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安全小卫士”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
2021-03-12周颖
周颖
“小公民素质”是指懂得遵守规则,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擅运动的现代小公民素养。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将幼儿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以及在进入社会后需要具备的现代行为方式、现代审美方式、现代价值观、现代思维方式等作为培养目标。“安全小卫士”社会实践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动机、需要出发,通过各种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教育方法,着眼于使幼儿养成遵守秩序和规则的意识,适应现代生活,引导幼儿在体验现代生活的同时,理解现代生活的规则,从而接受规则,成为会遵守规则的小公民。
一、组织“安全小卫士”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意义
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是全社会的任务,更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教给孩子们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是孩子们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一)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龄前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弱,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一定的安全知识。我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小卫士”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培养良好习惯,适应现代生活规则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现代生活有许多规则,如:过马路要走横道线,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这些都是必须让孩子们知道的规则,孩子们通过“安全小卫士”活动的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自然而然的遵守这些生活规则。
二、组织“安全小卫士”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策略
(一)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是教师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情景,并让幼儿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幼儿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
如:安全活动 “不跟陌生人走”
我们邀请了一位爸爸朋友扮演陌生人,在幼儿园里进行了一次“拐骗”模拟。
这位“怪叔叔”,他拿着甜甜的糖果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小朋友,这个糖好好吃,要不要吃?”
瑶瑶看了看,摇摇头:“妈妈说吃糖要蛀牙。”
叔叔又走到昊昊身边:“叔叔给你吃糖,带你去玩滑滑梯好吗?”
昊昊一边躲避,一边说:“老师说不认识的人不能去。”
叔叔又对丁丁说:“小弟弟,叔叔和你爸爸妈是好朋友,我带你去找爸爸媽妈。来,这颗糖给你吃糖!”
“好的”,丁丁伸手接过糖,跟着叔叔走了。
走到门口,一位穿警察制服的叔叔拦住了他们:“小朋友,你要到哪里去?认识这位叔叔吗?”
丁丁摇摇头。
“不认识的人,能跟他走吗?”
丁丁有点害怕了,但他还是想去找爸爸妈妈。这时老师来了,老师告诉丁丁,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就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通过情境模拟活动,我们了解了孩子的一些本能的反应,从中发现:糖果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有较强的吸引力,孩子回应反映出大部分孩子对于陌生人的搭讪有着明显的紧张情绪,表现出回避、纠结、害怕。少部分孩子缺乏警惕心,只要感兴趣的食物或事,都欣然接受。
在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情景模拟法,通过创设逼真、生动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并懂得家人、老师、警察是值得信赖的,遇到危险可以寻求帮助和保护。
(二)实践体验法
实践是在实际情况中的践行,实践体验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据活动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活动,使幼儿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如: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小小志愿者”
在实践活动前夕,老师组织开展“亲子交通安全宣传画”评比活动,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孩子所了解的交通安全知识。
评比活动后,获奖作品的幼儿便担任小小志愿者。小小志愿者们走出校门,来到幼儿园附近的马路边、十字路口、地铁站,向过路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以及小朋友宣传他们懂得的交通安全知识。
“阿姨,你好!你能听我说说交通安全吗?”
“好呀,你想告诉我什么?”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还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走。”小小志愿者举着自己的画,向阿姨做宣传。
“叔叔,你好!请问你会开车吗?”
“会呀!”
“你开车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喝酒开车很危险,就像这上面画的那样。”
孩子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交通安全宣传画、和老师一起做小小志愿者等实践体验活动,不但自己懂得了许多交通安全知识,还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小公民素养的发展。
(三)游戏体验法
游戏体验法是指教师根据活动目标,有意识的创设融合安全教育的游戏,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热情,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体验规则,获得发展。
如:小班交通安全游戏“红绿灯”
游戏前,老师在操场上布置了马路及十字路口的场景,地面上贴有斑马线,路边摆放着会闪烁的红绿灯。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手拿呼啦圈当做方向盘,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模仿开车往前跑。“小汽车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滴滴滴滴喇叭响,喇叭响。我是快乐的小司机,快乐的小司机,看见红灯停一停、停一停,看见黄灯等一等、等一等,看见绿灯往前行、往前行。”
马路边红绿灯亮起了红灯,孩子们马上“刹车”,停车等待。绿灯亮了,孩子们又念着儿歌出发了。
在游戏活动中,老师通过反复让幼儿体验红、黄、绿三种交通灯,进一步理解交通规则,学做一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
三、组织“安全小卫士”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注意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为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我们要重视活动的完整性、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内容的趣味性。
(一)注重过程的完整性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关注过程的完整性,就是要让每个孩子切实经历活动主题实施的全过程,尽可能地获得丰富多样的实际体验,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如:交通安全“小小志愿者”活动中,老师先组织开展“亲子交通安全宣传画”评比活动。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一些简單的交通安全知识,在评比活动中,孩子们又通过互相学习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为志愿者活动打下了基础。此时,老师带领小小志愿者们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宣传活动,他们的表现是积极的、主动地、自信的。完整的活动过程,给了孩子们丰富、完整的体验,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促进了小公民素养的发展。
(二)注重操作的规范性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尤为重要。操作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活动前的准备和活动过程的实施两个方面,从而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开展。
如:“消防员叔叔真能干”活动中,老师在活动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确定实践地点前对活动场地进行了踩点,并和消防队进行了沟通,以便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然后,老师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包含了时间、车辆安排、参观内容及流程、注意事项,详细的活动方案帮助老师清晰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严格根据方案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不随意。规范的操作保证了活动顺利、安全、有效地开展。
(三)注重内容的趣味性
社会实践活动应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在兴趣的激发下积极参与,发展小公民素养。
如:在“我是防疫小卫士”活动中,老师没有选择集体教学的形式,而是开展了游戏乐翻天活动,设计了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打败病毒的快乐,“乐”做小卫士、“争”做小卫士,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好的防疫习惯,培养了小公民素养。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童幼儿园 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