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2021-03-12孟金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何合理、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当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桥梁。

关键词:构建知识框架 化抽象为形象 改变教学手段 例题讲解

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信息技术,例如白板展示学生做题情况,利用课件、视频、微课等进行新课教学。它能极大的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增强学习的效果。同时,科技的飞跃,时代的发展,一线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懂得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效果,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或融合,大力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演示一些数学知识的算理、算法、操作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过程,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把难理解的知识弄简单。多屏互动的运用,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实践、思考,对比得出结论、逐步培养学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我在学校科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解题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的引领下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 构建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如果说数学是海洋,每个知识点则是海洋里的的浪花。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每一单元的内容甚至整册书的内容,让这些数学知识成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工具。信息技术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一种好的有效途径,因为信息技术可以让数学知识网更快速建立起来,而且还可以反复给学生展示。例如我在教学五年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教学课件: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2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用线段图或示意图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理解题意,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课件展示两端都栽树的线段图或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栽树的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棵树=总长度÷间距+1。建立起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数学模型。2、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植树问题,利用课件演示把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拉直成一条线段,引导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树正好等于间隔数。向学生渗透把图形转化成线段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梳理出植树问题一端栽一端不栽的解题方法:棵树=总长度÷间距。3、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通过课件演示例题情境,帮助学生建立两端都不栽的解决问题的框架:棵树=总长度÷间距-1。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演示,利用动态,在课堂上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实际生活中能碰到植树问题的栽树三种学生难理解的情况很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的理解并掌握了植树问题的知识点。

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題能力就必须帮助学生构建所学知识的框架,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这样他们才能正确解决要解决的问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 化抽象为形象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我们常常利用生活中的小视频、课件成功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课上教师繁琐的讲解学生难以接受的抽象的内容,从而教师解放出来。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用课件演示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放到方格纸上。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并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数一数、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面积相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剪、平移、拼、割补的多种方法,对于学习有难度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件或视频演示割补过程,然后学生进一步操作,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公式。让学生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利用课件把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分别计算出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然后把它们的面积加起来求出总面积。有时一个组合图形有不同的分解方法,通过演示拼、割、移、凑等多种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从而优化出最佳方法,课件的演示化抽象为具体,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 改变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信息技术的飞跃,教学环境更加开放,因此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现代化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因此,我们的课堂模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电子白板、手机、多屏互动等多媒体手段被大家经常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受多媒体的指导支撑,更加灵活、有效。

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这节课时,我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真看播放的视频: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到时间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的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例1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而不可能是跳舞等,初步感受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可能性发生的结果是相同的,通过小组实践、观察、交流、感受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同时感知了数学思想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途径,拓展师生交流的平台,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巧妙地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数学问题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一小学 孟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