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典诗文 促班级文化
2021-03-12覃盛茂
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群体或社会组织都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一个文化共同体。班级的形成、发展过程,便是班级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的复合体。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的、反过来又对它的創设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那么,如何建设蓬勃向上,充满诗文气息的班级文化呢?
一、让班级环境育人
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阵地。整洁优雅、美观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滋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心旷神怡;一个和谐、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精心“包装”,让教室窗明几净,地板一尘不染,桌椅横竖成线,黑板报图文并茂,鲜花翠草缀窗台……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优美的环境主要是用以作为学习的保障。所以,我让教室处处弥漫着求学上进的气息;墙壁上张贴着一幅幅催人上进的名人名言,别具一格的竞赛台展示着全班同学各种竞赛名次;独出心裁的“十星学生”宣传栏,为全班同学树立了学习赶超的榜样;激励着学生们携手共进……所有这一切,无不映照着黑板上方那赫然醒目的、渗透着强烈时代感的各种标语口号,如“我学习,我快乐”,“我创意,我做主”,“团结、奋进、拼搏、创新”等,使整个班级充满了比学赶帮超的浓浓气氛。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我还在教室设置了“我表现,我快乐”这样一个版块,每个月由学生自己推荐负责这个版块的制作,内容就是学生自己亲自制作并以为自豪的一些书画作品,或是文学作品。这一版块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至于板报那更是整个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掘取知识的“宝库”。为了让板报既新颖美观,又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我结合每个学生的特长,将全班分成若干组,由每组负责一期板报,到学期末时评选出优秀小组给予奖励。这样的安排,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设计、选材、编辑、写作的能力提供了舞台。在这样的环境中,少了吵闹打骂,桌椅完好无损,处处可见文明的言谈和举止。这里为学生求知欲的满足打开着一扇扇窗扉,为学生的人格奠定着一块块基石。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还是浅层次的,重要的还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主要是指班级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班级人际关系、班风、集体舆论、班级成员的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这是班级文化的内核,然而,由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班级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是班级文化的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因此,我竭力挖掘本班学生的情趣,将语文实践活动和班级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掀起以文学欣赏为主体的班级文化活动。具体组织了以下一些活动:
1.诵读经典活动
为传承中华经典,培养青少年的行为规范以及认识自我,了解历史文化的能力,我组织学生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是古代很好的幼儿启蒙读物。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小百科全书。而三字为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我以诵读比赛为手段,鼓励学生诵读经典。结果,很多学生能将《弟子规》全文背诵,尽管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弟子规》的内涵,但这次诵读的经历必定会在他们的文化积淀中留下一些东西。
2.诵读经典诗文
有日本学者曾经说过:“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高级的诗歌,是人类的珍宝。”我们的孩子在少年时代不学习唐诗宋词,那将是人生的一种遗憾。虽然在语文课本中对古代诗歌已有所涉及,但数目很有限。因此,我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浅显易懂的诗歌,学生在诵读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又更进一步。
3.成语故事荟萃
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成语故事更是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烈的文学色彩于一体。其内涵深刻,妙趣无穷。学生可以先通过看书,看电视,上网了解一些成语典故,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与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方式也是多彩多样,或看动作猜成语,或成语接龙,或讲成语故事。
4.阅读伴我成长
当师生走进书香弥漫的一方小天地,会油然升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内心对知识的崇尚和渴求会一下子被书香所唤起,会快乐地遨游在书的海洋中。精心布置文化型教室,创设文化氛围。围绕阅读,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每日晨颂;课本剧表演;读书卡、读书小报制作活动;好书推荐等,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走进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我们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我想,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教室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是老师教给的知识,课本和有限的课外补充阅读,更重要的是对书的热爱,对知识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对人性真、善、美的个性化解读。
在这样的班级文化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有了一种对知识,对文化的渴求,当你看到课间一个个认真阅读的孩子,从他们的神情中你会发觉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沉醉与热爱,教室里弥漫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坚持与孩子们一起营造充满童真童趣的班级环境,追求课堂教学更富诗意,一起开展充满诗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活动,我想,孩子们在童年时代就能侵润在这浓浓的文化气息中,一定能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激发起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广西省柳州市柳江区百朋中心小学 覃盛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