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的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

2021-03-11杨丽萍

课外语文·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语文课堂

【摘要】現在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可视化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将知识传播给学生,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可视化教学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思维视图,创新语文教学的模式。文章主要是从语文课堂中的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语文课堂;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语文课程应该不断变革,教师要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视化教学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与国家提出的“互联网+”的政策也是一致的。当前,教师在运用可视化教学时还是会遇到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

一、可视化和可视化教学

(一)可视化定义

“可视化”是从西方国家传来的,有些人将它看成“图示化”,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可视化”是将知识、思维等事物借助具体的图像展现出来。可视化是一种能力,本质是借助人们记忆中或者课本中的图片、图表等信息进行创造,主要是为了交换信息,对未知的思想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可视化主要可以分为知识、思维、信息可视化等。

总之,可视化就是将抽象的定义借助图片或者视频的方法展现出来,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将文字向图像进行转变。在信息化时代,可视化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定义运用“图形”展现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因此,可视化应用非常广,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

(二)可视化教学

在当今社会,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应用越发普遍,可视化逐渐出现在了教学中。可视化教学就是运用丰富的视觉语言表现语文知识,将知识显性化,帮助学生整合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难将抽象的定义传达给学生,而且学生的具象思维比较强,在学习一些抽象的定义时会有障碍。教师运用可视化教学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困境,利用信息建模、图像等形式将艰涩难懂的知识运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现出来,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根据调查显示,教育可视化已经被应用到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对教学方法和设计的研究。教师运用可视化教学就是将知识单向传播给学生,只是在表面运用了信息技术,没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知识紧密相连。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将语文知识可视化呈现出来,还需要将教学环节可视化,不仅仅是运用图像表现出抽象的知识,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可视化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具备“21世纪型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的可视化应用及问题

语文教学就是将“语言”和“言语”教学联系起来,这不仅会涉及语言文字和文学,还会涉及人们经常运用的语言和实用类文章。在当今社会,语文已经成为了一种信息化媒介语言,语文课程是将“大语文”和“小语文”紧密相连,学生既要学习语文知识中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习语文中呈现的其他知识。至于语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母语教学的观念,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中,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结构。

在语文课程特征中,语文课程是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时,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感知素养。在新课改中,特别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发展“语言学科教学群”,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是学生的运用和思维素养,这需要语文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语言能力”需要突破课程的限制,但是语文还是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凸显出语文课程的地位,在语文课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课程不是思想、自然等课程,而是在凸显语文主体性地位时,突破课程的限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语文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勇敢面对挑战。

三、可视化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一)应用必要性

教师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到语文课程中,可以将知识运用图像展现出来,将“微课”“翻转课堂”广泛运用到课堂中。比如,教师在讲授《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文章中的情境展现出来,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能够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做到轻松学习语文知识,还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素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望洞庭》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纪录片或者Flash,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透彻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素养做好准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可视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可视化教学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运用教室中的多媒体,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虽然能够增加教学途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是单向传播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运用可视化教学时没有凸显出语文课程的精神内涵,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简单的教学工具,类似于“粉笔+黑板”的形式,长久下去,教师只是在表面上运用了教学工具。

教师制作的图像中的知识比较粗糙。自从“微课”出现,受到教师的关注,虽然教师在广泛应用微课,但是却没有制作出优秀的作品。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整合微课中的素材,也没有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教师运用低质量的微课,为学生讲授语文知识,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还可能会取得相反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后,可视化教学只是浅层次的,没有凸显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也没有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这样可视化教学与单向传播知识就一样了。教师将新技术应用到语文课程中一共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其二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其三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素养,这是顺应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总之,教师运用可视化教学还存在大量困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四、语文课堂中的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

(一)顺应核心素养背景的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素养”不只是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学习,还包含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我国,“核心素养”在2013年后就成为了教师的主要研究问题,变成了在新课改后的教学思想。

林崇德教授非常倡导“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形成的促进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品格和素养。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三方面:文化基础、自我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文化和国际中的地位也是一致的。钟启泉教授也非常认可核心素养,他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在通往成功路上的社会能力和动机、人的性格方面的能力。我们国家的核心素养是有我们国家的特征的,但主要还是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体。

(二)教學方式的变革

教师将可视化教学应用到语文知识的讲授中,要改变以往单向传播知识的途径,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推进:提升运用软件的能力,将文字转化成图像;提升学生的课余时间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家校合作;在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提升能力。比如,在《童年的水墨画》的知识讲授中,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童年的歌曲》,让学生根据歌曲进行想象,教师紧接着再导出今天的文章《童年的水墨画》。“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都是本节课中需要学生重点学习的句子,教师可以将这些句子变成可视化的画面,让学生在画面中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结语

总之,可视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学方式,与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培养是有联系的。教师将可视化教学运用到语文课程中,既可以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还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艳菊.语文课堂中的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6).

[2]郑伟.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3]刘世峰.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作者简介:杨丽萍,女,1976年生,甘肃天水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可视化教学应用策略语文课堂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