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幼儿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
2021-03-12朱卉颖
一、定义
社会性是指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幼儿各方面发展均能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对其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背景
小海是一名中日混血儿,从出生即一直生活在日本,直至上学期转到本班。现在,家中的主要照顾者是妈妈和外公外婆,与妈妈的沟通语言是日语,家中老人用沪语交流,而在幼儿园内使用的是普通话,三种不同的语言交流,导致小海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弱,他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也较弱与同年龄的幼儿。
三、过程
(一)第一次观察
3月13日,小海开心地拿了很多养乐多瓶来到小超市,超市营业员昕怡坐在收银台一个劲地喊:“我们不要了,你拿回去。”小海见昕怡没有接他手里的瓶子,于是就将养乐多瓶一个个扔进超市里。昕怡和可欣看到了,把地上的瓶子捡了起来,塞回他的手里,并对他说“我们不需要瓶子了,你拿回去吧!”小海看见瓶子被送了回来,就很生气,嘴巴里嘟哝着什么大家也听不清楚,随后就转身离开了。
分析:
1.“情感”表现为水平0 幼儿用面部表情或身体表达情绪。当昕怡将养乐多瓶子塞回小海手里的时候,他的表情是生气的,随后就离开了小超市。
2.“与成人建立关系”在本次观察记录中没有体现。
3.“与其他幼儿建立的关系”表现为水平1 幼儿自发地把一个物品给其他幼儿或表达对他的喜爱。当小海看到小超市的孩子拿了材料区很多养乐多瓶时,想给她们送瓶子。
4.“集体”表现在本次观察记录中并没有体现。
5.“冲突解决”表现为水平0 在冲突情境中,幼儿继续保持他原有的行为。当昕怡告知他不需要养乐多时,他还是将瓶子扔进了超市。
(二)第二次观察
4月9日点心结束后,小海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了他的玩具——磁力片,一个人在桌子边玩了起来,这时,航航过来了,随手就拿起了他的磁力片,小海说“这是我的。”“我能和你一起玩吗?”小海想了想,对航航回答到“那好吧”。于是,他们两个人就开始搭磁力片了。航航一边搭一边对小海说:“我要搭一个摩天轮,你知道怎么搭吗?”小海也没有回答他,但是从旁边拿起一个六边形的磁力片放在桌子中间,开始搭了起来。“咦,这就是摩天轮咯!”航航在旁边开心地说道。
音乐响起,旁边桌的浩浩对小海他们说“收玩具啦,要出去运动啦!”于是小海开始收磁力片,还提醒旁边的航航“收玩具了”。
分析:
1.“情感”表现为水平5 幼儿能够控制自己表达感受的方式。当航航拿着他的玩具的时候,能够在犹豫后同意同伴的要求,和他一起玩。
2.“与成人建立关系”表现本记录中没有体现。
3.“与其他幼儿建立的关系”表现为水平3幼儿直接与另一名幼儿对话。 当航航拿走他的磁力片的时候,小海直接告诉他“这是我的。”航航提出要和他一起玩的时候,他也进行了回答。
4.“集体”表现为水平3 幼儿能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间转换。当浩浩提醒他要收玩具的时候,他马上就开始行动了,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5.“冲突解决”表现为水平5 在没有成人支持的情况下, 幼儿和同伴协商解决冲突的办法。当航航伸手拿走他的磁力片时,小海能够提出异议,最后经过思考后同意了和他一起玩。
(二)第三次观察
4月18日,今天的小海是在“消防局”,他组装了一个“灭火器”,看到我,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灭火器”。当我路过“乒乓馆”的时候,听到阳阳对小海说“绳子还给我。”“这是我的灭火器。”“你再重新做一个嘛!”最后小海也没有拿回绳子,看到一个矿泉水的瓶子,回到消防局直接坐在了地板上,开始研究起矿泉水瓶怎么变灭火器。没一会儿,小海对阳阳说“你看,这又是一个灭火器”,一边说,一边给阳阳、小杰他们一人送了一个灭火器,接着,三个人又跑出去救火了。
分析:
1.“情感”表現为水平5 幼儿能够控制自己表达感受的方式。当阳阳拿走绳子导致他的灭火器不能用时,他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2.“与成人建立关系”表现为水平3 幼儿请某位成人和他一起玩或者分享某事。当他组装成一个灭火器后向我进行展示。
3.“与其他幼儿建立的关系”表现为水平5 幼儿通过提出想法或整合其他幼儿的想法与两名或更多幼儿进行合作游戏。一开始用阳阳找到的绳子组装了一个灭火器,后来用矿泉水瓶又组装了灭火器,还与同伴进行分享。
4.“集体”表现为水平6 幼儿能够区分他人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虽然阳阳拿走了绳子导致灭火器不能用了,但是他知道这根绳子是阳阳找到的,并没有拿回来。
5.“冲突解决”表现为水平5 在没有成人支持的情况下, 幼儿和同伴协商解决冲突的办法。当阳阳把绳子拿走之后,他也没有寻求老师的帮助,而是借助现有的材料,又做了一个灭火器。
四、反思与策略
通过分析小海与教师、同伴间的互动,可以看出小海慢慢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虽然在日常交往过程中,由于语言方面的弱势,和同伴产生矛盾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是在游戏中,小海在动手能力方面的优势显现出来了,帮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开展游戏进而推进他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
从三段小海在游戏中的表现,五点评分指标中可以看出,小海的各方面的评分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以下是提高其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几点策略: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幼儿通过语言媒介进行交往
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可以借助幼儿丰富的语言表达来实现。3-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只需进行引导即可。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采取“随机”教育,比如搬椅子时,“请让我一下可以吗”,“谢谢你”等礼貌用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请求,在幼儿想玩其他幼儿的东西时,不能直接去“抢”,而是要说“请问,我能玩一下你的玩具吗?”,在同伴同意后再说声“谢谢”。长此以往,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就学会了语言来进行交往。
另外结合他多种语言的生活环境,在与他妈妈进行沟通后了解到他的小学还是在上海的公办小学就读,那么需要他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一致,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交流,也是为他接下来小学生活打下语言基础。
(二)生生互动,逐步完善游戏规则,在规则完善过程中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形成
在孩子眼中,游戏更是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是责任心和能力的体现,更意味着自己的成长。所以,当孩子们在游戏进展过程中,对进行的游戏产生质疑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适度引导,运用讨论建构的指导策略,鼓励幼儿自主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也只有通过集体认同的规则才是能让幼儿完全接受的规则。
小海在小超市与工作人员发生矛盾后,在游戏分享环节,请其他的孩子来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孩子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将瓶子扔过去”。慢慢地,小海通过模仿、学习其他孩子的行为表现,他在向好的方向改变,就像在第二次观察中,其他孩子拿了他的玩具,他能与之进行简单沟通并帮助他完成“摩天轮”的搭建。
(三)发掘幼儿闪光点从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虽然小海在语言表达上的弱势导致他与同伴的交往存在一些矛盾,但是他的动手能力较强,从他帮助航航完成“摩天轮”到发明“灭火器”,不仅是从情感方面还是集体意识及解决冲突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三次记录中,小海前后发明了两种“灭火器”后,在游戏分享环节,教师请小海介绍他制作的灭火器并进行展示,在同伴面前表扬了小海,增强其自信心的同时,也能改善其他幼儿对小海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同伴看见了小海的变化,也就更能接納和认可他。邀请小海分享他的游戏过程,也能起到强化其积极行为的作用,有助于小海对社会经验的巩固。
另外,小海很喜欢恐龙,我们就鼓励他把恐龙玩具和书带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向大家介绍各种恐龙。班级里其他的男孩子对他产生了崇拜感,更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未来的活动家,首先是在游戏中培养起来的。”游戏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体验社会规则,最终促进幼儿社会性和情感发展。
参考资料:
“情感”、“与成人建立关系”、“与其他幼儿建立的关系”、“集体”、“冲突解决”五大表现行为参考《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海市浦东新区鹤沙之星幼儿园 朱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