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思政课融入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1-03-12毕文锋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品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要注重家校合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思政课是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而家庭教育则是拓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有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目前,家长在培养教育子女问题上缺乏对其道德品质方面的关注,没有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存在很多误区。一方面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只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放弃了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是孩子培养的第一课堂,在情感、性格等方面的情商教育和品德教育,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如果家庭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孩子的品德教育等方面将会出现缺陷。另一方面,家长唯分数论的现象依然严重。多数家长只是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认为学习是孩子的第一职责,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未来就会发展的好。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把教育理解为应试教育,把家庭教育理解为纯智育教育。相比较而言,厚德载物、勤劳节俭等一些中华传统的优秀品德却在家庭教育上收到遭到冷遇,一些家长们在价值观念上没有认识到培养孩子优秀品德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缺失的品德是任何条件的智育都无法弥补的。

一、提升家长在思政教育的示范作用

在我国婚姻法中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历史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生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奠基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的品德发展方面。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应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教育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只有家长相信的道理,孩子才会相信;只有家长做到的事情,才要求孩子应该做到。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同时,家长要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子女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因此,家长不仅需要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孩子樹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起到表率作用。

二、加强家风在思政教育的熏陶作用

家庭生活是教育的基起点,家风家训实际上就是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一个家庭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跟随一辈子,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良好的家风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风家训文化同样蕴含着思政课的教育价值观,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传统家风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庭和亲情理念,良好的家风家训必然影响和激励家族成员的健康发展。社会和学校要善于引导广大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更要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中国历史上近百部家训文献,如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格言等,都蕴含着“和谐”“爱国”等主流价值观,与新时代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是统一的。学校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家风家训文化作为重要内容主动融入思政课中,把好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把优秀的家风家训作为教学素材,用好的家风家训典型示范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力量,形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辅助内容。

三、注重劳动在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而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功能。一方面劳动能够促进人的社会化,为学生成长成人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它能够使学生修养德行、锻炼体质、开发智能、增长才干、陶冶情操,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意义。家长自身要重视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观念。在孩子不愿参与家务劳动或难以坚持时,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就批评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更不要嫌孩子做得慢就伸手包办代替。无论孩子做得如何,家长都应该给孩子充分的鼓励和赞美,看到孩子在做事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这样孩子才会爱上做家务,体验到做家务的乐趣和成就感。要把家庭看作是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家庭自觉中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好品德。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价值,不仅仅限于家庭范围内,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让思政家庭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机结合。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家庭教育应该把“立德树人”始终放在教育的首位,通过家长示范、家风熏陶、注重家庭劳动教育等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教育主体协同互动的大思政格局。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中学 毕文锋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品德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