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们快乐成长,使孩子们走向阳光

2021-03-12周鲁军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英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农村中小学生数量占全国中小学学生数量的73%[1]。因此,农村中小学英语水平的提升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农村中小学英语学困生的现状

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普遍较低,其特点是:听不懂、说不出、读不准、写不了,尤其是写作能力最弱[2]。具体表现在:在听力方面,抓不住重点信息,只能听懂个别单词,辨音能力弱,经常把发音相似的词搞混,考试碰到根据所听句子选图片等简单题目得分较高,而一碰到语篇或对话理解只能连蒙带猜,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要求指令;说的方面,部分“学困生”会说初学的几个词和常用的短句,对于一些稍难的单词“心里有话,口难张”,或者连发音就不正确,羞于与老师同学交流,阅读英语时,缺少思考分析和推理能力,不懂得阅读技巧没完全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写方面,单词、短语经常写不全、写不出,句子翻译时经常忘记语法规则,导致句子写错,书面表达漏洞百出。

核心素养下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困生已成为核心素养下素质教育的阻碍,怎样转化中小学校英语学困生,困扰着广大一线英语教师。中小学是英语教育的开端,让孩子们快乐成长,使孩子们走向阳光,帮助中小学生脱困意义深远。

二、英语学困生形成因素

1.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问题

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学英语时学生遇到困难,家长不能给予帮助。同时家长认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全靠“天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及困难户家庭极易出现英语学困生。

(2)家长教育问题

大部分英语学困生对家长的教育感到不满、厌烦。学生认为父母管理方式简单、粗放,消极评价过多,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叛逆。同时家长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够重视,把责任归咎于英语学习能力低。

2.学生自身因素

(1)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缺乏信心

学生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对于英语词汇、语法、句法等知识一知半解。有些学生缺乏信心,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

(2)基础不牢、知识断层

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对他们影响最为显著。相比小学英语而言,初中英语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把握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后果一定令人担忧。

(3)学法及学习策略运用不当,自控能力弱

“方法不对,累死白费。”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不“真”听,课后“假”学习。偏重于孩童时机械的记忆,无法适应高年级和初中英语的学习,最终影响了对新知识的吸收。

(4)心理素质差

英语学困生心理素质差,在考试中表现为:做题速度慢,审题粗心,漏落题目;前题不会做,影响下一个题;处理不好上下文的关系,胡乱写;考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

(5)学习方法及习惯不正确

学困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方向,无目标。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只是被动接受知识。难度大的作业则通过抄袭完成。

3 教师因素

(1)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方式陈旧

英语教学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教师促优拔尖,忽视学生群体差异性。教师讲得多,师生课堂缺乏互动,学生无时间主动思考。

(2)作业布置多,作业有效度低

作业布置多,学生忙于应付,抄袭作业现象严重。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作针对性的辅导。

(3)关注“学困生”力度不够、师生关系不佳

部分教师对“学困生”关注力度不夠,认为没有必要在他们身上用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对“学困生”缺乏关爱和照顾,极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和消极情绪。

三、英语“学困生”转变的建议

1.打造家校共育平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家长对学生出现的教育问题往往也比较迷茫,找不到出路。教师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打造家校共育平台。通过沟通,让其了解学生当前学情,在校表现。表扬优点,委婉提出学生的不足并及时给出合理的建议,鼓励家长以自身去影响并监督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2.激发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兴趣。作为教师,应善于捕获孩子们身上“闪光点”并表扬,激发其学习动机。一个爱的眼神或一个喜爱的举动,或许会点燃起孩子们心中喜爱英语学科的“小宇宙”;另一方面面对学困生, 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供的材料不应只是书本知识,要注意寻找学生感兴趣或者与其有紧密关联的素材。

3.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英语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让渡话语权,创设真实语言情景,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学、好学、能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课堂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

4.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因此,对英语学困生而言,要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以英语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熟悉英语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地让他们把握英语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平衡发展,培养其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5.课堂注重高效,精心设计

课堂要高效,要精讲多练。课内有小结,课下有反思。布置作业要有层次,力争课课清,天天清,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另外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英语学困生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节。

简而言之,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改革举措。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困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山东省菏泽单县北城中学 周鲁军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英语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家长错了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长请吃药Ⅱ
读英语
犯错误找家长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