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提问,提升小学数学素养
2021-03-11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张飞飞
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张飞飞
通过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也能够引发他们的思维参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对所学进行反馈。提问是多元化的,学生问老师,老师问学生,学生之间互问,都是可以的。多元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迸发,从而进一步促进素养的生长。
一、预习中,学生向文本提问
预习需要学生与文本对话,也就是向文本提问。而向文本提问,就要理解文本背后的内涵,就是要以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预习,旨在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的方式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最后在预习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当学生看到课本中呈现的长方体时,脑海中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当教材文本展示出长方体的面的时候,学生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可见,学生预习的过程就变成了对教材文本提问的过程。学生对教材的提问可以带上自己的体验,比如: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讲台上的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一边提问,一边真实地体验,将预习变成了边提问边操作。学生看到的是三个面,于是再次提问:在画长方体的时候是不是只要画三个面就可以?随着预习的深入,学生的提问也在深入,如:能不能也画出一个长方体的立体图,同时标出它的棱与顶点?教师鼓励学生向文本提问,要舍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因为向文本提问就意味着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思考了抽象的知识,可以让数学展露鲜活。
二、互学中,学生相互间提问
小学数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要能让学生学会相互提问。
以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节为例,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用22 根1 米长的木条围成一块长方形花圃,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呢?题目布置下去以后,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如:要算周长是不是要先算长和宽?长和宽好像不是固定的,是不是有不同的摆法?不同的摆法周长是不是固定的?……围绕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自己开始操作。有学生先在纸上列出多种可能,再一一摆弄,于是发现所有长与宽可能是:①长10 米,宽1 米;②长9 米,宽2 米;③长8 米,宽3 米;④长7 米,宽4 米;⑤长6 米,宽5 米。当学生列好了、摆弄完了,他们的彼此提问又开始了:长与宽是不是有5 种情况?这5 种情况能不能不看图就写出来?互学一般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生间是平等的,彼此发问是自由的。此时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适时引导,让学生不断变化话题,能及时地发问,同时,教师要改变机制,让发问变成一种习惯。
三、展学中,学生向教师提问
展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所学展示出来并教给别人的过程,所以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很容易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当然,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不一样,需要拓展的程度就会不一样,他们自己能发现的问题自然也不一样。因此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单方面地向教师提问,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 章“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教师设置这样一题:在下面的月历卡中,用“十”字形框5 个数,共可以框出几个不同的和?这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
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中间数可以在哪些行之间?”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中间数的特点,他们一下子就能发现中间数的上下左右必须有数。这时学生再问:是不是第一行与最后一行没有中间数?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往往会直接问出第三个问题:第二行的中间数可不可以是8,9,10,11?第三行的中间数可不可以是14,15,16,17,18?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几乎是一起提问的:第四行的中间数可不可以是21?有了这样的铺垫,就有了这样的结果,即一共有4+5+1 =10(个)。在展学环节,教师要让学生不间断地问,不间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便于教师及时发现本节课学生还有哪些认知的盲点,并想办法解决它,发现学生思维的特点,及时给予一定的提醒,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不断提问的过程,不断地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不断发现新的思路的过程。让学生展开多元的提问,其实就是给他们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