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V多少V多少”构式的认知研究

2021-03-11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构式句法语料

马 聪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构式(construction)在传统语法著作中被用来描写语言结构,主要指句法层面的结构。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使用的“construction”(构式)成了具有特定意义的术语,其所指与传统意义相比有所扩大。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构式的概念意义又有了新的变化,其直接来源为Fillmore的格语法和后来的框架语义学、Lakoff的格式塔语法、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以及中心语驱动短语结构语法。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包括语素、词、半固定和固定的习语和熟语,以及抽象的句型,跨语言的多个层次,有关语言的所有的知识可用构式的网络来建构。“各类构式都是在习得者接受了足够的输入、并借助于一般的认知机制而习得的”[1]。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对先前未能解释或认为理所应当而不以为然的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作为研究语言的一种新方法,在国内的大量文献中被用以研究汉语及英汉语对比分析。①张伯江,1999,2000;沈家煊,1999,2000;李淑静,2001;陆俭明,2004;董燕萍、梁君英,2002;纪云霞、林书武,2002;石毓智,2003;王惠,2005。对汉语构式的研究也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有许多文献都是关于汉语构式的个案分析,比如“爱V不V”的构式分析[2],“V得/不了”与“V得/不着”的构式分析[3],“某V某的N”构式的认知语用研究[4],等等。汉语的灵活使用性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看似使用不正式,不规范且搭配复杂的汉语构式,通过研究可以填补某种汉语用法的空白,从而丰富语言研究。

“V多少V多少”作为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构式,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及部分书面语中。以下是在语料库中检索到的包含这种构式的例句。

(1)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样慢慢就跟上来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2)据调查,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有二、三产业稳定收入的农户,往往把农业特别是种粮当作副业,“种多少算多少,收多少吃多少”,粗放经营,甚至弃耕撂荒。(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3)很多人都是成百斤地买,有的甚至提出“有多少要多少”。(北京语言大学BBC现代汉语语料库)

(4)何况现在特殊情形,好的佣人真难得,而女人要多少有多少。(北京语言大学BBC现代汉语语料库)

(5)一些富裕行政村规定,只要团组织搞活动,需要多少拨给多少。(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

(6)科研人员让孩子们对每一种酸奶进行评价,至于数量随意,想吃多少吃多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通过检索语料库观察分析语料,笔者将“V多少V多少”构式进一步划分为五种子构式进行研究。它们分别为:“V多少是/算多少”;“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V1多少V2多少”;“V0多少V0多少”。

一、 “V多少V多少”构式的句法特征

通过查阅语料以及结合人们的日常使用可以发现“V多少V多少”的使用位置比较固定。此构式具有“VP”构式的特点,因此,构式前可跟名词代词等词类充当主语成分,构式后面一般情况下不跟任何内容,即以“V多少V多少”结尾或作为小句的结束。另外,该构式也可以单独出现使用。

1.象征单位与构式之间的互动

在“V多少V多少”构式中可以明显看出,“多少”是一个象征单位。“多少”作为汉语词语有多种释义,如表1(见下页)所示:

表1 “多少”的词汇义

可以看出不同构式赋予词语“多少”不同的语义,在“V多少V多少”这个构式里,“多少”的语义被固定为一种,即表示不定的数量。这体现了构式对其组成单位的压制,且不仅出现在语义层面。Fillmore[5]认为词项本身就是构式,当“多少”这个构式表示不定的数量时,可以作为小句的宾语,与前面的动词一同构成“VP”构式。或者说“多少”这个构式与动词相结合产生新的构式“V多少”。本文所研究的“V多少V多少”构式与“V多少”构式通过继承关系实现连接,属于Goldberg[6]定义下的次部分连接。

2.五类“V多少V多少”构式之间的形义差异

在“V多少V多少”这个构式中,两个动词的选择,以及构式前使用的其他成分都对该构式存在句子的句法层面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语义及语用层面也会出现不同。根据前后两个动词是否一致,进一步将该构式划分为“V1多少V2多少”和“V0多少V0多少”。图1为“V多少V多少”构式中两个动词不一致时的分析例句。分析可得出,“V1多少V2多少”这种两个动词重叠使用的构式乍看有些特殊,但究其深层语义结构可知,包含两个“V多少”的这种构式中存在一个先后的逻辑关系,因此,两个动词之间其实有连接关系。只是这种语义上的连接关系在句法中的体现被逐渐省略掉,查阅语料之后也可以发现两个“V多少”之间也有借助“就”去实现这种句法上的完整性,但很明显“V多少V多少”这种构式已经逐渐固化成为最常用的表达。即便没有实实在在的连接词出现在两个“V多少”之间,这个大构式中的两个子构式之间也有其概念语义的必然连接性。

图1 “V1多少V2多少”构式结构分析

图2 “V0多少V0多少”构式结构分析

图2为前后两个动词一致时的分析例句。在前后两个动词一致时,笔者更倾向于将第一个“V多少”作为状语成分,表示对动词某种程度上的限定。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后两个动词一致时,“V0多少V0多少”构式前必须加上相关的情态动词,否则该构式就失去了意义。原因是人们的认知和经验中并没有认可两个相同动词加上“多少”重叠在一起使用能产生常规的意义。加上情态动词,将第一个动词的语义转化为状语成分,从而让构式在句法和语义方面都能够成立。假设将图2中的例句部分翻译成对应的英语“You can eat as much as you want”就能更加直观看出,在“V0多少V0多少”前增加助动词的必要性。以下是不同情态动词加该构式的实例。

(7) 一旦立了法,演员也用不着背包袱,该挣多少挣多少。当然演员也有本身的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8) 她的钱,她爱给谁给谁,爱给多少给多少,怎么成了“做事不公”?怎么叫“公”?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9) 朋友说我很适合在欧洲生活,和欧洲人一起喝酒完全是随意,主人随主人之意,想喝多少喝多少;客人随客人之意,能喝多少喝多少,从不会有人劝酒。(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10)面对这些古老砖块,工程人员说,损坏程度较大的地方将采取揭墁的方式,旧砖能留多少留多少;相对整齐一些的地方只把严重损坏的砖块剔除更换,其余则原封不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根据动词的具体选取不同,构式所展现的形义特点也不同。比较明显的就是将“V多少V多少”中的某个动词固定后形成的三个构式。分别为“V多少是/算多少”,“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仅在句法层面,笔者认为后两者的结构与其他三种相比比较相似,故放在一起讨论。以图3 “V多少是/算多少”的例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是或算”这样的存现动词在时体层面具有特殊性,放在该构式的第二个动词位置上,因此,可以将第一个动词附于主语,从而它们整体具有了主语的功能。此时“是/算”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如果用英语表达这种构式可能会有这样的句子:“What you’ve done is enough for us”,就能更加清楚理解“V多少是/算多少”这个构式。

图3 “V多少是/算多少”构式结构分析

图4 “V多少有多少”构式结构分析

图5 “有多少V多少”构式结构分析

图4和图5(见上页)分别是“V多少有多少”和“有多少V多少”的例句分析。这两种构式的共同点是衍生出来又一个充当主语的成分。首先“有”这个动词在这个构式中表示已经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另一个动词的出现是对其数量值进行匹配。通过对这两种构式句法的转换,最终都将第一个“V多少”作为状语部分,这一点与“V0多少V0多少”的分析相似,但不同的是这两种构式都不是必须在前面加上“能、该、想”等情态动词。即使同样是充当状语成分,但表达的意义却不同。“V0多少V0多少”中的状语部分表示的是主语在能力范围内的动作;“V多少有多少”表示的是主语在预想范围内拥有或者获得的动作;“有多少V多少”表示的是主语在客观存在事物数量的限制下的动作。另外“V多少有多少”和“有多少V多少”这两种构式都可以实现句子的话题化,像“馒头吃多少有多少”“馒头有多少吃多少”,构式将实际的受事放在施事的位置,甚至省略了施事。

二、“V多少V多少”构式的语义特征

1.框架语义下的动词联系

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是人们通过日常真实的场景逐渐在大脑中形成规约性的意象图式,这就是认知完型(gestalt),即抽象的语义框架。理解一个框架中的某个概念时,一定是以理解整个框架为前提。反之,当概念框架中的某个概念被反映到具体的语言表达,如一个文本或对话中,该概念框架中的其他概念也随之被自动激活[7]。

关于动词的语义,Goldberg[8]的构式语法思想认为,“一个动词所表达的意义是一个由若干参与者构成的语义框架,并且是由人的百科知识和亲身体验形成的背景框架。一个动词的语义框架知识还包括一些句法因素,限制和制约着名词、副词、介词或其他附加成分的使用和出现”。另一方面,动词和构式之间存在着融合,当动词出现在某一构式中,这个动词就可以被看作能够出现在该构式里的某一家族的成员,该动词就与可出现在构式中的其他动词相联系。

在“V多少V多少”这个构式中,动词成员就体现了这样的联系。特别是在“V1多少V2多少”构式中,前后两个动词的选取和组合都不是任意的,具体可见表2。

表2 构式中前后动词的搭配

可以确定的是,根据目前可以搜索到的实际出现的语料,“V多少V多少”构式中出现的两个动词都属于带有人或动物属性特点的范畴内的成员,并且两个动词之间还有着密切度不同的联系。在“赚多少花多少”中,“赚和花”是比较明显的具有反义意义的词。但在“知道多少说多少”中,两个动词之间的联系似乎较小。两个动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但唯一能够比较确定的是,动词所属的范畴都指向人或动物。反之用该构式生成的句子就会被不认可或者存疑,比如下列句子。

(11)打雷多少下雨多少。※

(12)(花)枯萎多少(人)栽多少。?

(13)(车)行驶多少(车)耗油多少。?

2. “V多少V多少”构式的语义核心:概念对等体

“V多少V多少”构式中前后两个“V多少”的语义被象征单位“多少”在概念上被量化。由两个“V多少”分别构成两种意象图式,但通过概念隐喻成为存在于人脑当中的实体,通过对比或者重合关系联系起来。通过对“V多少V多少”构式中5种构式的分别研究,可以得出该构式的概念对等体有两种状态,即概念上的对等和概念上的不对等。首先是概念上的对等,出现在“V多少是/算多少”与“V1多少V2多少”两种构式中,见表3。在“V多少是/算多少”中第一个“V多少”很明显被隐喻为第二个“V多少”所表示的实体总量。在“V1多少V2多少”中,语言使用者不仅将两个“V多少”的语义统统概念隐喻为实体总量,还在它们之间划起了“等号”,但这种相等仅仅是概念上的相等。

表3 两种子构式的概念语义

但在“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以及“V0多少V0多少”构式中,这种概念对等关系是不能确定的。在“有多少V多少”中,“有多少”即客观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数量决定了第二个“V多少”的概念数量;在“V多少有多少”中概念数量的确定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需求数量;“V0多少V0多少”中的概念数量则取决于语言使用者预期可能达到的数量,但由于不同语境下的语言参与者也不同,因此这时该构式蕴含的语义数量也是不确定的。综上,这三个构式中的两个“V多少”所拥有的概念数量是不能确定等同的。可参考图6、7、8(图8见下页)。

图6 “有多少V多少”概念语义体

图7 “V多少有多少”概念语义体

图8 “V0多少V0多少”概念语义体

对“V多少V多少”中五类构式的语义成分进行划分可以看出,该构式将动词语义的凸显由关系转化为事物即实体,并借助象征单位“对少”对实体进行概念上的量化。前后两个“V对少”又通过框架语义中的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进行量化的对比、融合。

三、“V多少V多少”构式的语用特征

Grice于1975年发表的《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了四条合作原则,分别是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与方式准则。在“V多少V多少”构式的实际运用中,可以发现若有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一般都是违背了质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概念语义体不对等的“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V0多少V0多少”三个构式中。

(14)下属有怨气,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让他们“出气”,有多少出多少,出错了也不要紧,就是一些过火、“走板”的话,也要让人家讲完,然后找到适当的时机和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15)住进招待处,就不时被上门推销钢材者的敲门声惊扰:“要不要螺纹钢?唐钢、天津三轧的,要多少有多少,有回扣!”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16)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

通过对“V多少V多少”语料的查阅可以发现,这三种构式往往违背了质的原则。“有多少V多少”构式中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数量决定了人动作可涵盖的范围,但具体的数量无法确定。

“V多少有多少”构式中听话者被置于很高的位置,直接决定了动词所涵盖的概念上的量,可以说是一种以听话者为导向的用法。但说话人能提供的是否为听话人预期所需求一致从构式中尚不能确定,因此,还是违背了质的原则。“V0多少V0多少”构式由于前面还要加上“能、该、想、爱”等情态动词,因此,具体的数量取决于施事的一方,但动作所涵盖的范围或数量是由客观世界提供,人的需求和实际被提供的数量一定是不对等的。说话者将不能确信的言语表现出来违背了质的原则。相对于这三种构式,“V1多少V2多少”和“V多少是/算多少”在具体的使用中所阐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更中肯一些。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层面分析现代汉语构式“V多少V多少”。通过查阅分析相关语料,归纳该构式的具体用法,又进一步将“V多少V多少”这个构式划分为“V多少是/算多少”“有多少V多少”“V多少有多少”“V1多少V2多少”“V0多少V0多少”这五个构式。通过句法与语义的互动探究这五种构式背后的认知生成机制。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只研究了完全符合该构式的语料,还有其他相似的用法并未涉及分析。

对“V多少V多少”所蕴含的概念等同体的分析也体现了汉语思维的空间性、迁移性和灵活性。从历时语言学和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可以推断“V多少V多少”这个构式是由一定的象征单位和子构式逐步在语言使用发展中产生的,并且背后映射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和语言生成机制,以及中国社会的语言文化。

猜你喜欢

构式句法语料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威胁构式“你敢VP”研究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