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校共建活动为载体 深入推进家德家风建设
2021-03-13马婧
马婧
宋庄镇中心小学位于102国道北侧,潮白河西岸,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7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教学楼、体育馆、运动场、报告厅,配套齐全;校内绿树红花掩映,景致典雅美观。中心校下辖6所完小,有103个教学班,266名教职工,3500名学生。
学校把“励志教育”做为核心文化;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把“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为培养目标。
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校倍加重视家校合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天下之本在于家,家齐则民安。为协同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我校结合家长开放日、书香校园建设、家长培训等活动开展了“以家校共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家德家风建设”的实践研究。总结如下:
一、关注知识学习 打造学习型家风
1.邀请家长走进课堂 促学习型家风形成
为了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学校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是一项重要内容。老师们精心准备,展现教学风采。课后,老师与家长亲切互动,介绍课堂特色、交流学生表现。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感到惊喜,对老师称赞有佳。“家长开放日”起到隐了性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学到不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影响家风的形成。
2.书香家庭阅读活动 创建家庭学习氛围
书香家庭建设是我校的重要工作,倡导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促进家庭学习氛围的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市区级亲子诵读比赛、征文和学校的诵读展示等活动。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形成了家庭学习的新风尚。
3. 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 深化学习型家风建设
为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我校在励志校报上开辟了“家长阅读”专栏,每期介绍一项家庭教育知识。学校还为家长订阅了《家庭教育报》,发放《一年级新生家长阅读手册》,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法。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重学习的家庭风尚。
二、中华母亲节教育活动 促进孝德家风的形成
1.结合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孝德家风建设
2012年开始,我校坚持每年开展“中华母亲节”主题教育月活动,努力让爱母孝亲成为家庭的家风。
农历四月初二是中华母亲节,我校把三月初二至四月初二定为“中华母亲节主题教育月”。组织学生开展“为父母长辈做一件小事”等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孝道。
学校还制定了“孝德好家长”、“孝亲好少年”、“孝行好教师”的评选标准,每年表彰20名孝亲敬长的优秀学生、家长和教师。为全体师生、家长树立身边的孝德榜样。
在学校的长期努力下,孝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代同学被评为北京市10名“北京少年·孝心榜样”之一,孝亲好少年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2.结合家庭母亲节 促进孝德家风建设
为了深化孝德家风建设,我校积极响应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的号召,于2014年,编辑了《中华母亲节--家庭行动手册》,印发到每一名学生手中,伴随他们的成长。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要过家庭母亲节,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这天,为母亲做一件小事记录在这本手册上。手册记录了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感动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深切期望,促进了孝德家风建设。
3.坚持开展展示活动 深化孝德家风建设
2012年至今,我校与北京市少年宫、通州区精神文明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开展了“关爱母亲 学会感恩”、“勿忘母亲淑和贤 今生志做孝德人”、“爱母孝亲人之本 童心筑梦兴中华”、 “大爱引领 筑梦远航” 等主题教育月展示活动。
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家庭教育,支持学校教育,进一步深化了孝德家风建设。
三、挖掘家长的力量 建设艺术型家风
1.发挥家长特长 共建校园环境
宋庄镇小堡村是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艺术家群落。学校利用“画家村”优势,与书画家家长们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创作了百余幅书画作品悬挂于教学楼的墙面上。这些笔精墨妙的绘画、书法作品,创造了具有优雅艺术感的校园环境文化,学生生活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邀请家长走进校园 促艺术型家风形成
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组织家长参观校园,带领他们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感受校园的艺术环境。还邀请他们观看学生的书画、舞蹈、武术等展示活动。活动后,很多较少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感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重要,也开始关注孩子特长的培养,逐渐形成了重视艺术教育的家风。
3.家长指导学生活动 强化艺术家风建设
艺术家家长对学校教育有着不一样的期待,更加重视美育的作用。他们对教育的关注成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聘请他们成为艺术活动的校外辅导员。几年来,他们积极指导学校社团活动,每次活动都活跃着艺术家的身影。学生的成长处处都有艺术家的参与,他们的审美和性格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和家庭的艺术氛围也日渐浓郁。
4.师生、家长走出校园 促艺术型家风建设
小堡村建有大大小小许多艺术馆,成为了特别的教育资源。学校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上上美术馆、马艺术馆、通州韩美林艺术馆等,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了解艺术创新思维,激起了学生艺术创作的火花,让家庭艺术氛围日渐浓郁。
四、开展培训活动深化家风建设
1.注重教师培训 指导家庭教育
(1)利用专题培训 丰富理论知识
教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指导者,加强教师培训是促进学生家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校为老师创造学习机会,参与全国、市、区各级的家庭教育培训,聆听专家讲座,提升他们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
(2)开展班主任论坛 交流实践经验
各校还组织班主任论坛活动,交流家访、家校合作的成功案例,强化了老师们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
(3)优秀经验分享活动 提高家教指导效果
学校召开交流会,邀请骨干班主任介绍家校合作的先进经验。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受到年轻老师的热烈欢迎。老师们学以致用,提高了家教指导效果,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家风的形成。
2.开展家长培训 影响家风建设
(1)家风家训讲座 影响家教思想
2015年至今,我校聘请著名国学专家苏老师为全镇师生、家长7000多人进行了“家风·家训·家教”专题讲座;聘请中国国学骨干教研员王老师为全体师生、家长做了“读《弟子规》 做好学生”专题讲座;邀请孟校长做《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家规·家风·家训》讲座;邀请李老师做《树立适度家规,养育感恩子女》等讲座。
每次讲座都让家长受益匪浅,让他们更加理解家庭教育的意义,更好地教育孩子。坚持数年,校风、教风、学风有了很大改观,对本地区村风、镇风、家风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2)幼小衔接讲座 树立合作意识
为了让一年级家长和学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我校坚持组织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家长了解小学的教育目标、幼小衔接的常见问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初步树立家校合作意识。培训后,还有家长恋恋不舍的向专家咨询教育问题。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融洽了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家校共建和谐的教育氛围。
(3)青春期知识讲座 让孩子快乐成长
为了帮女孩顺利度过青春期,我校邀请了北京市中小学德育专家、全国“玫瑰课堂”首席讲师--闵乐夫老师,为高年级女生讲述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和家长受益匪浅。
针对高年级个别学生的早恋问题,学校邀请专业老师为五、六年级家长做了《走进孩子的青春期》专题讲座。介绍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教给他们沟通的方法。会后,家长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寻求老师的帮助。活动有效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促进了宽容、有爱家风的形成。
五、加强家校互动 优化家风建设
1.发挥家委会作用 促全体家长进步
学校组建家委会,由校长为家委会成员颁发聘书,增强家长的荣誉感;抓好“家委会”培训,明确家委会成员的职责,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带动更多家长支持学校工作;邀请他们和其他家长参与学生活动的服务,观看现场演出,陪伴孩子点滴成长。家委会工作的开展,促进学校、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影响学生的家德家风建设。
2.定期召开家长会 引导家长相互学习
学校每学期中召开一次家长会,教师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家庭教育。同时,请优秀学生的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生动的案例加强了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3.开展家访活动 指导家庭教育
我校还开展了入户家访活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两三人一组,做好充分的准备。到了学生家里,先为家长介绍孩子的闪光点,舒缓家长的紧张心理,让家长立体化地了解子女,再提出家庭教育指导意见,获得家长的支持。学校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家访案例成果集》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供老师们相互学习。
4.组建班级群 建立沟通新渠道
每个班级都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建立了班级群。教师随时分享学生的在校活动、班级动态,定期推送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丰富家教智慧,及时交流和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家长在群内表达对老师的肯定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班级群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
5.借助学校公众号 搭建互动新平台
学校建立了公众号,成为家校互动的新平台。通过公众号推送学校的重要活动信息,宣传书香家庭建设,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工作。创建了家校互动版块,展示学校德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开设“家长学校”版块,介绍家教知识。家长还可以通过校长信箱、投诉建议版块反映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学校及时回复和解决,减少了家校矛盾,促进了家校合作的开展。
6.结合学校活动 搭建展示平台
为了加强家校互动,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宣传片、学生活动短片等录制。在母亲节庆祝大会上,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杜寧琳老师、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演绎朗诵节目,将大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以上是我校做好家长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利用家校共建活动,推进家德家风建设的一点经验。
267050170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