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创新研究
——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

2021-03-12王枫毛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王慧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灌篮 2021年27期
关键词:驻点辅导员考核

王枫 毛曦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王慧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由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团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共同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1],其中就包括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当前,高校的兼职班主任工作基本上都是聚焦于校内学生或大一新生,对校外见习实习关注度不够,而这一期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形成,班主任的指导和引导将会更好的帮助学生。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医学院校需要将学生安排在医院开展驻点教学,在驻点班实施兼职班主任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化和创新,是强化“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一、医学院校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的意义

(一)医学院校驻点班需要兼职班主任的参与

2004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一文把辅导员和班主任区别开,提出“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不断配齐建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并在建设内容上逐渐清晰,国家层面也加强了班主任的制度建设,高校出台了相关实施办法,鼓励党员教师、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及有经验的教师加入班主任队伍,将兼职班主任的考核列入职称晋升、人才评审等政策中。在日渐成熟的制度建设下,高校班主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学生管理新路径。

目前众多实例研究不乏表明高校专业教师担任有利于班团建设和学风建设,对于医院驻点班,聘任医院的专业医生至少也能达到此类效果。医院驻点班是一种校—院共建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四年制护理本科为例,前两年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学习,第三年进入医院驻点班,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驻点班以班级为建制,原则上不改变原有班级学生编制。目前,对于驻点班的教学管理多由医院科教科带教老师负责,医院与学校教务处见习科对接相关事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主要是学校学生工作处相应辅导员负责。

(二)物理距离导致学院对学生管理工作鞭长莫及

以X学院为例,2021年有27家见习单位,其中仅有3家在连云港本地,同一年级的各行政班分布在省内外13个区市。跨度大导致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易出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限于线上平台,学生特殊情况无法及时处理,驻点班情况依赖于学生的反馈,无法全面客观地把握全局。这种由于物理距离造成的局限性、滞后性和片面性使得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势,长期不利于驻点班学生学习和成长。

(三)医院对驻点班学生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一

医院科教科老师对驻点班学生管理有疏忽。一方面医院科教科老师负责医院所有见实习学生和规培医生,时间精力难以保障,工作难免疏忽。另一方面,医院科教科老师工作主要面向医院,多认为驻点班学生管理的直接负责人为学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和突发情况等无主导意识,对驻点班学生管理难免会疏忽。设立驻点班兼职班主任便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聘任医院工作人员作为兼职班主任,一是促使提升医院对驻点班的重视程度。二是通过有效的培训、考核厘清医院兼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减少因管理真空带来的疏忽。三是医院兼职班主任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优良学风的养成。通过以学校为主体,搭建“校-院协同”平台,强化学生管理水平。

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兼职班主任实践

(一)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概况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1999年建立,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2013迁址连云港办学。学院现有在校生人数8170人,专职辅导员41名,所有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和辅导员助理。目前学院建有12个教学机构,建有30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共享南京医科大学25所附属医院的教学资源[3]。学院驻点班主要分布在江苏,2021年有27个见习单位负责见习工作。

(二)兼职班主任实施过程

学院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推进学风建设及教书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结合学院学生管理实际情况,2016年制定了兼职班主任工作条例,并成立兼职班主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兼职班主任的选聘、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兼职班主任聘期为两年。2018年学院制定并实施了兼职班主任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每个班级原则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同时将兼职班主任的选聘、工作安排及日常管理与各系、部实际相结合。2019年起取消本科生导师,全部改为兼职班主任。2021年学院修订兼职班主任管理办法,规定学院兼职班主任包括新生兼职班主任和驻点班兼职班主任两类,聘任范围以学院专任教师为主(包括驻点班教学基地教师),聘期改为1年,并再次细化工作要求。每年学生工作处应对兼职班主任做选聘、培训、考核及表彰工作。

(三)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实施进程中的问题

1.学院与医院协同不足

医院对于驻点班的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职责不够了解,学院对医院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的培、指导力度不足;不同医院对驻点班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见习点学生成绩差距较大。以2019级药学部、人文与管理学部见习学生为例,7个班级分别在6家医院见习,见习期间均学习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基础、外科学四门课程,由于各驻点单位提供的学业辅导程度不同,导致各驻点班成绩差距较大(见表1)。

表1 X学院2019级驻点班成绩分析表

2.驻点班兼职班主任机制还存在不足

学院已开展多年兼职班主任工作,但是驻点班兼职班主任才刚刚起步,聘任的教师多是见习医院教学老师。而带教老师的编制在医院,故学院兼职班主任考核奖惩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尤其在兼职班主任职称评定等激励政策方面,需进一步完善校院协同机制。

3.实施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目前学院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经验缺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客观或主观困难。由于驻点班远离学院,对开展专业教育、帮扶“三困”学生、坚持听课制度、参加班级活动制度、进宿舍、谈心谈话等工作内容的实施情况及学生满意度不能及时反馈,实施效果处于未知状态,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三、以三个协同理念推动医学院校的兼职班主任建设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加强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4]。聘任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对兼职班主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不断加强对其工作路径的探索。

(一)指导协同路径探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5]提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培养工作,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关键。作为育人主体,学校加强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工作管理,从工作内容上来讲,兼职班主任更加关注学业指导、日常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发展规划指导、课外科技活动指导,以及敏感事件和特殊时期的学生引导方面[6]。

指导协同重点落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注重思想引领,强化日常管理。根据“七个一”工作要求,通过谈心谈话、听课、进宿舍、班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协调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

注重工作交流,强化沟通协作。加强与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相应学部及分管辅导员的沟通交流,参加相关学部组织召开的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工作联席会。了解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贯穿于学生见习全过程。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好其他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2.学风建设

帮助学生做好从校内学习到见习单位学习的过渡,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见习期间各项学习任务,做好学生考研、就业等引导指导工作。做好班级学风建设,指导班委会制定班级学期学风建设计划。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沟通,对学业困难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与帮扶。指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文化活动、学术活动和科研活动。

3.学生安全相关工作

完善各项见习学生安全制度,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如见习生管理规定、晚查房制度、请销假制度、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等。同时,做好相关制度宣讲工作。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主题安全教育。

通过对工作的具体要求,解决了驻点班班主任工作职责不清、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做好驻点班学生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达到校—院同频共振的效果。

(二)反馈协同路径探索

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方面、在个例学生的帮助和引导方面,彼此互为补充,各司其职、通力合作[7],向着反馈协同努力。设立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将医院科教科—学校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辅导员和驻点班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处—学校教务处—医院科教科双线反馈流程简化成为驻点班班主任—辅导员双向反馈机制,缩减了流程,加快了处理时效。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的设立,在专业交流和沟通上更流畅、更易赢得学生信任,更容易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搭建辅导员与驻点班兼职班主任沟通平台,点对点直接分享信息,有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更好地做好育人工作。

首先,深入发挥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班级主阵地优势,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实际问题,做好立德树人基础工作。

其次,要搭建辅导员与驻点班班主任的沟通渠道,通过撰写《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工作记录本》,定期举行工作例会等,及时双向掌握学生情况,讨论、解决学生常见及突发情况。充分利用线上平台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缓解距离受限带来的困难。

最后,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医院的交流,辅导员与驻点班班主任分别打开学校和医院两条通道,针对学生情况直接对话,不存在中间环节,有助于提高医院对驻点班学生的重视程度。

(三)激励协同路径探索

设立驻点班兼职班主任是为了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应以可持续的视角组织开展工作,因而完善的考核、激励制度,如在表彰、职称评审、职位晋升、岗位津贴等多激励方式有利于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的长期发展。

以X学院为例,驻点班兼职班主任考核分为客观考核和评价考核两个部分。客观考核是对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工作情况的客观反映,占考核成绩的40%,由《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工作记录本》记录情况(30%)和开展活动取得成效(10%)组成;评价考核占考核成绩60%,由学生满意度测评(40%)、教学成效测评(10%)和医院评价测评(10%)组成,考核等级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充分全面地对其工作作出评价。

同时,以学院为主体,设立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岗位津贴,按照考核等级发放津贴。激励协同不仅体现在驻点班兼职班主任,还兼顾学校对驻点医院的考核。对同一驻点单位所聘的兼职班主任有连续2年考核优秀的,表彰其所在单位并奖励。此外,高校或医院需出台激励措施,尤其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方面。

四、结语

驻点班兼职班主任是医学院校探索兼职班主任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兼职班主任校内聘任,驻点班兼职班主任需要协同医院与学校,架起校-院沟通平台。在工作实践中,依然有待解决的问题存在: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的作用,尤其在学风建设上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激发驻点班兼职班主任工作热情;如何提升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素养,提高培养质量?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驻点班兼职班主任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有针对性、实践性、可行性的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驻点辅导员考核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随县教育局与帮扶户“结对认亲”
2300名干部进村“串户”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