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外阅读与《道德与法治》课成绩的关系

2021-03-12刘治武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考题课外书思想品德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考题越来越灵活多变,以至于许多学生常常有一种这样的困惑:听老师讲课时什么都懂,书上的例题一看就会,轮到自己做题了,许多时候就有一种老虎吃天一一无处下口的感觉了,特别是考试时面对考题的时候。即使是开卷考试,可任你把考题看了N遍,将放在桌子上的书翻了又翻,到头来还是不知从何写起,从何抄起。尤其是面对分析说明题的时候,常常更有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迷茫、徬徨。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提高阅读能力,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

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介绍写诗的秘诀时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巜道德与法治》课的成绩,也应该在“诗外”下些功夫。打个比方,一棵枝繁叶茂、蓊蓊郁郁的大树,除了有粗壮发达的主根外,还会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毛细根系,正是它们在为大树的茁壮成长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由此可以联想到,对“道德与法治”这棵大树来说,主根是课内外练习,毛细根则是课外阅读。

看到这儿,有些朋友或许会说,你扯得有些太远了吧?再说,现在升学考试,各科都在要成绩,各科每天的作业都是一大堆,那里还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呢?坦诚地说,这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况且,处理不好的话还会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做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傻事。但是,我认为:从长计议来看,挤掉一些机械练习的作业,利用节假日时间提高课外阅读量还是切实可行的。

例如: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我有幸成为两个班的班主任,并且代两个班的《道德与法治》课。两个班中,育杰30班是走读班,生源大多来自县城实验小学;育杰31班是个住宿班,生源大多来自乡镇小学。我们是一套班子带两个班。开学伊始,我就认真分析了班情:30班學生的父母大多是县城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之中许多是大学本科毕业,文化素养较高。在孩子幼儿时期就每天教唐宋,讲故事,还常常抽时间陪伴孩子读书,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因此,30班的语文成绩普遍高。31班学生的家长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都有,本身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并且,为了生计,常常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再加上许多家长不给孩子买课外读物,学生平时的功课除了语文就是数学,很少读课外书。

鉴于上述情况,我在两个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30班学生精讲,节省课堂时间写作业,做练习,这样,一学期下来,30班学生的成绩还是一路领先、凯歌高奏。对31班的学生,则必须多给他们讲些诸如此类的例题,费时费力,广种薄收。一学期下来,成绩还是跟30班差了一大截。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能让31班的学生就这样刚刚起步就差下去。于是,我利用他们住校的优势,利用班主任的“权力”逼迫他们根据语文老师开的课外书单,每天读几页书。少读了不行,连续三次被查出来没有读够进度,就停止他们三天兴趣小组的活动。多读了也不行,担心他们沉迷于课外阅读走了极端,不写作业,一旦被查出,就没收他们的书,三天后再还给他们。同时,为了防止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我把同学们分成五人一组,一人当一星期的组长,组长负责检查,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抽查,我负责随机抽查。于是,这样的学习方式硬是坚持到了初三毕业。

中考成绩出来后,我认真地作了比较分析,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的成绩,班平均分很接近,及格率也相差无几,只是31班的优秀率比30班差了几个。另外,令人欣喜的是,两个班语文成绩对比的结果也和《思想品德课》的成绩大体一致。

事实胜于雄辩。适当的持之以恒地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成绩。现在,《思想品德》课易名为《道德与法治》课了,但考试的方式还是开卷考试。在此,写出我的教学体会以便能起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效果。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乐昌镇初级中学校 刘治武

猜你喜欢

考题课外书思想品德
选择
课外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一道考题的多解
聚焦绝对值不等式热点考题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