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1-03-11李德明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像体会式阅读,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对文章中的关键字词产生透彻的理解;加强文章之间的关联;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文本细读;有效策略
阅读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比较大。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广阔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素养,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念。文章主要是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文本细读的作用
(一)拓展知识面
借助文本细读,可以完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为阅读课程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一些教师都是从一个角度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虽然这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学生不能从多个角度感受到文章的美感,阅读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学生感受不到知识的趣味性,更不能充分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在文本细读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知识,凸显重难点知识,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了解阅读的作用,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素养
在传统的语文课程中,主要是教师给学生讲授知识,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将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丰富学生的答题方法作为了教学内容,学生的鉴赏素养比较低,这样就不能充分发展审美情趣。另外,教师在课程中占据权威性的地位,学生没有对文章的思考,一切都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如果教师将文本细读渗透到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文章中的知识,从多角度对文章进行鉴赏,这样才能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的局限,充分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因此,教师将文本细读融入到语文课程中是可行的。语文阅读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感受文章背后的故事,了解文章的风格,探究到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的精神内涵。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体会式阅读
中心思想在课文中是最主要的内容,学生在课程中进行阅读,主要就是感悟中心思想。初中阶段的学生没有得到丰富的阅读训练,缺乏社会阅历,因此在文章阅读中,很难对学习的知识产生透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让学生大声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感受,这能够让学生与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从语文课程来说,教师将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应该主要思考的事情。比如,在《济南的冬天》的知识讲授中,这篇文章是老舍关于济南冬天的描写,属于情景交融的经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够得到不同的体验,学生可以通过文本细读的形式,感受创作者蕴含的情感,并将创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运用体会式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对关于济南的冬天比较优美的片段大声朗读,同时提炼文章中的自然景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想象,感受创作者蕴含的情感。
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手段,文本细读也是这样的。教师在阅读课程中运用文本细读的形式,要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产生透彻的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和精神。在阅读的文章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心思想,也可以看作是主题,这也是创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师在知识讲授中应该引导学生找到中心思想。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学生的思维也不是很成熟,也就不能对文章产生透彻的理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感受创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让学生融入到情感中,从而对文章产生透彻的理解。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春》这篇文章时,散文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物,创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文章是比较优美的,也非常值得借鉴。学生在阅读这篇散文时,可以运用文本细读的形式,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感受创作者的情感。当学生对文章中的知识有了大致了解后,教师再让学生对春天中的景物进行想象,让学生融入到情感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透彻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创作者的情感。
(二)对文章中的细节产生透彻理解
文章中创作者使用的字词,对于正在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学生来讲,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创作者运用的字词进行细读。经典文章中的字词都是比较优美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了解创作者运用字词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的魅力。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概括文章中的经典字词,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借助仿写和模拟的形式发展语感。一般情况下,创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都蕴含在文章的细节中,这需要学生用心去感受,仔细揣摩,关注文章的细节。另外,学生只有感悟到了创作者的重点,才能与创作者形成共鸣,感受文章整体带来的感受。文本细读就在语言中,学生要想弄清楚创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应该及时发现文章的美,不断改善阅读效果,探究到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因此,教师应该改變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只从浅层次进行教学,还应该深入到文章的细节之处,这样才能真正弄懂文章。比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文章讲授中,通过创作者的回忆,能够感受到他幼年时家乡的情景以及人情味。创作者主要运用了精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形式,展现了严厉和蔼的阿长形象。在描写人物时,创作者主要是运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进行描写,烘托人物形象。这篇文章是短小精悍的,用词也比较精妙,值得学生学习。在《孔乙己》的知识讲授中,教师让学生理解创作者是怎样展现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的,创作者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形式,用“文化人的偷不叫偷”可以看出这一人物的自命清高。创作者运用这样的描写形式,让人物形象更加明显,还可以让人物形象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发挥出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人物刻画的形式,这样学生在阅读相似的文章时,就能立刻判断出创作者运用的方法了,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文章之间的关联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无论是在文章描写,还是在创作者方面,学生总能找到文章之间的关联,对文章中的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并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学涵养。以往的文章中都蕴含了大量的知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时,应该加强文章之间的联系,找到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文章的特征,感受不同创作者不同的创作形式,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文学创作的形式。
(四)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
在文学观念中,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知识并不只有一个答案,任何人都能够找到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多元化的特征才能让文章呈现出美感和艺术性。在阅读课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只从一个角度进行理解,应该努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解读,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在不同的角度下感受文章的美。另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评价文章的方向,让学生正确对文章进行评判,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文章的特点,并努力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不能对文章进行曲解,应该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运用科学有效的形式对文章中的知识进行感悟,找到创作者的真正创作主旨,从创作者的层面对文章进行理解,感受文章的本质。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文本细读的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读物,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文章中蕴含的知识慢慢回味,感受创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景,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发挥出文本细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从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
[2]纪春玲.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20(14).
[3]蔡良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4).
作者简介:李德明,1971年生,甘肃天水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