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几点工作体会
2021-03-13龚七敏
龚七敏
摘 要:从宏观角度来说,在小学阶段对孤儿群体展开德育教育,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孤儿群体同样是未来的接班人,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让其从小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不再因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产生自卑、自闭、孤独感。本文简要分析了开展孤儿群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教育及建议。
關键词:孤儿群体;德育教育;教育方法
作为学校和社会的特殊群体,孤儿由于失去双亲,在人际关系交往、心理健康建设等方面均需得到针对性培养。根据教学经验,不少孤儿存在自卑、自闭心理,直接影响了其日常学习主动性以及人际交流欲望,对健康身心发展不利。本文以德育教育为主线,研究了对孤儿群体的教育意义及方法。
一、对孤儿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身心健康发展
考虑到孤儿群体在家庭生活及心理发展方面的特殊性,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通过更科学的德育理念,从道德品质方面对其展开正确引导。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此时开展德育教育的可吸收性最强,能够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构建求真求知的思维能力,逐步改善自己因家庭因素造成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德行与品质,保障身心健康发展。
2.以人为本教育体现
以人为本教育是近年来呼声较高的一种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孤儿群体相较于家庭健全学生而言更容易出现退缩、畏惧、放弃之类的负性行为,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勇气。通过德育教育,教师可向孤儿群体学生列举名人事迹,让其通过故事感悟其中的优秀道德品质,从而潜移默化地对自身性格加以引导。在良好的德育教育下,通过自主化、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让孤儿群体不再感到孤独,随着自尊心、自信心的逐渐建立,德育教育将成为以人为本教学的重要体现途径。
3.构建良好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并非朝夕可形成,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并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针对孤儿群体开展德育教育需强调教育的针对性,让此类群体更愿意融入集体活动中,而不是在自卑与自闭中成长。在这一背景下,校园文化以及班级风气将更具和谐性,孤儿群体不再是被孤立的小群体,令整个学校形成良好学风与德风。
二、对孤儿群体的德育教育方法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考虑到孤儿群体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在与此类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抱有关怀、亲切、温和的态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弥补父母爱的缺失。古语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应认识到与学生做朋友对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不仅需从学习层面对孤儿群体展开关怀,还应从心理层面给予关爱。良好的沟通交流可让学生真正获得快乐,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及将教师作为真心朋友有利于感恩心态的培养。
2.创设温馨教育环境
孤儿群体在小学校园中难免存在心理上的负担,尤其在亲子活动、开家长会的时候,此类心理程度会明显加重。针对这一情况,可从校园文化创设为切入点,通过动态与静态两种文化层次让孤儿群体感受到温馨与关怀。动态文化指的是体育、科技、文娱之类的活动因素,而静态文化指的是校园固体设施、建筑布局等。在动态文化方面,可通过安排群体性活动让孤儿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感受到来自团体的友爱,将班集体变成温馨的大家庭。静态文化创设方面则可在教室内张贴温馨的标语,让学生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学习,让校园环境布置得更具审美性与人文性。
3.针对性培养
针对孤儿群体,教师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包含情绪状况、家庭成员、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并为其建立独立档案,制定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案以及德育教育方向。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状况,才可从德育教育角度排除其性格层面的缺陷。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对话过程中需尤其关注其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倾向,可通过鼓励写日记的方式将日记作为沟通平台,打破面对面交流之间的羞涩与隔阂。针对个别存在道德品质错误行为的学生应加强引导与教育,例如出现欺骗、偷盗等不良行为时,可将其带到相对私密空间进行批评教育,让其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纪律、有思想的好学生。
4.楷模人物教育
榜样的力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孤儿群体由于在心理上存在自卑感,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易产生退缩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善于运用楷模与榜样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逐渐养成勇敢、自信的道德品质,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克制自身的不良行为或心态。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应以鼓励为主,避免其对未来失去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心,鼓励其追求理想与梦想。让其知晓只有好好学习才可向着希望与未来迈进,让其精力更多集中于学习上,提升道德素养。
5.形成常态化教育
德育教育并非单纯口头上展现,必须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使之形成常态化。德育教育涉及多方面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不同渠道、多种样式充分展现。可通过朋辈教育让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价值观与主体意识得到培养,并激发其创造力、自主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强调德育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教育方式方面,学校可通过开展特色主题活动让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并为每位学生设置德育积分卡及成长基金,达到鼓励与激励作用。在学校可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来提升孤儿群体的社交能力,例如开展陶艺、速叠杯、剪纸之类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在一些纪念日或节日时可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清明节等,让德育渗透在每个活动中。
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孤儿群体往往表现出依赖心强、性格孤僻等特点,德育教育方面应考虑到孤儿群体在生长环境方面的特殊性,引导其形成正确三观,在优质德育教育理念下培养孤儿群体优秀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万里. 孤儿群体多样化德育活动形式的研究[J]. 才智,2020(05):49.
[2]李玉龙. 浅谈孤儿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 福建茶叶,2020,42(01):134.
[3]王春峰,彭德生,万里,于佳琦. 关于孤儿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J]. 现代交际,2012(01):163.
[4]蔡军. 浅谈对孤儿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J]. 群文天地,2012(10):15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贵州省黔南州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农村小学失独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研究——以罗甸县边阳一小学校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A020。
368850033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