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祛痰颗粒治疗痰浊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无复流及其对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2021-03-11张明雪
陈 韦,李 京,张明雪*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4;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老龄化趋势发展,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临床危重急症,具有极高的致死率[1]。STEMI 再灌注治疗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无复流现象是指除外狭窄、栓赛、痉挛、夹层等冠脉无机械性梗阻因素,仍有部分患者在PCI 开通罪犯血管的情况下,前向流受阻,TIMI3 级血流无法达到,心肌灌注未实现,对AMI 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3]。可将其归为中医的“胸痹”“真心痛”。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可以归属于中医络病学的理论范畴,PCI术后气虚为本,气虚无以推动血行,血瘀脉中,津液输布不利,痰浊内生,痰浊和血瘀互相胶着阻于脉中,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本研究,以痰瘀互结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采用化瘀祛痰法对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无复流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总结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无复流患者180 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38 例,女42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 例。对照组男70 例,女20 例,年龄38~84 岁,平均年龄(60.39±10.43)岁;观察组男68 例,女22 例,年龄33~82 岁,平均年龄(60.17±11.25)岁,2组患者各项基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4]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冠脉造影结果:获取患者造影剂的排空相和灌注相,并对患者3 个或以上心动周期进行记录分析,随后经由2 位或以上心脏病介入专家对造影结果给予系统评估,并依据冠脉造影TIMI 血流分级标准,对患者相关梗塞动脉分级,若患者TIMI 血流分级低于3 级;或TIMI 血流3 级,并伴有心肌呈色分级低于2 级,则可确诊为无复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5],并参考临床常见证及专家论证:患者胸痛胸闷,体胖痰多,心慌,心悸,口黏有痰,脘腹胀满,纳呆,头重身困,舌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 1)患者经PCI 术治疗后,出现无复流现象,且其病例资料完整;2)患者了解试验内容及过程后,自愿参与试验,且能够全程参与,签署同意书;3)近期未服药系统治疗。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或证型非痰浊血瘀型;2)患者存在其他心脏疾病或肝肾损伤;3)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或已行溶栓治疗;4)药物过敏。1.5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 次;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1 次;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每次25 mg,每日2 次。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化瘀祛痰颗粒进行治疗,组方如下:黄芪 30 g,党参15 g,绞股蓝 15 g,茯苓 20 g,半夏 12 g,石菖蒲 12 g,川芎 9 g,丹参 9 g,赤芍 12 g,郁金 10 g,甘草 6 g。用法用量:温水冲服,每次1 袋,每日2 次,疗程为1 周。本次研究所需化瘀祛痰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对照组除基础药物治疗外加用安慰剂治疗,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用法及疗程同观察组。
试验药物治疗结束后,2 组病例继续接受基础西药治疗,并在患者出院后第3 个月时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
1.6 观察指标
1.6.1 心肌声学造影(MCE)指标 术后3 个月,运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2 组患者的心肌微循环情况。对心肌收缩力、冠脉微循环有影响的药物于检查12 h 前停止服用,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GEVivid19 型超声心动仪、心电监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MCE 定量分析:运用指数函数曲线拟合公式y(t)=A (1-e-βt)+C,自动计算出心肌平台期微泡信号强度A 和曲线上升的平均斜率β。A 反映心肌血容量;β反映心肌血流速度;A×β 值代表心肌血流量(MBF),测定灌注达峰时间(ATP)。MCE 定性分析:心室壁运动评分采用4分制,反常运动4 分,无运动3 分,运动减弱2 分,正常运动1分。运用心肌灌注评分定性分析心肌微循环的灌注情况。心肌灌注评分标准:心肌内造影剂均匀增强计1 分,心肌内造影剂不均匀增强计2 分,心肌内造影剂充盈缺损计3 分。
1.6.2 中医症状积分 对患者胸痛、胸闷、肢体沉重、口唇紫黯等中医症状进行观察,并于治疗前后给予评分,根据患者各症状严重程度,0 分为无症状,2 分为症状较轻,4 分为症状中度,6 分为症状较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 组评分变化情况。
1.6.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患者胸痛、胸闷发作的次数、程度和持续时间,肢体沉重、口唇紫黯等症状进行观察记录。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胸痛、胸闷等主要症状及其他次要症状均基本消失,积分减分率≥70%;有效:患者胸闷、胸痛较前明显减轻,部分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70%>积分减分率≥30%;无效:患者仍存在胸闷、胸痛,症状未改善,甚者加重,积分减分率<30%。
1.7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方法选用SPSS 17.0 进行,MCE 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统计值P<0.05 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见表1。
2.2 2 组心肌声学造影(MCE)相关定量指标评价比较 见表2。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n=90) 分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n=9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2 2 组心肌声学造影(MCE)相关定量指标评价比较(,n=90)
表2 2 组心肌声学造影(MCE)相关定量指标评价比较(,n=90)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3 2 组心肌声学造影(MCE)相关定性指标评价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心肌声学造影(MCE)相关定性指标评价比较(,n=90) 分
表3 2 组心肌声学造影(MCE)相关定性指标评价比较(,n=90)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4 2 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90) 例
3 讨论
从中医角度分析,STEMI 应属于“真心痛”的范畴[7-8],临床多采用PCI 或PTCA 对其进行直接治疗。经治疗,虽可及时开通其主要罪犯血管,但往往因缺血再灌注治疗,对其缺血区微血管的功能和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微循环可划分为中医学的络脉范畴,且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故瘀阻心之络脉、血行不畅可引起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属中医络病学理论范畴,痰瘀阻滞为临床常见病因。早在先秦时期就曾首次出现络脉理论的记载,《灵枢·脉度》中描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STEMI 患者PCI 术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血液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心气虚,则气不行血,血行不畅,脉道内的精微物质失于输布,积聚日久,化为痰浊阻塞脉道,进而产生瘀血[9-10];其次,STEMI术后患者其心脏受损,功能失调,而小肠与心相表里,故小肠功能亦受到影响,受盛化物功能失司,水谷精微无以转化,聚于脉络,日久化生痰浊;瘀为血行不畅所致,痰为津液不利所生,血瘀可造成津液输布不利而生痰浊,痰浊可致血行不畅而生血瘀,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引起微循环障碍[11]。中医认为津血同源,而瘀源于血,痰源于津,故痰瘀同源。化瘀祛痰颗粒方中君药为黄芪、绞股蓝、党参,重用以发挥健脾益气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多糖可使心肌缺血损伤得到修复,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减,改善微循环[12]。绞股蓝总甙可降低TC、TG、LDLC 水平,提高HDLC 水平,从而改善脂质代谢。党参可明显保护和减轻心肌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调节左心室收缩压、维持正常心肌能量代谢,还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形成[13-14]。配伍具有淡渗利湿、祛痰健脾之功的的臣药石菖蒲、半夏和茯苓。药理上,石菖蒲挥发油对缺血心肌的坏死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可提高NO 水平,降低ET 含量,从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半夏可祛痰化湿,降低血清中LDLC水平,改善心肌微循环[15-16]。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其成分中的茯苓多糖可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素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中佐药为丹参、郁金、川芎、赤芍,具有行气、活血、止痛、化瘀之效。本方化瘀以消痰,痰利则瘀除,痰瘀同治则气血通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多酚酸盐可保护心肌细胞、拮抗钙离子通道、减少血小板凝集、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姜黄素为郁金提取物,对高胆固醇家兔具有显著降低其血清脂酯过氧化酶作用,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预防作用,还能减少血小板形成,降低全血浓度。川芎活血化瘀,为临床常用药,其有效成分川芎嗪可发挥扩血管、降低全血粘度、保护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赤芍总甙可保护内源性抗氧化酶、抑制脂质过氧化,以起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配伍的使药为甘草,可祛痰、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上述诸药联合,共奏痰瘀同治、健脾益气、标本兼顾之功。
综上所述,化瘀祛痰颗粒具有理气健脾、祛瘀化痰之效,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无复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