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活动支架实现课堂生长

2021-03-11戴蓉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赏析环节文本

戴蓉

“语文主题学习”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能真正为课堂增容、为阅读提速的新型语文课堂。和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相比,教师更需要具有整合课程的能力、文本解读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沟通对话的能力。

短短45分钟的一节课,如何引领学生既要读懂一组文章,又要认识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由单篇成功走向一类,更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以“千古壮词,一片丹心”这节古诗词阅读课为例,谈谈本节课带给自己的思考。

本节课我带学生学习了三首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一、用精巧的活动蓄势

学习古诗文,“知人论世”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知识显然不如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效果好。所以,课始,笔者在第一個环节“猜读·积累”活动中,通过“猜作者”“猜身份”和“猜作品”这样层次清晰的“三猜”活动,既让学生了解了三首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又激发了学生对这三首词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支架”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丰富的信息,为下面深入走进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和蓄势。

特别是在“猜身份”环节,教师反复强调要在诗词中找依据,学生从“为报倾城随太守”“将军白发征夫泪”和“可怜白发生”等句中猜出了词人的身份:苏轼是太守;范仲淹是将领;辛弃疾曾经是一位将领,现闲居家中。这样的猜读活动,是有关作家作品的知识积累,也是初步感知文本的过程。这样的活动,是有效的语文活动,能始终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去发现。

二、用充裕的时间走进语言

古诗文主题学习,既要有文化的高度,同时也要着眼于细节,避免教学时浮于文本表面甚至游离于文本之外。作为阅读教学,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文本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情。因为语言是语文课的DNA,教学缺乏对语言的关注,那就绝对不是语文课。单篇课文如此,主题阅读亦如此,如果主题学习只有内容话题的泛泛而谈,没有语文知识元素的渗透,没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其意义可能仅仅是扩大了阅读量,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语感这些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难以实现。

在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也是语文学习的本体性内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那么,语言建构与运用如何在主题学习中有效落实?一是要给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积累、品析、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汉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二是要给予学生充裕地接触和感知语言的时间,没有时间保证的语言学用活动,即使有热闹的课堂展示,也很难收到实效。语文主题学习课,我们也要带着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慢慢走,欣赏啊”。

本节课在第二个环节“品读·赏析”活动中,分小组赏析场面描写和抒写抱负的句子。“场面描写+抒写抱负”,这是“壮词”常见的行文思路,赏析的过程也是发现其行文规律的过程,这是带着学生由一篇走向一类的学习活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该环节教师留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主批注赏析,给足学生从容走进文本的时间,也为后面精彩的展示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而实现了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对于文本的细读,教师先为学生搭建示例支架,“沙场秋点兵”从赏析关键词的角度,“可怜白发生!”从赏析标点的角度进行示范。这两个角度不同的示范,成功地引导学生从关注重点句转到关注关键词语和标点的使用。该语言品读环节,学生在赏析诗句的过程中,通过抓关键词和标点快速理解课文,既是对阅读方法的渗透,又是在创造机会让学生反反复复、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师生在对话中向着文本深处行进。这个环节的设计,这些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凸显了语文课程的本质,遵循了语文教学特点及语文教学的规律,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多机会、深层次的接触,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用扎实的训练提升能力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怎样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语文课中都应该思考的。

在第三个环节“创作·运用”活动中,笔者一如既往地让学生充分地活动,留给学生完整的写作训练时间,而不是把课堂当作个人秀的场所。教师要求学生任选一首词,为词作展现的画面配上相应的名称并写一段“画面介绍”,这种实用性写作的训练,学生因为平时接触过少而写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教师继续通过示范为学生搭设写作支架:

《江城子·密州出猎》设计说明:画面名称:盛装围猎图

画面介绍:画的中央,一位两鬓微白却有着少年般豪情的太守,骑着一匹长鬃飞扬的白色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之上;跟随着狩猎队伍的猎犬,正欢快地向前奔跑;还有那只苍鹰,正昂首挺胸、振翅欲飞……

教师通过“画面名称+画面介绍”这种任务分解的方式,并通过实例示范,巧妙地为学生搭设操作支架,化解写作的难度,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真正的学习力,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认知的升级和提升。这样的实用写作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一节课要学习几篇文章,课堂容量较大,教师常常会感觉时间不够用,特别是在交流展示环节,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这是“语文主题学习”课堂面临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突破。

总之,精心设计活动,巧妙搭设支架,给予充足时间,落实各项训练,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在课堂实现真正的成长,这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

猜你喜欢

赏析环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