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变化研究
2021-03-11徐小任
崔 宇,徐小任
(临沂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差距,造成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问题越发突出。而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扩大会引发诸多问题,会造成劳动者失去生产积极性,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从而容易引起社会结构失衡,给社会制度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带来挑战[1]。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山东省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渐拉大。2018年,青岛市、济南市、东营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0817、50146、479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820、17924、17485元,菏泽市、德州市、聊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176、26562、272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848、14564、13492元,不同地级市之间的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其中,青岛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菏泽市的1.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菏泽市的1.6倍。因此,研究如何缩小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对促进山东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区域差距作为区域科学与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更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要集中于指标体系构建、测度方法、时空变异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有的学者注重构建更加完善的居民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其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彭念一、李丽从收入状况、居民消费、社会安全等8个方面构建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2]并对其进行分析,又如穆广杰从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就业等11个方面建构居民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3]并进行分析研究。在测度方法方面,有的学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居民生活水平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如薛兴华、王运泉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的30个省会、直辖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4]。在时空变异分析方面,有的学者以一个区域为例,测度一个时间段内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变化,分析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演变过程,如吕海燕等人分析2000,2005,2010~2013年海南省各市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变化[5],又如袁捷敏对我国1980~2006年的城乡数据进行分析[6],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变化。总体上,已有研究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鉴于此,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等多个指标,对2001~2018年的数据进行全体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分析研究,并运用Arcgis软件的自然断裂法,分析2001年、2010年、2018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8]。在此基础上,运用变异系数法[9],探析2009~2018年山东省的居民生活水平区域差距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选取2001~2018年的山东省全体、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各类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收入多项指标;山东省不同地级市人口数据进行居民生活水平区域差距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于《2019年山东省统计年鉴》《201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2017年山东省统计年鉴》等。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及技术流程
(1)时间变化特征分析。选取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多个指标,分析2001~2018年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特征。
(2)空间分异分析。采用2001年、2010年、2018年山东省数据资料,运用Arcgis的自然断裂法,将山东省不同地级行政单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分析空间分异状况。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分析。运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得到山东省2009~2018年地级市差距的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异系数,基于变异系数分析山东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并对4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对比分析。
(4)政策建议。根据人均收入的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异特征、区域差距结果,总结山东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2.2 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是衡量区域经济相对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10,11],变异系数越大,表示离散程度越大,地区之间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就越大;相反,变异系数越小,表示离散程度越小,地区之间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就越小。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1)
3 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时空变化
3.1 居民生活水平的时间变化
3.1.1 居民整体生活水平
2001~2018年,山东省城镇、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定上升趋势。从图1可以得出,2018年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23.33元/年、1727.24元/年、669.93元/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最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最慢。这说明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迅速,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与全体居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仍较大。
图1 2001~2018年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
2001~2018年,山东省城镇、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也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图2)。2018年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82.61元/年、1052.65元/年、447.41元/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最快,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最慢。这说明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迅速,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与全体居民、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仍较大。
图2 2001~2018年山东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化
3.1.2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2001~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图3),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支出收入的比值从2001年的约75%下降到约63%。这说明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收入在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后,收入的富余越来越多,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图3 2001~2018年山东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指标对比折线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来看,2001~2018年,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与财产净收入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图4),其中,工资性收入最高,增长速度最快,变化幅度最大,年均增长速度为1051.87元/年,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增长速度较慢,变化幅度较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1.83元/年、246.58元/年、157.59元/年,这三类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城镇居民多从事第二、三产业。2001年,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约83%,而其他三类收入仅占约17%,2008年,工资性收入占比约63%,其他三类收入占约37%。这说明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工作类型多样化,收入呈多途径化,生活保障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图4 2001~2018年山东省各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雷达图
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构成来看,2001~2018年,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都呈上升趋势,各个指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已逐渐形成食品烟酒与居住主导型的消费结构(图5)。其中,食品烟酒、居住、交通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最大,2018年占比分别约为26%、21%、15%。但从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食品烟酒所占消费总支出比重自2001年下降了约8%,这说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小,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居民将更多收入用于教育、居住、交通等其他支出中,推动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总体上,至2018年,城镇居民的各项消费指标占比更加均衡,这说明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不再偏重支出某一方面,而是更注重生活质量整体的提高。
图5 2001~2018年山东省各类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化雷达图
3.1.3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2001~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图6),其支出收入的比值从2001年的约66%上升到约69%。这说明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支出不断增加,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距略有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同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图6 2001~201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变化趋势
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来看,2001~2018年,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与财产净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图7),其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速度较快,变化幅度较大,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47.97元/年、276.73元/年,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增长速度较慢,变化幅度较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5.73元/年、18.13元/年。这说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为主,农村居民在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同时,也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作,比如农民进城打工或在农村进行小商品经营等。2001年,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合计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约95%,而转移净收入与财产净收入合计仅占约5%,2008年,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占比约84%,另转移净收入与财产净收入合计占约16%。这说明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多样化,居民生活保障不断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图7 2001~2018年山东省各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雷达图
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构成来看,2001~2018年,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都呈上升趋势,各个指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图8)。其中,食品烟酒、居住、交通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最大,2018年分别约为28%、20%、17%,这说明农村居民在食住行3个方面的消费支出最多。食品烟酒所占消费总支出比重自2001年下降了约14%,这说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变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18年,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指标占比更加均衡。这说明与城镇居民相似,随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不再偏重支出某一方面,而是更注重生活质量整体的提高。
图8 2001~2018年山东省各类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化雷达图
3.2 各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分析
根据2001年、2010年、2018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Arcgis10.2软件,根据自然断裂法确定分级标准,将其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类型。
从5种等级类型区在2001年、2010年、2018年的空间分异情况看,可以看出等级类型区空间分布上大致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这说明山东省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内陆要快。东部沿海地区位于山东地势和缓的鲁东丘陵区,海陆交通便利,海洋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发展快;西部地区位于内陆,鲁西南地区山地分布较广,有大小七十二“崮”之称,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缓慢;鲁西北地区虽然位处平原,自然条件较优越,位于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但对黄河下游治理不重视,未充分利用黄河下游资源,主要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交通较为闭塞,致使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也较为落后。
从图9、表1 可以看出,2001年威海市、青岛市、烟台市四项指标为较高、高等级类型,居民生活水平较高。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位于东部沿海丘陵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的四项指标为较低、低等级类型,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德州市由于距离济南市、北京市、天津市近,与其交通便利,而本地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人才流失,且德州市与省内的铁路往来较少,阻碍了与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交流。聊城市位于黄河下游地区,地势低,自然条件较差,单产低,且工业基础较差。菏泽市水灾严重、频繁,工业基础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
表1 2001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分级数据
图9 2001年山东省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空间分异
从图10、表2可以看出,2010年四项指标均为较高、高等级类型的地级市增加了济南市、东营市,四项指标均为较低、低等级类型的地级市增加了枣庄市。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是山东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展速度快,居民生活水平高。东营市靠近黄河入海口,处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东部临海,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能源资源丰富,石油化工和石油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带动居民收入提高,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枣庄市各个区距离较远,城区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城区之间交流少,带动作用弱,且枣庄市是依赖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过度依赖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如今面临资源枯竭、经济发展衰退的局面,导致居民生活水平降低。
表2 2010年山东省地市居民生活水平分级数据
图10 2010年山东省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空间分异
从图11、表3可以看出,2018年四项指标均为较高、高等级类型的地级市增加了淄博市,减少了济南市,四项指标均为较低、低等级类型的地级市减少了德州市。淄博市城区间建有“三纵三横”交通网,内部交流方便,淄博市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工业历史超过百年,并且东营市和济南市带动了淄博市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了淄博市的居民生活水平。济南市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大,导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跌出高、较高等级类型区。德州市政府在2018年进行民生支出326.04亿元,增长13.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尽力保证农村基本民生,促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表3 2018年山东省地市居民生活水平分级数据
图11 2018年山东省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空间分异
4 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变化
2009~2018年,山东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变异系数变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变异系数变小。这说明山东省内部各地级市之间城镇居民收入、支出差距不断增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的内部差距不断缩小,即山东省各地市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增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差距减小。
在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最小,为0.15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异系数最大,为0.198,在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异系数最大,为0.2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异系数最小,为0.147。这说明,山东省城镇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个地级市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各地市之间的城镇消费支出差距最大,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增大,而各地市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更均衡,各地市之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最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缩小。
此外,2014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农村人均消费支出4个指标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小,分别为0.135、0.160、0.138、0.195,2016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农村人均消费支出4个指标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大,分别为0.210、0.271、0.263、0.191。2014年,山东省各地市间城乡差距最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最小,在2016年,各地市之间的城乡差距最大,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最大(表4)。
表4 2009~2018年山东省地市居民生活水平变异系数
5 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区域差距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服务
首先,要共同规划建设山东省各地市基础设施。具体来看,要以各地级市为整体,统筹规划各地市基础设施,对其进行系统化、综合化的建设;构建各地市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管,从而促进山东省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步调一致,山东省整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其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建设标准,要依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切忌生搬硬套。对于山东省相对落后区域和相对发达区域,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侧重方面等都有所不同。
5.2 促进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共同提高劳动力素质
这就要求山东省政府加强教育建设,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区域,从而共同提高劳动力素质,缩小山东省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对山东省整体教育来说,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发达区域的教育带领作用,发挥发达区域教育的优势,将其优秀资源带给相对落后区域,从而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促进各个区域教育共同发展,实现山东省教育一体化。
对山东省教育相对落后的区域来说,首先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免除各项学费、杂费等,减轻居民的教育负担,并注重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给居民提供更多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从而提高居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5.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各区域均衡发展
山东省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不断缩小区域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重点是逐步建立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等制度进行落实和监管,扩大享受社会保险的居民范围,逐步覆盖山东省全体居民。
对于相对落后区域的居民,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相对落后区域的卫生、社保等方面,为其设置最低生活保障、劳动保障制度和机构,从而提高弱势居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
6 结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突出体现为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多项指标,分析了2001~2018年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变异系数法,探讨了2009~2018年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1~2018年,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山东省整体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2018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01年增加了24165元,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2001年增加了15363元。山东省各个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呈东高西低分布,青岛市、烟台市等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而菏泽市、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则较低。2009~2018年,各地市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增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从0.150增加到0.211,人均消费支出变异系数从0.163增加到0.258,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减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异系数从0.181减少到0.155,人均消费支出从0.198减少到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