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节点城市”转向“枢纽城市”
2021-03-11苏有鹏南方周末实习生周海涵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 南方周末实习生 周海涵
长春市市长张志军。
受访者供图
★“‘十四五期间,我们提出的预期目标是,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达到6.5%左右,把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2020年,长春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638亿元,反超沈阳,增幅位居东北4市(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首位。而在2019年,长春的GDP还落后沈阳近570亿元。
长春新动作不断。这座曾于1956年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的“东方底特律”,正摩拳擦掌,利用嘉年华特色活动,助力红旗打造新品牌形象,并提出红旗品牌汽车在2021年要“向40万辆发起冲击”。
2021年1月12日,长春人代会上,市长张志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要“增长7%左右”。张志军还强调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落实5000万元以上项目12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
“十四五”期间,身处东北的“内陆城市”将如何走向“开放高地”?近日,张志军就“十四五”期间长春的规划与发展,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同城化”的机遇和挑战
南方周末:长春“十四五”期间如何实现新突破?你对即将公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哪些期待?
张志军:习近平总书记去年7月再次亲临吉林省视察,要求我们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体现新担当,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汽车产业实现万亿级以上规模,高端装备、光电信息、农产品加工、能源产业达到或超过千亿级规模,加快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现代金融、科创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对“十四五”时期国家推动东北振兴,我有几点期待:在粮食安全方面,东三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期待国家层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将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种子问题,结合“十四五”规划,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创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其次,在制造业方面,我们正全力支持一汽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将长春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汽车城,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汽车工业的支持力度。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北地区4大机场都是单跑道,承运能力还很低。长春作为省会城市,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只有一条。希望交通方面的政策向东北倾斜,加快破解制约东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交通基础偏弱难题。
南方周末:在吉林省“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曾提到“推进公主岭市成为长春新城区”,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张志军:目前,长春市中心城区按照“西产业、东生态、中服务”的思路进行总体功能布局。公主岭由长春代管后,率先推动范家屯镇、大岭镇、响水镇融入长春发展,纳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核心区长春国际汽车城规划范围,化解一汽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发展空间不足问题。
南方周末: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后,长春将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面积第三、人口850万的特大城市,这会为长春的发展带来什么挑战和机遇?
张志军: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转型升级压力仍较大。
推动同城化协同发展,将进一步优化长春市空间结构,拓展两市发展空间,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规模、综合承载能力以及城市量级,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支持一汽集团拓展发展空间,通过整合长春、公主岭两市汽车发展资源,不断深化分工协作;有利于实现环长春、四平、辽源、吉林、松原工业走廊率先突破。
推动3个转变
南方周末:长春在“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方面将如何破局?
张志军:近年来,长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0年,长春市克服疫情严重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GDP增长3.6%,增幅在东北四市位居首位。
“十四五”期间,围绕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实质性突破,我们提出的预期目标是: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达到6.5%左右,把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为此,我们提出了加快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打造长春国际汽车城、国际影都、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两大基地”的战略路径。
南方周末:多年来,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一直是学界和政界探讨的热门话题。长春致力于打造现代化都市圈,而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现代化都市圈意味着什么?
张志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呈现出人口、产业和中小城市布局逐步向(特)大城市聚集的特征。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符合协同发展要求,有利于推动长春和吉林、四平等省内其他市(州),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错位布局、抱团发展。
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不仅肩负着落实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也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我们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领会战略上深一层、在大胆实践上快一步、在示范引领上先一手,切实把都市圈建设目标转化为全面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使长春成为吉林转型升级的动力源、东北振兴的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南方周末: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长春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张志军:长春将着力推动都市圈从培育型向成熟型转变,都市圈格局由“单核引领”转向“区域协同”,城市功能由“节点城市”转向“枢纽城市”。重点实施长春-辽源-通化高铁,长春龙嘉机场三期,地铁5、6、7号线等一批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十四五”期间,国际通航城市有望由10个左右拓展到15个以上,市域高铁里程由250公里增加到338公里,高速公路由“一环六射”扩展为“两环八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由100公里提高到230公里。
扶持“小巨人”和“独角兽”
南方周末:你曾提到“十四五”期间,长春每年实施至少1000个以上体量大、质量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但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那么长春如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引入更多的投资进入?
张志军:2020年,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增速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增长28%和12%。今年以来,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相继到位。事实证明,以长春等为代表的东北城市,正努力打破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向“投资必过山海关”转变。“十四五”时期,长春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申建自贸区长春片区,将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欧洲、东北亚、东南亚国际合作,对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深化与天津、杭州对口合作,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
今年春节假期一结束,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明确提出根据企业和群众需要,实施绿色审批、城市智能体大数据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旗E春城”新能源汽车推广、电网能力提升、市场主体培育倍增、人才公寓建设、金融助企、城市品质提升、信访积案集中化解“十大行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进入全国营商环境第一方阵。
南方周末:包括长春在内,东北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张志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长春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问题。事实上,近年来,在政策、产业和服务多重因素作用下,长春人才正流入趋势明显。
通过连续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138人,集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近5万人。去年以来依托6个百亿元项目、302个十亿元以上项目、1112个亿元以上项目,聚集高端产业人才6500余人。去年长春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10.1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
下一步,要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落实人才新政,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大胆探索,拿出真金白银为人才提供保障。
南方周末:在“十四五”期间,长春将如何继续激发科研创新潜力?
张志军:“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全力支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化所等在长大校大所大企申建应用化学、半导体激光技术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揭榜挂帅”等机制,在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动车组、工业机器人、农业种源、原研药等领域,集中攻关一批“卡脖子”技术、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性成果。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中国(长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
在营造创新良好环境方面,支持大企业开展产业集成创新试点,对优秀成果进行“后补助”,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突出扶持科技“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作用更加凸显,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中加速迈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