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中地理如何做好高考考前复习

2021-03-13李文跃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考高中地理

李文跃

摘  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地理作为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逐渐抛弃了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学科如何做好高考考前复习的思路做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考;考前复习;

高中生可能会由于地理基础薄弱、学习和理解能力差等原因,在面对包含了大量抽象理论知识的地理学习时会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突显出来,增强对精华部分的讲解分析,减少高中生的地理学习负担,从而,促进高中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

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内容:第一,符合课标教材。新课标中提到切实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地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因此地理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要依靠课标中的要求渗透核心素养。同时在地理案例的选择上,根据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和教材中的知识活动思路,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综合决定。一个符合课标教材要求的地理案例选择,才能够使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第二,顺应时代发展。如课标所说,高中地理课程要能够紧跟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顺应时代发展。因此地理案例选择要从时代背景下出发,将地理案例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相结合,从而体现材料的实时性,也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具有实践和操作意义。顺应时代发展的地理案例选择十分重要,比如在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节中,就非常有必要将目前环境教育及每年环境日主题以案例方式呈现,或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在案例中更有现实意义。在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这一节,案例选择可以注重文化发展、文化自信理念和家国情怀的呈现,更有教育意义。第三,贴近生活实际。地理案例选择同样离不开生活,案例一定要有地理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从网络热点入手更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关注。如新课标所提到的关注学习需求,案例从乡土地理,旅游地理,灾害环保等方面入手,更加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意义,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利用案例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比如在水循环一节中,夏天家乡城市内涝的现实问题案例呈现,有助于学生在关注案例解决现实问题时理解内容。

二、巧用微课技术,分层帮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学习思维的发展,这才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习示范演示的作用,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树立学习典范,提升地理学习的趣味度。教师可设置学习的标杆,选择优秀的学生并采取对应的帮扶机制。对于有困难或者是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们可积极地向小组请教。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教学需求,发挥引导示范在培养初中学生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初中同学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接受程度,教师需要关注其特点,再进行教学引导工作。例如,在学习“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河流、洋流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在运用微课技术与分层教学的基础之上,采用帮扶的教学模式,即可以选择一名地理学习较好的学生与一名地理学习较差的学生结成一组,两人可以共同运用微课进行学习和复习。在此过程中,小组内部進行“教”与“学”的学习形式,在巩固学习较好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另一名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标。

三、设计与热点相关的地理题目,迎合考试出题方向

当下学生的考试题注重实际应用性,强调通过一个以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热点中所涉及的地理知识,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题、选取课后练习题时,要注重与社会热点的联系,地理题目的题干可以选择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地理主观题是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设计题目时,教师可以根据一个社会热点对题目进行延伸拓展。在一个综合考查巴西地区的题目时,题目中要考查巴西的地形、河流、农业、环境等问题,这些综合的小题贯穿于一个大的题目中需要一个前提背景,这个背景与社会热点相联系,能够拉近现实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加强题目的关联度,更有助于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养成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的习惯,通过分析思考的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将题目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在热点问题背景的启发下,拉近学生与题目的心理距离,并且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与解答提高学生对热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分析思考的能力。

四、强化生活教材和地理教材的结合

其实地理教材中很多的内容都是很好的素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满足学生生活的需求。比如在学习《山地的形成》时,教师其实可以借助这一课的内容为学生拓展关于地壳运动和地震相关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中播放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震撼的数据能够掌握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掌握一些地震前的征兆,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预防地震和保护自己,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

五、比较归纳法

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要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学习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毕竟地理概念相似的太多,所以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不要混淆了地理概念。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比学习加深知识的记忆,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概念,这样学生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从而清楚地掌握地理知识。比如,在学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时候,可以利用世界地图,结合气压带、风带、洋流等分布情况区分所属区域的名字,再比如根据区域图轮廓以及产业情况都可以对地理知识进行很好的整合,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结语

关于地理知识的复习,影响其复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学习地理。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来开展后续的地理教学,分析好地理学习的心理障碍以及制定好地理学科的教学策略,都可以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赵屹莉.基于情境创设的问题式地理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9(6):43-46.

1387500520238

猜你喜欢

高考高中地理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