影响,是学生对学校所产生的一种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17]。专业学位忠诚度代表了研究生对MNS 的一种内在的主动接纳和专业承诺,是从事护理行业的核心推动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MNS 毕业生的学校忠诚度和专业学位忠诚度均不是太高,分别为59.55%和50.00%,低于其他类型的专业[18],但毕业于双一流院校以及工龄、年龄更大的MNS 毕业生,其学校忠诚度会稍微高些。这可能是由于我国MNS 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较短,相关的课程设置、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部分学校可能对其培养目标不清晰,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不充分。同时,也可能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MNS 毕业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不高,没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所学专业,而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生活选择。为此,一方面,学校应从职业文化、专业建设、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和软实力,提高学生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学校应发挥引导作用,提高MNS 研究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主观能动性。

3.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社会层面需求匹配的情况

本研究显示,MNS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感知到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为57.89%,并且不同工龄和年龄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感知到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存在差异。这提示学校及医院等相关培养机构要加强基于国家要求、 社会需求背景下的护理专业内涵及学科意义方面的教育,引导MNS 研究生尽早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社会价值。

核心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特征,是反映MNS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指标[19]。本研究结果显示,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得分的为4 分 (满分为5 分),结果说明,MNS 毕业生认为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度相对较好,其中临床护理能力最符合社会需求,而伦理决策能力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最低。作为应用型护理人才,MNS 研究生最应具备的就是临床护理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培养要求[20]。在培养期间,学生需要接受最少18 个月的临床轮转,这使得该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锻炼。随着毕业后步入工作,专业相关的知识与实践技能被充分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因此保证了临床护理能力与社会需求密切贴合。但随着从事的工作逐渐专科化和精细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及对生命认识的改变,MNS 毕业生面临的伦理问题也更加复杂和突出。目前,国内对护理伦理决策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21],MNS 研究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提示院校需要加强对伦理决策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护理伦理意识。另外,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工龄MNS 毕业生感知到的临床教育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存在差异,随着MNS 研究生年龄增长、从业时间的延长,越能感受到社会对临床教育的需求; 此外,不同年龄MNS 毕业生临床研究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情况也存在差异。这也进一步提示,院校应加强基于社会需求背景下的护理核心能力培养,帮助MNS 研究生尽早掌握核心能力、满足社会需求。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MNS 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培养能够直接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基于多塔结构发现MNS 毕业生就业体验一般,高校层面的学校/专业学位忠诚度均不高,专业/核心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情况各有差异。未来,院校应更加明确MNS 培养目标和细则,与医院协作引导学生正确定位,并加强忠诚度教育及护理伦理方面的锻炼,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以促进我国MNS 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