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活着的人看见还在活着的书
2021-03-12刘学锴
刘学锴
刚才听了大家对文集许多赞誉和鼓励的话,深感受之有愧。我就是一个普通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做点研究,是责任和本分,从没有奢望学校花费财力为我出文集。文集的出版首先要感谢校院两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学养的限制,我的这点著述格局很小,水平也不高。要说有什么特点的话,无非是古籍整理,既为研究工作者服务,又跟自己长期从事的研究课题(李商隐、温庭筠研究,特别是李商隐研究)密切结合;唐诗的阐释评鉴既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服务,又跟自己的教学密切结合。我觉得这个“两结合”也许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大学做学术研究的一种方式。
安徽师大是一所有92 年历史和人文科学传统的学校。几十年来,学校为我这样的普通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不受任何干扰的学术环境,也使我更加懂得自知、止足、努力、坚持。既不偷懒,也不拼命,力所能及的工作努力去做,远超自己学养的课题不勉强自己去做;既量力量才而行,又不眼高手低,為自己无所事事找借口。做传统文化研究的人,假如不是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熟读文史经典,早就学识深厚,可以做大学问,那就尽可能地让自己活得长久和健康,用长度来弥补厚度和密度。做研究时,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坚持到底;工作之余,我照样烧饭烧菜,听越剧,读小说,还喜欢看谍战片,不打乱生活节奏。日夜兼程我不干,精神上尽量放松。文集收的这点著述,包括21 世纪初期做了大幅度增订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实际上都是2001 年至2013 年出版的,就是我68 岁到80 岁期间出版的。所以我说,我们可以结一个非常大的果子,但是要活得长一点。
接近年底,领导们的时间是用小时来安排的,学者的时间也非常宝贵。砺锋先生还特地过来开会,从线上跑到线下,给我们送来丰富的精神大餐。我衷心感谢各位学界领军人物的参会和发言,特别要感谢安徽师大出版社两届领导和所有参与文集编校出版工作的同志三年来所付出的辛劳。我教过《校勘学》,也因为一直校对自己的书稿得了颈椎病。我在这里向以上提到的所有领导、学者和出版社的同志们鞠躬了。
写书的都希望书的命长一点。今年正好是《李商隐诗歌集解》出版32 周年。本世纪初出版的几部书都还侥幸地活着。但愿人长久呢,还是但愿书长久呢?这个答案很难给出。最好是活着的人看见还在活着的书,但愿如是。再一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