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在纺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13

中国纤检 2021年2期
关键词:平皿标准偏差精密度

1 引言

菌落是细菌或霉菌在一定温度、时间、湿度条件下,于营养物质中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够被我们所识别的生长物,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落。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间、适宜温度、pH值等)每克/毫升被测样品所生长出来的菌落的总体数量。在纺织品微生物的检测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菌落计数问题,若平皿上的菌落数较少时可肉眼直接观察计数,但在高污染样品的检测或者抗菌性试验过程中,平皿上的菌落数较多,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这种情况下要完成大批量检验检疫时肉眼观察菌落数存在耗时严重、眼睛易疲劳。另外,仅留下一个统计数字,原始数据结果无法保存,缺乏后期的数据分析,不利于实现检测的准确性及数据化管理。

本试验选择自主合作研发的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对平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与人工肉眼计数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全自动菌落计数仪的准确性、精密度和重现性,从而确定该全自动菌落计数仪是否符合菌落计数要求,能否应用于纺织产品中微生物的检测计数。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营养琼脂培养基、沙氏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购于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普通一次性使用口罩(非灭菌型)、医用口罩(灭菌型)的试验样品均来源于市售。

2.2 仪器与设备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冠图科技)、生物安全柜(ESCO AC2-6SI)、生化培养箱(赛默飞RI-250)、霉菌培养箱(赛默飞RI-150)、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雅马拓SQ510C)。

2.3 标准菌株

细菌:大肠杆菌ATCC 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购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试验前按照说明书对所涉及的标准菌株进行活化。

2.4 试验方法

2.4.1 菌悬液的制备

采用二步预培养程序制备每种细菌的接种菌悬液[1]。从第3代菌种的试管斜面中取一环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上画线,在(37±1)℃下培养(22±2)h,然后在三角瓶中添加20mL营养肉汤,用接种环从已培养的平皿中挑一个典型的菌落,接种到营养肉汤中,在(37±1)℃下130r/min振荡培养(19±1)h,即制得接种菌悬液,采用麦氏比浊法调整活菌数的浓度,活菌数应达到1×102CFU/mL~5×102CFU/mL,经稀释法测定活菌数的浓度。

2.4.2 准确性试验

试验选用一次性平皿的倾注法进行验证,以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和真菌菌落总数。随机选取不同批次的普通一次性使用口罩(非灭菌型)至少3个包装,从每个包装中取样剪碎、称取(10±1)g样品,加入200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后得到一个生理盐水样液。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做菌落计数,共接种10个平皿,每个平皿中加入1mL样液,其中5个平皿倒入45℃左右的熔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15 mL ~20mL,混匀凝固后,置(35±2)℃培养48h;另外5个平皿倒入45℃左右的熔化的沙氏琼脂培养基15 mL ~20mL,混匀凝固后,置(25±2)℃培养5~7天[2],检测结果分别用目测法和仪器法进行计数,分析两种计数结果的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4.3 精密度试验

随机选取10个不同批次的医用口罩(灭菌型),每个样品称取(0.4±0.05)g,折叠成边长为18mm的正方形,接种0.2mL上述浓度的菌悬液(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1:1:1)后,立即向瓶内加入20mL冰冷生理盐水,振荡器振荡(5s、5次),洗脱试样上的活菌,用10倍稀释法稀释洗脱液[1,3-4],测定试样上的活菌数,不接种菌悬液的样品做空白对照,每个样品做7组平行试验,采用仪器法进行计数,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2.4.4 重现性试验

同一个平皿采用两种计数结果的方法,不同人员分别进行计数,以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两种计数方法的重现性,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2.4.5 数据分析

结果准确性采用minitab软件进行配对T检测分析,仪器法的精密度试验结果偏差应小于10%,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10%。

3 结果与分析

3.1 准确性试验

采用一次性平皿倾注法对随机选取的20个批次普通一次性使用口罩(非灭菌型)进行菌落总数测定,分别采用目测法和仪器法对测试结果进行计数,见表1。

表1 两种计数方法的准确性验证

目测法与仪器法所得的细菌菌落总数结果RSD小于10%的符合率为90%,所得的真菌菌落总数结果RSD小于10%的符合率为85%,可知平板菌落数采用目测法和仪器法检测的偏差不大。另外,当菌落数落在30CFU/皿以下时,仪器法的准确性欠佳,RSD大于10%,这可能是菌落与培养基的颜色较为接近,或者培养皿上有气泡且颜色与菌落差异不大时造成的误判,或者皿内存在的水雾甚至小水珠也会影响计数仪的识别效果[5]。对两种计数结果进行配对T检测分析,可知在95%置信区间内,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3.2 精密度验证

随机选取10个不同批次的医用口罩(灭菌型),添加适宜浓度的菌悬液,采用仪器法对测试结果进行计数,见表2。

表2 菌落计数的精密度验证

由表2可知,两种计数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其中仪器法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26%,目测法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81%,仪器法的精密度整体上高于目测法。另外,对于部分样品,存在仪器法的计数结果稍大于目测法,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平皿上特别小的菌落,肉眼因看不清而未计数,而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可放大后再计数。

3.3 重现性验证

不同试验人员分别采用两种计数方法对同一个平皿进行计数,以相对标准偏差来评价两种计数方法的重现性,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人员采用两种方法对菌落进行计数,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符合重现性要求。

表3 两种计数方法的重现性验证

通过不同试验人员对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图1)进行操作,可知仪器操作相对简便,图像采集过程中无需调节光度,系统能自动调整使其照出最佳效果;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4个皿或6个皿一键计数,选择适宜的待测组别即可进行读数;计数过程中可人为增加或删除菌落个数进行人工修正,有样本稀释度输入、报告输出等功能[5]。

图1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的外观图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主要探究了不同计数范围的菌落计数,通过对目测法和仪器法的计数结果进行分析,在95%置信区间P值均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其精密度试验和重现性试验结果均在10%以内。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在操作过程中,对大部分菌落能自动计数,极少部分需要人为识别进行增加、删除或切割,或者当样品对培养基背景具有干扰时,也需要人为识别,进而完善计数效果;整体上来说,对于正常的无背景干扰的菌落计数,仪器计数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优,计数速度快,且仪器操作简便、功能齐全实用,能直接保存计数结果和平皿图片,利于后期查看。在日常纺织产品检测中,全自动菌落计数仪的使用可有效减少试验人员的工作负担,确保试验数据的可追溯性。今后,还需要不断完善仪器功能,为试验研究提供更高端、更高质量的服务。

猜你喜欢

平皿标准偏差精密度
EasyDisc法与传统平皿计数法检测水中菌落总数的比较
倾斜改正在连续重力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柠条种子伞形采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空气微生物检测平板暴露法平皿支撑架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伺服控制的平皿自动分装系统研究
平滑与褶皱表面目标的散射光谱的研究
互感器检定装置切换方式研究
海水U、Th长寿命核素的高精密度MC-ICP-MS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