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市场买菜”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

2021-03-12谢雯昀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买菜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指人的全面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一个人的素质是后天逐渐形成的,而幼年时期形成的素养与品质对人的发展有着奠定终身的作用,因而要从小培养小公民素质,使幼儿成为懂科技、守规则、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有担当的小公民。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皆是活教材。”生活即学习,幼儿在学中做,做中成长。开展“市场买菜”活动,让幼儿在体验学习中感受市场生活,获得多元认知,在观摩实践中了解社会规则,掌握生活技能,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小公民素质。

一、开展“市场买菜”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意义

1.“市场买菜”活动是培养小公民素质的实际需要

买菜用手机扫码已是当今消费的主流模式。作为现代小公民,学习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进行购物亦是未来生活的必备技能,对幼儿发展有着基础且长远的启蒙性与引导性作用,使幼儿思维发散、眼光瞻前,而这种多维创新的现代思维方式更是将来社会人才转型的必然趋势。

2.“市场买菜”活动是培养小公民素质的良好素材

买菜是幼儿日常起居中的生活内容,既是幼儿喜爱扮演的角色游戏,也是小公民未来生活的真实情景,是小公民向往成人世界的模仿地。选取“市场买菜”作为素材点,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历之上,也贴近幼儿当下的社会经验,对幼儿小公民素质的培养有着深化、整合、提升的积极作用。

3.“市场买菜”活动是培养小公民素质的多元渠道

菜市场是一个环境复杂、层次多样、车水马龙的汇集之地。“买菜”时,幼儿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话题,涉及各种各样的规则,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市场买菜”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将已有经验与获新经验交互式渗透,调动幼儿的多方感官,全方位激发幼儿潜能,有利于幼儿小公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二、开展“市场买菜”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实践

1.情境法

情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生動具体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和体验。情景法能让幼儿借助买菜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断维持、强化和调整小公民的良好素质。

如:角色游戏“菜市场”

在角色游戏“菜场”的中,扮演菜市场的两位小摊主元元和小天,熟练地将食材进行分类和摆放。欢欢提着菜篮子说:“我要买菜。”小乐大叫起来:“我们还没开张呢!你不能用手拿的!”欢欢不服气地问:“那你们到底要多久?”元元有礼貌地回答:“我这里有几个篮子已经整理好了,要么你先买这里的吧!” 于是欢欢选了胡萝卜和四季豆装进了菜篮子,而元元则有模有样地用电子秤算价格:“3元加2元,一共5元。”欢欢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娃娃家。

教师灵活地运用了情境法,让幼儿沉浸在一个贴近真实生活的小社会场景中。幼儿在角色扮演时,能在游戏中学习摆摊位、选菜、算价等,能依据自己的现有经验,有意模仿成人的行为,培养了幼儿会思考、敢表达的小公民素质。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结合学习内容,采用适宜的手段,如媒体和人物,进行情景演绎,通过简单明了的演示方法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原理简明化、形象化。幼儿通过在老师和同伴的演示之下,加深了解现代电子设备支付,习得新的购物模式。

如:课堂教学“手机买菜”

教学故事:今天豆豆小朋友跟随奶奶一起去买菜,可是付钱的时候发现没有带钱包,只带了手机。大家快来帮帮豆豆奶奶吧!浩浩第一个举起了手:“用手机扫一扫!”丽娜也紧跟着说:“有二维码的。”小米补充说:“打开支付宝就可以了。”于是老师真的拿出了手机,轩轩胸有成竹地跑上台拿起手机晃了又晃,小品还打开手机的拍照功能,但是手机根本没反应。这时宁宁悠悠地地来了一句:“要用微信、支付宝扫才行。”

“买菜”是主题课程之“菜篮子”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用手机模拟买菜的教学形式结合了当下的扫码支付潮流,培养了幼儿懂科技、能自主的小公民素质。

3.体验法

体验法是指教师根据活动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体验。体验法能够让幼儿在直观情境下亲身感受平凡而真实的市场环境,加深市场买菜的感知、记忆、理解,使零散的知识经验得到再一次的组合与整合。

如:社会实践“市场买菜”

在家长志愿者书涵爸爸的协助下,孩子们来到菜场。书涵爸爸问:“你们想买什么菜呀?”书涵回答:“我不知道买什么好吃。”阳阳回答:“我不知道怎么说。” 书涵爸爸:“那我们买根黄瓜吧,你来问多少钱?”阳阳腼腆地菜摊阿姨:“这个多少钱?”阿姨笑呵呵地说:“小朋友你要几根呀?3元一斤哦。”书涵爸爸笑着回答:“看看秤上多少钱?”书涵紧忙说:“是7块2毛。”阳阳高兴地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10元买到了菜。

通过“买菜”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在身临其境体验日常买菜,这种体验所具有的真实性能促进幼儿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活动内容,有利于幼儿提升对“菜场”的整体感知,加强对“买菜”的生活技能,进一步培养小公民守规则意识。

4.分享法

分享是指个人把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和别人分着享受,形式既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又有自由讨论,也有师幼共同参与、师幼互动。幼儿通过分享经验与交流讨论环节,使幼儿之间的不一样的体验与感悟获得及时的反馈。

如:交流分享“我的菜我做主 ”

在买菜分享互动中,孩子们准备了照片、图夹文、记录表等多种形式。衡衡举着一张画纸,高声说:“老师,看我的!”衡衡在一张铅画纸上画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说:“这都是我买的蔬菜。”底下的幼儿立马回应:“买这么多吃得完吗?”“来不及吃会坏掉的!”孩子们一来一回讨论了好几次,衡衡最终说:“我有办法的,可以分成两次买,今天先买一点,明天再买其他的,如果多的还可以放在冰箱里。”

分享法的运用有助于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萌发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激发幼儿的间接学习能力。买菜的成果分享使幼儿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帮助幼儿增强家庭中小主人的使命感,培养了幼儿有担当的小公民素质。

三、开展“市场买菜”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注意点

1.实践的主体性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而实践活动是为了幼儿的学习而服务的。深入挖掘小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如买菜前夕小调查、自主制定营养食、计划买菜的内容、记录买菜的步骤、对比买菜的方式、自省买菜的结果等,帮助幼儿找摊位、分种类,尝试比价、比量、比鲜,实时支撑小公民的观察辨析度,激发幼儿的独立思考力。

2.内容的丰富性

教师的指导目光要开阔,拓展小公民实践内容,加深小公民的认知经验,启发幼儿重点观察摊位,熟悉市场环境;重点选购食材,认识各种果蔬等;教师的指导方向要开阔,丰满小公民的实践内容,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增强言语的规范与有效沟通,提升小公民的社会情感素质,增强其社会技能。

3.形式的多样性

通过集体教学模拟手机买菜,或现场扫码买菜,以满足小公民的科技探索;采用分组分工商讨,体现小公民的秩序责任;各小组比赛团队买菜,加强小公民的合作意识;或家长带领,个体跟随观摩,助推小公民的间接学习;进行自评与他评,表达自己的想法,彰显小公民的主人姿态。

小公民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又累进的过程。我们在课程实施时要弱化学习的最终结果,更留意幼儿的阶段性与过程性学习。“市场买菜”活动是一个系列的整合性活动,紧密联系园本化“现代小公民”的课程目标,考虑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不断完善“市场买菜”活动,全面助推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发展与社会技能,更好地为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童幼儿园 谢雯昀

猜你喜欢

买菜公民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小兔买菜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买菜
买菜
买菜中的学问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