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开展中草药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2021-03-12张莉李雪王妍
张莉 李雪 王妍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华文明宝库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历代名著的问世,既汲取当代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又有机地结合对人的生命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有效地保障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衍昌盛,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根植于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药理论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一种生命文化,是有关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文化。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是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2014年3月26日制定并发布的指导纲要。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中草药文化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学中鲜有渗透,可借鉴内容比较少,因此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在小学阶段渗透中草药文化的实践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研究目标
一是通过中草药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与中草药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运用。
二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的兴趣。
三、研究内容的实施
1.知
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中草药、了解中草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中草药的相关知识,了解中草药的历史,了解我国的中草药文化。
2.探
学生在了解中草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中草药进行探究。在课上,选择身边常见的中草药植物,通过 “看一看”“闻一闻”“泡一泡”“摸一摸”等科学观察方法,掌握中草药的识别方法,并了解常见中草药的功效,提高对中草药基本知识的了解。
3.合
结合课程,与美术、劳动技术、品德与生活、健康等学科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 “做一做中草药标本”、“种一种中草药植物”、“配一配中草药小药包(茶包)”以及“中草药植物名片设计”等活动,不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行
通过定期开展各类中草药相关主题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中草药,感受中草药文化的奥妙。
本研究主要探究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中草药、认识中草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草药的兴趣,产生继承和发扬中草药传统文化。通过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课堂教学,结合 “知”“探”“合”“行”多方面的活动,初步探索出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中草药教学实践活动的方法。
低年级:“知”“探”“合”“行”。
知:分年级段学习卡——《我身边的中草药》(一)
认识10种中草药:板蓝根、人参、连翘、百合、白果、双黄连、胖大海、灵芝、芦荟、鹿茸
探:認识中草药——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中草药
活动以“身边”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学生不仅亲眼观察、亲手触摸了中草药,对外观有了更多的认识,而且发现、感受到了中草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动手与动脑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合:结合不同学科开展实践活动
与语文学科整合,带领学生讲述中医药的故事。利用科学课给孩子们播放了《鹿茸救母》、《扁鹊治病》……孩子们在听故事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课下他们也积极地把自己知道的中草药的神话传说、小故事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比如《神农尝百草》、《“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与劳技学科整合,学习种植中草药。学生们还种植了身边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通过定期观察,了解不同中草药的特点。
行:走近中医药博物馆
1.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
2.组织学生观看北京电视台《馆长说》系列栏目其中一期——中医药博物馆。
中年级:“知”“探”“合”“行”
知:分年级段学习卡——《我身边的中草药》(二)
认识20种中草药:菊花、金银花、两面针、茯苓、薄荷、百合、黄芩、连翘、山楂、山药、麦芽、太子参、陈皮、板蓝根、灵芝、肉桂、艾叶、枇杷叶、玫瑰花、玉米须
探:认识中草药——牙膏里的中草药
基于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对于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围绕学生身边的中草药植物展开,从学生日常用到的各种中草药牙膏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各种不同中草药牙膏与其所含的中草药成分的联系,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几种中草药的功效并能根据自己的牙齿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牙膏,力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中草药文化的魅力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合:结合不同学科开展实践活动——制作中草药拼贴画、中草药“名片”
与劳技、美术学科整合学生在了解各种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功效后,制作了中草药“名片”和拼贴画。
行:走近中医药博物馆
1.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
2.学生观看北京电视台《馆长说》系列栏目其中一期——中医药博物馆。
高年级:“知”“探”“合”“行”
知:分年级段学习卡——《我身边的中草药》(三)
认识30种中草药:金银花、黄芩、连翘、山楂、山药、麦芽、太子参、陈皮、甘草、菊花、野菊花、白果、桑叶、莲子、胡椒、大枣、辛夷、板蓝根、蒲公英、芦根、桔梗、三七、葛根、黄芪、薄荷、鱼腥草、枸杞、决明子、白茅根、柴胡
探:认识中草药——使用工具书辨识中草药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辨识中药时,学生对文字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帮助学生准确找到有用的信息,通过文字信息、图片、实物的观察、比较,快速找到中草药的名称。
合:结合不同学科开展实践活动——制作中草药小药包
与劳技、道法学科相整合,指导学生在了解配伍的规律后,将已经认识的这些中药搭配成不同的组合,配制小药包。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医者求真求实,不畏艰辛,甘于奉献,谦虚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体会中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
行:走近中医药博物馆
1.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
2.学生观看北京电视台《馆长说》系列栏目其中一期——中医药博物馆。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 张 莉 李 雪 王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