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

2021-03-12齐大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颅脑

齐大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交通、施工、各种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加上出行方式的改变,各种事故导致颅脑重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患者受到各种暴力导致外伤之后颅内组织受到严重伤害[1]。该病起病急且进展十分迅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形成颅内高压,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没有及时进行开颅减压治疗,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同时由于患者颅脑受损,全身循环将出现明显异常,常见的有血流、呼吸功能等方面的异常情况[2]。随着临床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临床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大骨瓣开颅手术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3]。本文就大骨瓣开颅手术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其中实验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28~65 岁,平均年龄(41.24±8.05)岁。对照组男36 例,女24 例;年龄27~66 岁,平均年龄(42.15±8.1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受伤原因较多,包括车祸、坠落、钝器伤、冲撞等。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经过脑部CT 等影像学检查方式明确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档案与资料记录完整;符合各项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均知悉本次实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出现其他危重症暂不能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合并脏器衰竭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后,患者家属签署手术知情书,明确告知手术可能发生的情况,随后开展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在规范麻醉后,在患者的颞顶或颞额部位视情况做马蹄形切口,根据患者头骨情况及损伤情况除去一定大小的骨瓣,随后对颅内病灶部位进行有效清除,清除完成后规范放置引流管,再对硬脑膜进行检验治疗,随后缝合伤口,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出现术中感染情况。

1.2.2 实验组 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后,患者家属签署手术知情书。明确告知手术可能发生的情况,随后开展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在规范麻醉后,在颧骨弓上方、耳前方约1 cm 的位置做切口,切口开口需要往耳廓后上方进行衍生,直达顶骨骨节,同时再沿着正中线延伸到额部发际,行规范钻孔,一般情况下需要取6 个钻骨孔,其中3 个孔位需要保证在额骨颧突后和额突眉弓下靠近中线以及耳前接近颞底,剩余孔一般在切口中,能够充分保证额底的暴露,在充分暴露颞底时,需要咬除碟骨嵴外侧1/3 处,并向颅窝底扩大。打开硬脑膜,暴露其前颅底、中颅底、顶叶,显示颞叶、额叶,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和血肿,做好止血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中需要观察并发症,特别是急性脑膨出等情况,采取必要的解决手段后才能结束手术。整个治疗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出现术中感染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4]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预后量表分级:Ⅰ级为死亡;Ⅱ级为患者出现持续性的植物状态,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有心跳及呼吸,在睡眠觉醒阶段存在偶尔睁眼的情况,本身未见意识,但是可确认存活;Ⅲ级为重度残疾,患者有意识,但是精神及躯体均出现明显的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不能独立;Ⅳ级为中度残疾,患者留有记忆和思维,在交谈中能够发现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语言障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虽有缺陷但是自理能力尚可,能够在庇护下参与部分工作;Ⅴ级为恢复良好,患者在治疗后躯体及精神经过恢复均恢复正常,疾病治疗完成之后能够重新回归社会,虽然会出现部分病理学、外貌以及轻度神经学的缺陷,但是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其中Ⅰ、Ⅱ、Ⅲ级视为预后差,Ⅳ、Ⅴ级视为预后好,治疗总有效率=(Ⅳ级+Ⅴ级)/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术后3、5 d 颅内压。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颅内血肿、颅内感染、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2.2 两组术后颅内压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3、5 d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颅内压比较 (,mm Hg)

表2 两组术后颅内压比较 (,mm H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颅内血肿2 例、颅内感染0 例、切口感染1 例;对照组发生颅内血肿7 例、颅内感染1 例、切口感染3 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3/60),低于对照组的18.3%(1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23<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建筑等行业中出现重型颅脑损伤的情况十分常见,重型颅脑损伤是脑部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症状之一,属于脑外伤的范围,患者在受到物理外力撞击或者击打、摔打之后,出现颅脑组织的挫伤、撕裂乃至血管破裂、穿通等严重的颅脑部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是大脑物理结构的病理性改变,患者病程进展迅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出现大面积的脑出血和脑水肿,同时可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患者极大可能出现生命危险[5]。针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需要采用手术及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达到降低颅内压、清除坏死组织等目的,而当前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合理讨论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改善患者预后的较好办法[6]。

在众多开颅手术中,当前大骨瓣开颅手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手术之一,该手术虽然不属于微创手术但是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颅内压过高的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小骨窗或者小切口是明显错误的,颅内压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降低[7]。而大骨瓣开颅具有明显的“梯形逐层进入”顺序,在该手术顺序下,皮瓣、骨瓣、脑组织形成了由大到小的顺序,通过额叶前海总部、底部、颞叶底部、颞极充分的暴露,患者的颅内血肿以及相关病变组织能够被彻底的清除,有效避免了由治疗不彻底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出现。在大窗口期患者的颅内压得到了有效的释放[8]。需要注意的是,大骨瓣开颅手术需要严格按照梯形逐层进入的方式,避免皮瓣与颞肌一同翻开,这可能会导致颞肌占位和出血的情况发生,同时皮瓣一定要大于骨窗面积,避免头皮愈合不良的情况发生,在切口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易于医生识别和掌握,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大脑的重要结构,在关闭颅腔的时候,需要逐层缝合,保护硬脑膜的生理完整性,不可开放硬膜[4]。在本研究中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实施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外伤是严重的颅脑损伤疾病,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术后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颅脑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