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JF智慧共享农庄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
2021-03-11李海娃蔡宇欣王红叶涂爱仙
李海娃,孟 猛,蔡宇欣,王红叶,涂爱仙*
(1.海南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1)
我国智慧农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惊人。智慧农业是指利用5G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耕地到销售再到防伪、从会议到休闲等方面无所不包。
食品安全问题上到国家下到每一个消费者都十分重视,如此更加凸显了智慧农业的作用。智慧农业通过精准生产满足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农产品的溯源,实现从田地到餐桌的整个链条追踪保障食品安全,通过精细化管理从而节约土地、水资源和人工成本等。海南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实现可视化远程诊疗、控制、管理、预警、追溯等功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彻底转变农业生产者、消费者观念和组织体系结构。加快5G+智慧农业建设,提供精准、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共享农庄应利用智能技术,做好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体验,全面提升庄园旅游消费品质[1]。
1 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模式
共享农庄与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相结合,与适合在海南发展的产业相结合,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民的收益,为农业经营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1]。海南共享农庄试点特点:一是休闲农业体验游,二是产业式共享农庄,三是推崇健康疗养的生活方式(见表 1)。
表1 海南共享农庄的主要发展模式
2 海南JF智慧共享农庄
2.1 项目概况
海南JF智慧共享农庄采用企业自筹、政府扶持及用户众筹等方式筹集资金,规划用地204.2亩,计划投入1920万元,农庄将建设40份共享农庄,每份有5亩农地,配套56平方米的生活用房(见表2)。在管理方面,农庄配套专业管理团队及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和管理销售。以中高端消费市场为目标,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可以用手机管理的农庄,并为消费者提供土地租赁、托管代种、产品认养直供等服务。从农场到餐桌,让土地变得更有价值,合理利用闲置的土地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可视化种植,通过智能硬件实时看到远程种植状态与画面。认养农业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入互动,以体验、互动为卖点,让农业实现由一产到三产的巨大转变,为认养客户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表2 JF智慧共享农庄的套餐内容与管理模式
2.2 项目特点
海南JF智慧共享农庄项目是投资回报型项目,主要面向来琼度假养老的中高端人群。投资回报型共享农庄的运营特点如下:
销售模式剔除销售中间环节,让产品与消费者面对面,实现所见即所得,同时减少产品中间环节的损耗。让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吃到更新鲜的蔬菜水果,而生产者也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实现价值双赢。通过监控视频、传感设备等硬件设施,可以实现用户远程操作体验农场乐趣,在获得不一样体验的同时,也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与粘性,同时对生产环境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实施手机管理,配套专业管理团队及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和管理销售。业主自营,农场代管提供技术及市场销售服务,业主自用实行物业服务管理,经营用房由专业酒店管理或公司管理,利润分成。相关配套设施,有乡村酒店,自行车、电瓶车、接送车等旅游观光车辆,还有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卡拉OK、超市、医务室、餐厅等。
JF智慧共享农庄通过培育热带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带动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与生活、生态融合,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改善全域面貌。因地制宜地打造农业休闲观光综合开发区,以中高端消费市场为目标,以资源共享、利益共存、保持生态平衡为经营原则(见表3)。
表3 JF智慧共享农庄的经营方式
JF智慧共享农庄依托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联合消费、投资主体通过众筹等方式募集资金用于建设发展“生态绿色产权共享智慧农庄”项目,为消费者提供农庄认购、托管代种等形式的私人定制服务,满足中高收入家庭、“康养”群体等对海南热带资源高端化的消费需求。农庄作为受益对象可以为其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托管代养、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消费者及投资者按约定的实物或投资收益回报。
2.3 智慧共享农庄模式优势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未来应该是融合的、共赢的。智慧共享农庄模式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将生产过程、交易过程和消费体验智能化,实现可视化的情景式消费[2]。海南JF智慧休闲农庄是农场与互联网科技合作,打造的海南智慧农业的项目。科技参与智慧农业建设,助力农业产业升级,推进物联网与农场融合发展,以此带动周边热带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互联网+”与智慧农业深度结合的解决方案落地。农庄配备专业的农业灌溉系统、互联网智慧云系统及专业的农业管理团队,农庄广泛应用移动物联网智能技术。在农庄中安装摄像头24小时监控,庄主可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农庄管理,实现远程控制灌溉和施肥,检测各项指标数据。土壤中安装智能检测仪,通过手机可实时查看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农庄中还将部署微型气象站,可通过手机随时查看气温、降水量、风力等各项气象数据。
利用互联网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打造产品销售推广平台,为政府、种植农户、农场主提供全方位服务。消费者通过手机轻松管理农场,可以实时了解农庄并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农庄。共享农庄还能为消费者提供配套的农家乐、民宿、旅游等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消费者参与虚拟采摘等。
3 海南JF智慧共享农庄失败原因的分析
2017年7月28日,海南JF智慧共享农庄计划投入20个亿,力争通过3至5年建成全国知名的热带农业休闲区。2017年11月,海南省原农业厅拟批准的61家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试点申报主体名单中就有它,然而2019年在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试点名单中就被抹去了。整个项目属于全面停工状态,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毫无复工的迹象,成了烂尾工程。JF智慧共享农庄失败的问题不是资金、技术问题,而是与国家和省里的相关政策相违背导致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确保海南建设用地总量在现有的基础上不增加。JF智慧共享农庄的建设用地是未经审批而擅自开发建设的,还是打擦边球走向灰色地带?JF智慧共享农庄采取“种植地+菜园+农庄房”方式出售使用权30年,这使当地农民产生了诸多疑惑,这个项目是否符合海南建设农庄的政策?JF智慧共享农庄是否通过当地政府多部门联合初审,该农庄是否能给贫困户带来就业和产业增收?2019年7月,村民代表到乐东县自然资源规划局上访,相关领导接访时称JF智慧共享农庄项目未报先建,已经对项目作出处罚决定。
(2)海南省原农业厅于2018年4月下发的《海南共享农庄建设规范》中提出共享农庄使用的土地必须要有建设用地指标。海南省对共享农庄申报有明确规定,没有通过市县农业、规划、国土、住建、旅游等部门联合初审的,不予受理;不能带动贫困户就业和产业增收的不予受理。
2019年6月13日《乐东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乐环罚字〔2019〕21号)指出,在未经环保部门审批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万钟农场建设的JF智慧共享农庄项目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罚,勒令立即停止建设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JF智慧共享农庄项目,并罚款拾叁万元。
(3)原本用来种植庄稼的农用地,却打着共享农庄的幌子变相用来“种房子”,背后蕴藏着一道并不复杂的算术题——那就是栽种果蔬远不如“卖房”来钱快。共享农庄建在农用地上当做房地产向外出售,农庄配套房建在原种植庄稼的农用地上。打着合法开发的旗号,违法抢建私建房屋。如果把“共享农庄”搞成房地产项目,那就是挖海南的“农根”,断农民的财源,就会走向终结。发展“共享农庄”,必须明确政策界限,坚持农地农用,决不允许把农用地用来开发房地产。
4 发展智慧共享农庄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4.1 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完善激励机制
共享农庄是新农业时代的新产物,投资开发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不能违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三农法规和政策。相关部门可通过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返乡就业。县乡村三级政府从创业资金贷款、生活保障措施、技术支持和产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4.2 加大力度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要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应有的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但部分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要改变随意将生活废弃物,塑料袋等难降解的物品丢入自然湖中的习惯,同时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并保护湖中鱼类生物免受影响,解决乡村“脏、乱、差”现象。
4.3 加快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让大学毕业生和在城里就业的农村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参与乡村建设,扩大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利用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资源、平台和发展前景吸引年轻人回到乡村,共创农业、农村发展大计,逐步解决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
4.4 健全乡村农业信息体系
海南在大规模水产养殖、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共享农庄是将共享经济理念与海南生态环境、农业产业特色、乡村振兴结合得最紧密的共享经济项目。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共享农庄的可视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服务的实时性[3]。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产销共享平台,关于乡村旅游、共享农庄等特色旅游信息进行线上发布并大力传播,云上参与互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