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分析

2021-03-11郭宗宝

绿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木兰植被自然保护区

郭宗宝

(仙游县生态国有林场(仙游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福建 仙游 351200)

1 引言

福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建省东南部的仙游县西北部,地理位置坐标25°28′42″~25°42′57″N,118°28′59″~118°43′24″E,地理气候区域属于中-南亚热带过渡区[1]。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区内植物资源和植被类型情况,为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保护区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植物资源概况

对保护区内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进行整理与初步统计,保护区内蕨类植物较为丰富,其中有一些大型蕨类植物,如金毛狗、刺桫椤和福建莲座蕨均反映了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和南亚热带性质,较为常见的主要有:海金沙、卷柏、深绿卷柏、肾蕨、江南星蕨、线蕨、石韦、槲蕨等。在保护区的植被中狗脊、里白、芒萁是常见的优势种,在较为阴湿郁闭的森林中。裸子植物中,低海拔地段主要有马尾松林、黑松林等暖性针叶林,而山顶高海拔区有黄山松成片分布,福建柏、柳杉等许多种类自然更新良好且在保护区内蕴藏量较大,形成纯林或混交林。被子植物既有丰富的珍稀濒危物种,又有许多重要的经济植物,不仅组成了森林环境,而且是丰富的遗传资源,是药用植物、园林花卉、珍贵材用植物等的重要基因资源,其中材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紫楠、润楠等127种。维管束植物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分别占福建省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 69.4%、41.1%和 29.0%[2、3](表1)。

表1 木兰溪源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状况

3 植被类型分析

按《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3~5],木兰溪源省级保护区植被类型十分丰富,可以分为主要6个植被类型34个群系53群丛(表2)。植被类型有温性和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与灌草丛等6大类型群落;有黄山松林、柳杉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红锥林、甜槠林、米槠林、木荷林、青冈林、毛竹林、闽粤栲等纯林、混交林群系;有满山红灌丛、灯心草、野芭蕉、野青茅等灌丛。

表2 保护区植被类型

续表2

4 结论

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东南沿海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多样性较高,区系成分古老多样,是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之一。区内分布有大面积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主要建群种的典型常绿阔叶林。珍稀濒危物种多样,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水松、南方红豆杉、银杏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有福建柏、香樟、花榈木、金毛狗、刺桫椤、喜树等6种,福建省重点保护珍贵树木有乌冈栎、柳杉、油杉、红锥、白桂木、黑锥、刨花润楠和粘木等8种。

木兰溪为福建省的八大河流之一,是木兰溪的源头地,保护区沟谷纵横且雨量充沛。福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效益。此外,木兰溪自然保护区对形成戴云山脉自然保护区群网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木兰植被自然保护区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Mulan Mulan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