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畅游世界经济海洋

2021-03-12巴川江

当代党员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循环枢纽冷链

巴川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我市在“十四五”期间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指出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课题。

领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深刻内涵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织就链接全球、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可让重庆更好地畅游世界经济海洋,提高参与全球经贸合作的竞争力,增强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权。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重庆是制造业重地,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链上下游和跨国跨区域的分工关系,只有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才能实现产业安全高效运行。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可有效促进原材料、零部件、中间品和产成品无缝衔接,连接生产消费环节,保持供应链畅通,降低商品综合成本,提升产品价格优势和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深化创新驱动的重要内容。物流是复合型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嵌入式发展关系,并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促进生产组织、物流组织流程和方式加速再造,将不断催生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可有效保障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物资供给,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

选择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可行途径

我们要强化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深入实施“四向”通道和国际航空通道建设工程,持续推动物流通道规模化、高质量扩张。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和落地,以整合资源为路径,打造辐射更广、集聚更强、功能更优、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组织中枢的作用。强化通道、枢纽、节点衔接,推动“铁公水空”四路协同和干支网络衔接,促进组织协同和一体成网。

构建保障供应链畅通稳定的现代物流组织体系。深化物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物流服务嵌入生产流通环节和服务链条,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依托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供应链组织中心,推进物流服务供需高效匹配、良性互动,提高企业生产资源、流通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运行效益。拓展国际物流服务,稳步推进境外分销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等设施建设,延伸产业国际供应链组织空间,提高国际供应链服务质量。

构建创新驱动业态丰富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内陆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大力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完善多式联运设施体系和规则体系。发展智慧物流,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物流设施设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和网络化升级,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水平。打造冷链物流體系,布局建设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节点网络,实现冷链全流程安全透明可控。构建现代应急物流体系,建立完善应急物流设施和运行保障机制。

(作者系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猜你喜欢

双循环枢纽冷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枢纽的力量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