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

2021-03-12闫咸宜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胸痹益气血瘀

闫咸宜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吸氧等因素,斑块破裂或侵袭,形成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动脉血流量降低,无法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心肌组织因缺血缺氧而损伤,会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重症,危及患者性命,必须及时予以治疗[1]。在中医学研究上,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真心痛”、“胸痹”等范畴,可分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阴寒凝滞证、气滞血瘀证、阳气虚衰证这8 个证型,不同证型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需辨证施治[2]。此次试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治疗中应用率益气活血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患者,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最小48 岁,最大75 岁,平均年龄为(60.82±4.73)岁;冠心病病程最短为1 周,最长为20 年,平均病程为(8.03±4.00) 年;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10 例,Ⅱ级17 例,Ⅲ级10 例,Ⅳ级3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最小46 岁,最大76 岁,平均年龄为(61.15±4.96)岁;冠心病病程最短为1 周,最长为18 年,平均病程为(8.15±1.70)年;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9 例,Ⅱ级18 例,Ⅲ级10 例,Ⅳ级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2007 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ACS 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血血瘀证的诊断标准;③此次试验计划合乎医学伦理道德规范,患者知情且同意[3-5]。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②用药禁忌症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静脉溶栓,遵医嘱用药,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抗心肌缺血治疗(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药物、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应用益气活血方,其基本方为:参三七3 g、炙甘草6 g、血竭9 g、桂枝9 g、党参15 g、生蒲黄15 g、石菖蒲18 g、生黄芪30 g,1 剂/d,水煎煮,滤渣取汁,分为两份早晚饭后温服,连续治疗8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胸痹证评分、中医血瘀证评分、心绞痛量化标准评分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脏猝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胸痹证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的中医胸痹证评分分别为(13.70±2.15)、(11.53±1.82)、(8.95±2.10)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的中医胸痹证评分分别(13.76±2.10)、(12.56±2.42)、(11.02±2.69)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胸痹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P>0.05);观察组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中医胸痹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1、3.836,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血瘀证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的中医血瘀证评分分别为(20.58±3.39)、(13.61±2.28)、(10.70±2.84)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的中医血瘀证评分分别为(20.35±3.56)、(17.56±3.21)、(16.65±3.55)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血瘀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6,P>0.05);观察组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中医血瘀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345、8.277,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量化标准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的心绞痛量化标准评分分别为(12.73±2.48)、(9.56±1.98)、(7.72±1.80)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的心绞痛量化标准评分分别为(12.75±2.31)、(10.56±2.05)、(9.60±2.21)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量化标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P>0.05);观察组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心绞痛量化标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9、4.172,P<0.05)。

2.4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随访12 个月,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中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所属的“真心痛”、“胸痹”之证,在《灵枢·厥论篇》、《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中均有记载,按照中医学研究,这一疾病的病机为上焦阳气不足,阴乘阳位,胸阳不振,致使气血灌注运行受阻,血瘀痰浊,阻滞血脉,本乃心气虚,标为心之脉络淤阻,治宜活血祛瘀、宣痹通络[6]。益气活血方中,参三七益气生律、活血化瘀,炙甘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生蒲黄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石菖蒲开窍豁痰、活血散风,生黄芪补气升阳、利尿消肿,诸药共奏补中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7]。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参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具有抗凝作用,党参根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改善凝血功能,黄芪及血竭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生蒲黄能够增改善血液循环,在心肌梗死时抑制心肌细胞损伤,尽快恢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4 周、治疗后8 周中医胸痹证评分、中医血瘀证评分、心绞痛量化标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可知,益气活血方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猜你喜欢

胸痹益气血瘀
话说血瘀证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