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孩子社交起航?
2021-03-11顾葱白
文/顾葱白
朋友说孩子最近有“社交恐惧”,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他女儿晚上总和邻居几个伙伴在院子里玩,看上去很开心。但有天回家后,她悄悄告诉妈妈,其实她经常不高兴,因为小伙伴总让她干这干那,越来越不想跟他们玩了。
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矛盾:肢体冲突、抢占玩具、拒绝合作、争夺输赢……其实,这是因为自我意识开始悄悄萌芽了。
当孩子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与别人发生碰撞和冲突,爸妈应该暗自高兴,因为孩子的心理层次达到了新层面,人际关系之路正式起航了。
冲突是划出与世界边界的画笔
曾经看过一个亲子类综艺节目,几个三四岁的小嘉宾每人带了一件喜欢的物品。
有个3 岁的小女孩展示了乐高玩具。主持人说,“你愿意把它送给在场其他小朋友吗?”女孩抱紧玩具说:“不愿意,这是妈妈和我一起拼的。”主持人又接连问了其他几个孩子,大家都不愿意,还有孩子差点哭起来。主持人尴尬地说,“瞧,现在的孩子真自私!”
其实孩子只是自我,不是自私,他们通过占有,按照意愿行使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
如果强行要求出让一部分“自我”,反而会伤害自我意识,造成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0-6 岁儿童的所有激情都投入到自我中,在冲突和碰撞中试探和确认“我”与他人以及社会的界限,逐渐构建自我。
从2 岁起,孩子就能意识到自己与世界是分离的,开始对物品和身体表现出占有欲,不愿让别人“侵占”。尤其是5 岁以前独占玩具现象十分明显,孩子往往不肯与人分享。
但5 岁以后,孩子心理会发展到新层面,开始愿意与伙伴分享、交换物品,6、7 岁时甚至能沉浸于分享的乐趣中。
不单是物品和兴趣的分享,还有相互倾听、关爱和理解,形成更深层次的友谊。
正确面对孩子们的冲突,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成长的契机。
错误的“保护”会伤害孩子
有个妈妈发现上幼儿园的儿子奇奇脖子上有抓痕,奇奇说,是跟同学打闹时抓破的。妈妈气急败坏地在家长群里要求老师惩罚这个同学,还点名道姓地把对方家长损了一顿。
虽然最后妈妈占了上风,但所有家长都知道奇奇有个“不好惹”的妈妈,暗地里让孩子少跟奇奇玩。结果,同学们开始有意无意地躲开奇奇,怕惹祸上身。
奇奇不但没有因为妈妈强势出头更快乐,反而被疏远冷落,失去了正常社交的机会。
遇到孩子间发生冲突,更有甚者直接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为孩子出气:陕西两名孩子抢玩具,一方父亲把对方母亲拖拽在地,往脸上猛踹,导致其当场脑震荡;长春某家长,因小区里一男童拒绝和自己孩子玩拌了两句嘴,蛮横要求男童跪在烈日之下……
当孩子目睹父母如此残暴地“保护”自己,能感受到爱和温暖吗?能学会正确解决冲突吗?
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自己探讨、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慢一点,给予反思的机会。音乐家谭盾的儿子参加作曲夏令营后说,S 同学总是出言不逊,对他指手画脚。他生气地表示:“下一期我不要和S 住一个房间了!”
妈妈听了没多说什么,只是给了孩子两个选择:一是向老师如实说出理由,申请下期调换宿舍;二是距离下次开营还有大半年,不如多了解一下S,说不定会有改观。
孩子支支吾吾地说会跟老师申请,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一天,儿子无意中在Youtube 上发现S 的音乐小站。一开始他嘲笑S 乐感不好,弹奏指法不对,但渐渐地负面评价越来越少,最后甚至说:“S 最近进步好大,我应该跟他相互学习!”
妈妈没有动用“一枪一弹”,只是给予更多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理性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问题,就赢得了一场关于爱恨的斗争。
孩子需要在成长的迷雾里待一会儿。父母要做的不是急于拉他们出来,而是要在尽头点燃一盏温暖的灯,等待他自己拨开迷雾,迎来天朗气清。
当孩子需要时再理性介入
如果遇到难以调和的冲突或安全受到威胁,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可以把孩子带离“灾难现场”,尽力恢复冷静。
第二步,接纳他的处境和心情,弄清冲突原因。
第三步,就事论事,换位思考。
可以批评孩子,但指向的应是具体行为,如:“你抓别人头发/骂人的行为是错的”,而不要评价“你是个熊孩子”等。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容易内化成人的消极评价,削弱自我行为掌控感,不自觉地朝成人贴的标签发展。
如果确实是孩子受了委屈,请坚定地站在他身边,给予面对侵犯的勇气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第四步,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办,让大家都开心?”让他思考办法,不要代替孩子解决。
育儿专家张怡筠博士说:有冲突的时候,就是宝宝学习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时刻。
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尝试和处理,多倾听,少代劳,让他们自己意识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慢慢积累,主动整合,这样才能真切地构建出独立健康的社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