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乡村康养旅游适宜性评价和开发路径研究*

2021-03-11周赫阳唐晓赟孙燕萍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核心区康养旅游

丁 敏,周赫阳,徐 旭,唐晓赟,孙燕萍,刘 宁

(泰山学院 旅游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两个大战略的背景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也逐渐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诉求。“康养+旅游”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模式,也是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趋势。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健康融入养老、旅游、健身休闲,催生健康新产业。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立足山东农业特色优势,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乡村旅游发展提上日程;同年6月出台《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泰安、淄博、莱芜、临沂四市组成的鲁中南山区健康产业带,其中泰安应以健康旅游为支撑点。随着对健康旅游的需求剧增和国家政策的驱动,泰安的康养旅游不能仅仅聚焦于泰山主体,更重要的是要聚焦泰山周边遍布生态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的山村,有些乡村例如泰山九女峰里峪、八楼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基础,如能开发康养旅游,也就是实现康养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无疑会为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文化保护开辟新蓝图。乡村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在泰山周边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国内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处于启动阶段,乡村康养必然成为乡村旅游“新模式”。目前,泰山周边乡村康养旅游的研究几近空白。放眼全球,法国、韩国等康养小镇、康养乡村旅游等发展早,建设成熟。自2019年3月始,我国才启动国内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国内乡村康养的研究相对肤浅,主要开展乡村康养产业发展路径或实施路径研究、乡村康养开发模式的探索、乡村康养旅游问题探讨。研究地区主要涉及广西、河北、湖南等地,未见山东泰山周边有关乡村康养的报道,且研究方法均以定性的评价为主,没有基于数学统计模型,更未采用科学实验和现场数据监测进行资源调查,没有完善的理论和使用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泰山九女峰核心区位于泰山西南侧,片区位于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北部山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辐射19个行政村,是泰安市首个乡村旅游聚集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越。25公里的环山公路连通各村,紧邻高铁。这里春季干燥风沙多,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高气爽温差大,冬季寒冷少雨雪,气温年均值13℃,年均降雨量616.08毫米。身处山地,植被茂密,其中里峪村和八楼村的森林覆盖率都在95%以上。

这里的林果产业是特色产业,有黄山香椿芽、里峪明栗、金帅苹果、薄皮核桃、大金星山楂等优质特色农产品。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众多,有齐长城、黄巢寨等,并入选“2019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监测和实验方法(主要针对有国家标准的自然资源)

利用负氧离子仪、空气质量检测仪、手持气象站、噪声检测仪等对自然环境(包括气候舒适度、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噪声等)进行检测,并对水质、土壤等进行采样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同时对康养人文氛围等人文环境、社会治理等社会环境进行以走访、问卷等方式展开调查。目前已经对泰山九女峰7个地点进行了6次实地监测和多次实地调研。调查气候舒适度的数据时,用手持气象站检测得到当地气候数据,依据标准是《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中夏半年所用的温湿指数;调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时,用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当地空气质量,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通过计算得到当地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空气离子化水平时,用大气负氧离子检测仪检测得到当地正、负氧离子数据,并根据空气质量指数及其标准计算;调查水质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测得其各项含量;调查土壤时,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测得其各元素含量,了解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噪声时,用噪声统计分析仪测得当地噪声数据后,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赋分。

1.2.2 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

人文和社会很多指标没有统一标准,我们借助大量参考文献并通过反复讨论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调查问卷和集体智慧依据标准进行赋分。

1.2.3 数理模型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层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为以下基本步骤:一是构建出层次有序、条理清晰的结构模型;二是构造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三是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迈实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九女峰核心区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进行了类别划分、等级评价,以该方法为主体构建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权重的分配。

2 基于AHP层次模型的乡村康养指标体系构建

2.1 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

乡村康养旅游目前没有具体、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我们以乡村康养旅游的资源评价及开发的可行性为基本点,前期查阅大量乡村旅游及康养旅游的相关著作及研究文献,以大量相关资料及论文、国内外的论著、具有权威性的期刊等为基础,最终确定以《国家康养示范基地标准》(LB/T 051-2016),《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乡村康养旅游的概念,六度理论等为主要切入点。经过专家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了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指标。

具体来说,一级指标分为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资源、社会资源与社会环境模块。二级指标则选出符合乡村康养旅游环境及资源特色的指标,即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模块下包括气候舒适度、AQI、空气离子化水平、水质、土壤、噪声、植被覆盖度、景致美观程度、康养农产品、其他康养资源等10项二级指标;人文环境与人文资源模块下包括特色饮食文化、康养人文氛围、有无污染工业企业、文化古迹、民间养生文化、农事体验等6项二级指标;社会资源与社会环境模块下包括地理区位、道路交通、卫生设施、农家乐、医疗设施、民宿设施、娱乐设施、社会治理等8项二级指标(见图1)。

图1 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指标和权重,修正前)

2.2 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评价体系的权重确定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我们邀请10-15位专家进行两两指标比对打分,通过软件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我们发现,自然资源在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方面重要程度远大于人文及社会环境。再度验证和民意调查后,对指标和权重进行修正和优化补充等。

2.3 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赋分

2.3.1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是乡村康养旅游的重要条件,是建设乡村康养旅游的根本。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应同时包含其本身的资源条件和质量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对于旅游目的地两方面条件的不同,其发展策略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对自然资源丰富的目的地,要同时注重其资源保护与发展利用两方面。对自然资源欠缺的目的地,要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来补空。对于确定这部分的某些评价因子标准值时,应严格遵循国家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即地下水质量、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等均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

(1)气候舒适度

从科学角度来看,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受程度除受气温的直接影响外,其他如湿度和风速等也有很大作用。在分析气候舒适度的过程中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 27963-2011)结合测量时间,选用夏半年所用的温湿指数来作为舒适度指数。

温湿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I表示温湿指数,T表示气温(℃),RH表示相对湿度(%)。

我们以感觉程度来分为五个层次(见表1),按照舒适、冷、热、寒冷、闷热的顺序来分档计分,分别赋以9-10分、7-8分、5-6分、3-4分、1-2分,用以表示人体对气候环境的舒适度感受情况。

表1 人居环境舒适度等级划分表

(2)AQI

空气质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其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等级则是表征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将空气质量分为六个级别,以一级优于二级,分档计分,分别赋以9-10分、7-8分、5-6分、3-4分、1-2分、0分。

(3)空气离子化水平

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含高浓度负离子的空气可以使人感到身心舒适,有利于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

根据日本安培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公式来计算其空气离子化水平(表2),计算公式:

表2 空气离子化标准

其中,q=n+/n-,q是单极系数,n-是负氧离子均值,n+是正氧离子均值。将空气离子化水平分为A、B、C、D、E五个级别,分别赋以10分、7-9分、4-6分、1-3、<1分。

(4)地下水质量

水质,是表征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实地调查,目的地饮用水多为井水,所以评价当地水质时,也是以地下水为主,依据的是《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该标准把地下水分为五类,其中Ⅰ类为最优,Ⅲ类是已经可供人类饮用的水。按照这个划分,对当地水质分档计分,分别赋以10分、8分、6分、4分、2分。

(5)土壤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表示的是土壤环境因子对人类及陆地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的适宜程度,且土壤根据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I类、Ⅱ类、Ⅲ类三大类别。即《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所规定的三个类别。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就是土壤中的污染物所容许的最大含量。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划分三个层次,分档计分。以I类最优,分别赋以7-10分、4-6分、0-3分。

(6)声环境质量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要合理分析声环境,从而进行统筹规划。现在我国统一采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进行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该标准划分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并且规定了各功能区域的环境噪声限值。

对于乡村康养而言,有效地降低噪声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可以舒缓人们的压力。所以噪声所代表的声环境质量等级也是评价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划分0类、1类、2类、3类、4类五个等级,其中0类优于1类,分档计分,分别赋以10分、8分、6分、4分、2分。

(7)植被覆盖度

植被覆盖度也可以说是绿地覆盖率,它是从绿地资源角度来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

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严格意义的绿地应该包括森林(含人工森林)、草场(含人工草坪)、湿地等。广义的绿地还可以包括屋顶、阳台、外墙覆土层栽种的各种植物。较高的植被覆盖度不仅能让人从视觉上感受愉悦,还能带来清新空气,并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态环境。

植被覆盖度的评价指标根据其覆盖度的大小分≤50%、50%-80%、≥80%三个档次,分档计分,覆盖度越高得分越多,分别赋以0-3分、4-6分、7-10分。

(8)景致美观程度

包括自然景观和人为建筑,目的地的山水环境与建筑的总体风貌是否独具特色,二者是否有机融合,建筑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及其是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

景致美观程度的评价指标包括优美、一般、不美三个档次,分档计分。分别赋以7-10分、4-6分、0-3分。

(9)康养农产品

康养农产品是指目的地所产出的利于人体健康的、高品质的农产品,通常指一些绿色无公害的果蔬,以及有食用价值的中草药。康养农产品的评价指标包括含10种以上、含7-9种、含5-6种、含4种以下四个档次,分档计分。分别赋以7-10分、4-6分、1-3分、0分。

(10)其他康养资源

指自然环境中的其他康养资源,如温泉、河流、湖泊等自然康养资源。

其他康养资源评价指标包括1种以上、1种、无三个档次,分档计分,分别赋以6-10分、1-5分、0分。

2.3.2 人文环境与人文资源

(1)特色饮食

九女峰核心区所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较为丰富,气温较为舒适,为药材、野菜的生长提供了基础。该地区自然环境保护较好,因此大量药膳、野菜在此生长,还有已经注册商标的“岱玉”牌苹果、金帅苹果、里裕明栗、大金星山楂等特色农产品,并拥有黄精、荆芥、白蒿、荠菜、香椿、党参、丹参,柴胡、大青叶、苦菜、槐花等对于身体康养有益的野菜和药材。野菜种类多,药材多样,特色饮食丰富。

(2)康养人文氛围

九女峰核心区位于远离泰安市市中心的宁静乡村,在该地区仍然保留着天人合一的生活习惯,可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远离高压的生活工作氛围,有利于减轻人们的压力,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疗养,也有利于治疗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减少疾病发生。且该地区饮食比较绿色健康,所用食材大部分是村民自给自足,时令蔬菜绿色健康无公害。有耕作、放牧等农事活动,有利于锻炼身体。当地村民热情好客淳朴,康养人文氛围浓厚。

(3)无污染企业

泰安市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且九女峰核心区位于泰山风景区西麓,距离景区较近,经过细致的调研走访,发现在九女峰核心区内无污染企业,同时由于远离泰安市中心,该地区环境良好,空气清新,适合人们康养。

(4)文化古迹

九女峰核心区境内山清水秀,文物古迹众多。寺庙有白马寺、龙居寺、魁星阁、黄山寺、五龙山五圣堂等。还有仰天神龟,国画崖,泰山老奶奶石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名胜有龙门湖、神龙大峡谷、鱼池古街、黄巢寨、齐长城、泰西原始部落等。神龙大峡谷位于道朗镇东北端的东西门之间,呈南北走向,总长1000余米,谷深160多米,形如腾转巨龙,故而得名。峡谷形成于太古时期,距今已数亿年。峡谷两侧层峦叠嶂,奇石众多,著名的有龙凤呈祥石、望夫印石、沉香石、情人石、福字石、听涛石、将军石、孙猴盼师石、禹王枕石凳等,称为江北第一石林。这里文化古迹保存比较完好,为游客们的康养旅游活动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和基础。

(5)民间养生文化

民间养生文化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在康养旅游活动中,可为游客提供心灵上的寄托和灵魂的慰藉。九女峰核心区不仅民俗文化丰富,而且养生文化也很丰富。

(6)农事体验

农事体验活动为来此康养旅游的游客提供了娱乐休闲活动,可采摘黄山香椿芽、里峪明栗、金帅苹果、薄皮核桃、大金星山楂。为了促进农事体验活动,九女峰地区特地设置黄山香椿芽采摘节,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全是香椿,此时采摘活动就开展了。里峪明栗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部山区,年产1400吨;金帅苹果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年产1.1万吨;薄皮核桃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部山区,年产200吨;大金星山楂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年产3600吨;岱玉牌红星苹果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年产2.1万吨。这里还有美莱德草莓采摘活动,不限时节,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活动。

2.3.3 社会资源与社会环境

(1)地理区位

泰山九女峰核心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泰山西麓,北与济南长清为邻,西与肥城市搭界。泰肥公路、铁路及泰肥一级公路贯穿东西。距离泰山风景名胜区16公里、岱庙26公里,距离太阳部落30公里、大河湿地公园仅10公里。距离风景游玩处较近,方便外出游玩。九女峰核心区距离泰安高铁站大约18公里,距离济南西站大约67公里,距离这两个较大的游客集散地较近,游客方便到达,地理区位较好。

(2)道路交通

九女峰核心区内道路交通便捷,泰肥公路、铁路及泰肥一级公路贯穿东西,而且内部通达情况好,外界进入区内也比较便利,52路、K52路公交车直达核心区内停车场。同时村内还修建了25公里的环山公路,村内车辆通行便利。

(3)卫生设施

核心区内投资3万元建垃圾池12个,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在国家大力提倡垃圾分类的情况下,核心区内早已开始进行了垃圾分类,并且垃圾分类比较合理。但相对于核心区域来说,卫生设施比较少,垃圾箱数量也比较少,且存在垃圾箱倾倒不及时的现象。

(4)农家乐

农家乐是吸引游客前来的一个重要方面,九女峰核心区内建有较多规范化的农家乐,共56户。同时农家乐的特色显著,有特色的食品,特色的住宿,给游客提供一场有特色的康养旅游体验。

(5)医疗设施

康养旅游中,有一部分是老年人或者是体弱人群。为保证游客在九女峰核心区康养旅游中获得放松休养的同时保证健康的身体,医疗设施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核心区内现建有的医疗设施仅有一所小型乡村卫生所,医疗设施不是很齐全,医疗物资储备方面也不健全,所以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医疗设施的改进十分重要。

(6)民宿设施

九女峰度假区已荣获“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2020年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优选项目”“泰安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其核心山林度假图书馆民宿——“故乡的云”将流云一般的书房建设在区域内制高点,取名“九女峰书房”。关于民宿设施方面,核心区内共有16户民宿,同时民宿建筑乡村特色显著,具有浓厚的独有特色。但民宿的数量比较少,在未来的康养旅游中,核心区内民俗设施方面还需要加强。

(7)娱乐设施

九女峰核心区内建有栈道、攀岩、真人CS等娱乐健身设施,供不同年龄段游客进行游玩;有扎染、骑行、禅修等娱乐修身健身活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有文化中心、夏令营、棋牌室等健身娱乐场所。种类虽然偏少,但娱乐健身设施安全性高,在康养旅游中可以为游客提供娱乐健身修身体验。

(8)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康养旅游的重要的参考方面,九女峰核心区内三年内无恶性事件发生,并且核心区内为了保证该地区内治安的良好,在核心区内设置巡逻大队进行巡逻,为人们进行康养旅游活动提供了保障。

3 泰山九女峰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

各因子评价标准的选择和研究区实际得分是资源评价的关键所在。自然资源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国家旅游康养示范基地标准规定,实际得分主要依据实地监测数据。康养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和标准进行得分。最终根据权重和得分计算总体得分。定量化评价各主要乡村适宜性程度,确定属于哪一类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

根据评价指标和监测结果,可最终得到相关数据(见表3)。

表3 泰山九女峰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调查结果和根据标准赋分结果(修正后)

设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总分10分,我们将旅游目的地分为四类:评分高于8.5分,为优秀级康养旅游目的地;评分在7.0-8.4分之间,为核心康养旅游目的地;评分在6.0-7.0分之间,为重点康养旅游目的地;评分在6.0分以下,为限制性康养旅游目的地。泰山九女峰共计得分8.1分,即该地属于核心康养旅游目的地,资源优势明显,可以大力发展康养旅游。

4 泰山九女峰乡村康养旅游实施路径

本研究于2019年8月份、9月份在九女峰核心区地区展开问卷调查,共有7位访问员在景区内部的3个主要游览区采用随机采访的方式访问游客,并且每团队游客抽样不多于两人。根据里裕村村委会和里裕龙虎夏令营管理员统计,景区旺季日均接待游客500余人次,淡季时则不足100人次。本次调查访问员共发放16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35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84%。

本研究首先采用相关性检验分析游客自述的满意度和重要性的关联度。其次,采用描述性分析如频数、平均数和标准偏差测量游客对景区服务各项评价要素的感知程度,并将20项被考察要素以坐标形式映射到IPA图表中。若自述重要性与满意度呈现线性相关,则考虑使用IPA修正法来增强其客观性。

160名受访游客的性别比例基本持平,男性游客略多,占52.0%;受访游客的年龄层次集中在26~55岁(占65.19%);受教育程度多为大学专科及本科(占56.3%);受访游客居住地以泰安市和济南市人口居多;收入一万以上者占比较少,收入在5001~7000元的游客最为集中(占31.11%)。为了检验问卷数据的信度,针对20项游客满意度评分做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MO的检验值为0.88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值无限接近于0(0.000)。问卷信度检验合格。修正后的IPA法计算出的各指标因子满意度和引申重要性的关系见表4。

表4 各指标因子满意度和引申重要性的关系(修正后的IPA法)

本研究采用双尾相关分析对各评价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图2显示,第一象限(优势区)包括五个要素,分别是1景致美观程度、5康养人文氛围、11餐饮情况、13住宿设施、19食宿服务人员素质这五项指标是发展过程中较为优势的部分,其中当地丰富又发达的餐饮行业成为发展乡村康养的显著特色,应当继续保持。第二象限(降低供给区)的要素包括2清新生态、3卫生保持状况、18公共服务人员素质这三项指标的满意度较高但引申重要性较低,这与现实中从国家到地方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密切相关的。第三象限(低发展区)包括七个要素,分别是7当地民俗文化、8民间养生文化、12医疗设施、14娱乐设施、16民俗活动、17体育活动、20专业人员素质,这七项指标的重要值不高且满意度也不高,原因主要是这些项目和活动的开发程度不足而使得游客体验不足。要加强对这几方面的改进和开发,从而通过其他新的吸引项目来吸引游客以达到丰富游客综合乡村康养体验的目的。第四象限(重点改进区)中的4当地特色文化、6特色饮食文化、9交通状况、10卫生情况、15时令农产品活动这五项要素是发展乡村康养旅游中的劣势所在,同时这些要素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隐蔽性,但的确对游客综合感知有着负面影响。

图2 基于IPA分析法满意度与引申重要性分析图

5 泰山九女峰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探讨

泰山九女峰核心区凭借其优越的区域位置,依托泰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条件、片区内通达的交通条件及其独有的社会条件,借助相关政策的扶持,通过乡村康养旅游这一新兴环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康养旅游项目。

在本次“泰山九女峰核心区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路径研究”的主题研究中,针对先前未明确的“乡村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创造性的意见与建议。特别是指标的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科学严谨的数据监测与采集。

经过对研究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等环境及资源的实地考察评估,将相关测量数据引入“乡村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确定研究区内有关指标具体的权重得出评分,得出该地属于“核心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且明显得知,研究区的气候舒适度、水质、康养农产品等多项指标的评分格外显著,资源优势明显。

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采集和游客感知的IPA法分析得出,研究区的特色饮食文化、康养人文氛围、康养农产品等评价要素初步成型,可作为重点培养方向进行大力发展,可推广扩大研究区优势。而其卫生设施、特色文化氛围和交通状况等评价要素劣势明显,属美中不足,尚待改进。另外,研究区的特色项目数量少,对客流量和部分年龄段游客的吸引力小,应借助泰山九女峰核心区的资源优势,开发多元化的特色体验项目,加大对各年龄段游客的吸引力度,并有条理地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侧重,形成产业链。

乡村康养旅游在当前康养旅游中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在未来的主题性旅游项目发展中,也将不断自我完善,占领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核心区康养旅游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旅游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