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劝学诗》的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考述

2021-03-10刘岩

雨露风 2021年1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

刘岩

摘要:《劝学诗》蕴含了宋代文化内涵和特质,是诗人学者为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所创作的。《劝学诗》彰显了说教的特点,起到了寓教于诗的效果,在宋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基于此,本文对《劝学诗》的形成展开分析,并就《劝学诗》作伪原因进行考述,其中包括《劝学诗》非宋真宗作品的那一部分。

关键词:劝学诗;形成过程;作伪

一、绪论

(一)研究现状

针对《劝学诗》的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不同研究学者参与研究,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基于文化角度分析宋代诗歌,发现宋诗及其文化之间具有关联性,可探寻到《劝学诗》产生的原因和创作有关背景。研究人员对《劝学诗》主题内容和内涵展开深入的解读,发现《劝学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生态背景”;研究学者对文化与《劝学诗》关系的研究,拓展了宋代文学视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古代思想史》有专门论述“读书与劝学”的内容,继而引发宋代社会对“读书与劝学”的思考和重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挖掘宋代文化与《劝学诗》形成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宋代科举文化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劝学诗》的创作,并在“重文轻武”时代风气下驱动《劝学诗》诞生,为《劝学诗》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研究意义

署名宋真宗的《劝学诗》在宋代广泛传咏,影响深远,并在众多下层人士共同努力创作下完成,传递了下层人士的情感和理想抱负;《劝学诗》中的诗句勉励了宋代读书人,并为宋元戏曲、小说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有学者在发表《<劝学诗>新论》过程中,对《劝学诗》真伪未做过多的思考,普遍認为是宋真宗的作品,因为《劝学诗》中清晰化地透视了宋代的社会状态,反映出宋代观念,贯穿了人生追求功名利禄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劝学手段。在宋代科举制度的贡献下,营造出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对宋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鼓励了大批量下层人士读书;有研究人员经过实践分析发现,首次提出将人生的功名利禄作为劝学手段的是宋真宗赵恒,其对士人求学、考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两宋文化发展。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就宋真宗《劝学诗》的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展开深入的研究,为学术界提供明确的参考,避免出现错误引用的现象。

二、宋代《劝学诗》的形成分析

有研究发现,《劝学诗》在宋以前就已起源,到宋代鼎盛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宋代社会文化背景丰厚,为《劝学诗》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丰富了创作内容,促使各个阶层士人参与到《劝学诗》的创作中,尤其激发了下层人士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劝学诗》在宋代大放异彩。

(一)《劝学诗》的形成原因

宋以前《劝学诗》的创作较为低沉,进入宋代后,诗篇数量不断增加,诗题更加多样化。就其创作群体看,涉及的阶层不同,包括皇帝、宰相(王安石、文天祥)、身居朝廷的其他高官、寒门入仕学子(范仲淹、朱熹),等等,纷纷参与到《劝学诗》创作中,为《劝学诗》创作注入了全新的思想和元素,进一步丰富了《劝学诗》创作领域;就《劝学诗》体式特征看,主要以五言七律诗为主,如“吃紧工夫决有效,令闻广誉垂千龄……”;基于诗歌篇幅看,长诗数目较多,多见组诗,形体多样、丰富多彩;基于《劝学诗》创作背景看,涵盖了崇文意识和尊师风尚。在宋太祖时期,重视文臣,尊重文化,加上宋真宗自身喜好读书,促使宋代社会文学风气盛行,掀起了读书热潮,各阶层人士皆以读书为荣,推动了《劝学诗》繁荣发展;在范仲淹为代表的文人墨客思想影响下,推动了社会师道的复兴,倡导“传道授业解惑”,彰显宋代社会“尊师之风”;同时,宋代社会推崇儒学,强调尊师重道,推动了宋代社会发展[1]。

同时,在科举制度的推广下,主要从读书人中选拔官员,不断创新改革的科举制度,吸纳了大量入仕人士;科举制度推行期间,实施了“糊名誉录”,不限制应试者身份,降低了入仕门槛,提高了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彰显了《劝学诗》勉励学习、考取功名的价值作用。另外,宋代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快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劝学诗》创作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官方学校国子监在改制下逐渐拓宽了招生范围,延伸到百姓阶层,实现了教育全覆盖。同时期,宋代家学教育盛行发展,更加强调家训的重要性,如诗人陆游创作了《放翁家训》进一步推动了宋代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劝学诗》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了《劝学诗》向前发展[2]。

(二)《劝学诗》内容

1. 惜时劝学

所谓惜时劝学,主要是强调时间的宝贵。例如,《诗经》中的“蟋蟀”“蜉蝣”呈现的是自然时空感,隐喻时间的流逝,传递的是一种对时间无法逆转的情感体会。基于阶级变化背景下,衍生出文学方面创作的文士,推崇“诸子百家劝学思想”;文士在创作诗歌过程中,将“惜时”与“劝学”联系在一起,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勉励学子要趁少年时用功;石介的“汲汲身未立”,感叹老之将近,强调时间宝贵,不可浪费,以诗歌形式,强化“惜时”的说服力,启发学子自觉参与到读书中;欧阳修《镇阳读书》中强调“立学以读书为本”,并将自身的读书经验传递给学者,彰显了欧阳修的治学精神。基于上述内容,可见其对《劝学诗》形成与发展所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3]。

2.学识劝学

宋代在文化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读书方法,不断总结读书经验,将读书技巧传递给学者,提高学者的学习成效,为《劝学诗》创作夯实了基础。学者普遍出身寒门,学习环境也较为艰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子勤奋好学的斗志;同时也鼓励了学者克服困难,珍惜读书的机会,并积极参与到科举考试中。《劝学诗》中体现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的诗句有“少年真力学,玄月闭书帷帐;老去浑无赖,心空自不知……”对少年学者进行劝诫,教导学者要刻苦学习、勤奋进取,不可松懈;白居易反复诵读诗书,致使唇舌生疾,张咏提出:“每天要从雄鸡报晓时刻开始学习”。文人用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对学者进行劝学,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荀子·劝学》中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彰显了宋代对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再如吕本中《送詹慥秀才》的“子今来几时,岁月忽已晚。今当别我去……”强调躬行践履与勤奋读书相结合的重要性,主张将学习融入实践中进行检验[4]。基于此,在宋代教育思想影响下,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加强,并在诗人的实践影响下,将观念融合到《劝学诗》创作中,体现学识劝学的价值与作用。

3.博功名而劝学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不断改革,促使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化,并为寒门学子步入仕途指引方向;主导“读书入仕”风尚,学者通过读书学习彰显自身在仕途中的价值。范仲淹在《寄乡人》中提到“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将人生的理想寄托在晚辈身上;北宋诗人赵文度在《寄乡人》中写道“乡中父老如相问,十五年前赵秀才”,表达了自己出身寒门,通过读书求取功名,蟾宫折桂。基于此,在宋代博功名劝学的诗歌较为盛行背景下,为《劝学诗》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5]。

三、《劝学诗》作伪原因考述

(一)《劝学诗》非宋真宗作品

宋真宗在天禧三年先后创作了《学书歌》《元良述》《劝学吟》,虽未流传,但有记载:其中《元良述》是对皇太子而作,旨在勉励皇太子,精读《诗》《书》《礼》;为降低皇太子学习难度,宋真宗将《元良述》编写成《劝学吟》,培养皇太子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思想观念。基于宋真宗《劝学诗》作伪视角看,在《劝学诗》前半段主要强调了读书的效果和目的,第五联中则表达出通过读书可以获得物质、妻妾美女、高官荣华。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劝学诗》中包含粗鄙内容,见识短浅,存在价值取向错误问题,一定程度上给少年读书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影响少年学者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甚至导致少年学者误入歧途。宋真宗所处的时代思想因循守旧,然而宋真宗本人的价值取向是自然、清净的,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疾奔竞”的感觉,并为群臣作诗“驰骛苟进何可取”[6]。因此,相关学者研究认为,此时的创作与宋真宗本身的价值取向存在冲突。

《劝学诗》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士人、学者对此秉持批判性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宋代士人李之彦在《东谷所见》中对《劝学诗》秉持批判性的态度,对《劝学诗》中“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进行批判,认为《劝学诗》以金多为荣的思想是“蠧国害民”的行为,容易误导少年学者。同时,明朝的高拱与李之彦观点保持一致,高拱在《劝学文》中提到“诚如此……固皆淫泆骄侈、残民蠧国之人”,认为宋真宗以这种思想理念进行劝学是十分可悲的。(2)批判学者认为,《劝学诗》乱心术,破坏了士风。蒙学教材将《劝学诗》排版在页首,明朝戚继光对此深恶痛绝,批判《劝学诗》中“富家不用买粮田,書中自有千钟粟……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戚继光认为,在少年儿童启蒙关键时期,便教授淫、势、利等方面内容,会蒙蔽儿童的双眼,玷污儿童的心灵;认为士子在启蒙时期,学习《劝学诗》是心灵毒害。清代的陈宏谋在《养正遗规》中秉持同样的观点,对《劝学诗》进行批判,认为在授课中教授少年学者这方面内容,学术境界不高,严重破坏了士人的风气,倡导有识之士参与其中,纠正不良之风。(3)有士人认为《劝学诗》存在“亡身灭国”的问题,将国家的生存灭亡归罪于《劝学诗》,宋朝灭亡归罪于宋真宗之歌《劝学诗》,明朝的灭亡归罪于《劝学诗》中的“千钟粟”。

(二)《劝学诗》的形成过程

1.反面

研究学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将《劝学诗》与《劝学吟》摆在同样位置,认为其是宋真宗在天禧三年创作的。经过考证,这是错误的,并认为其是写给士子的,不是写给皇太子的。基于此,有研究人员将《劝学诗》假设成是宋真宗写的,认为在宋真宗的身份、地位影响下,会对宋代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况且在上层士人史卷中,并未对此做详细的记载;元明清史书上少有记载,但保持的是批判性态度。

2.正面

基于相关研究学者对宋真宗《劝学诗》作伪原因的分析,引发了大量学者对《劝学诗》价值取向、风格等要素展开深入的研究。基于上层士人、官方史书对《劝学诗》的记载情况看,对《劝学诗》真正的出处还有待进一步了解,是出自宋真宗还是出自上层士人:通过对下层士人的影响,不难看出《劝学诗》出自下层士人的可能性更大,其主要强调了下层士人的一种人生理想和追求,尤其在《劝学诗》中反映了下层士人的生活;戏曲、小说引用《劝学诗》的地方也较多,如戏曲喜欢引用“噇发迹话,使寒门发愤”,主要传唱了寒门子弟的科举佳话,其中“发迹话”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在蒙学教材中常引用《劝学诗》,引导学生多读宋真宗的劝学文。基于此,研究学者认定《劝学诗》是宋真宗创作的,并在相关士人辩护下,坐实了《劝学诗》是出自宋真宗。《劝学诗》主要面对的群体对象是下层士人,起到权宜之“教”的作用;对上层士人的影响不大,不作为上层士人学习教育的根据。

另外,署名为宋真宗的《劝学诗》广为诵咏的过程中,划分成了《劝学诗》和《勉学歌》两部分,直观化地体现出《劝学诗》是针对下层士人而创作的。《勉学歌》中“君不见东邻一出骑青骢,笑我徒步真孤穷”“君不见西邻美妇巧画眉,笑我无妻谁娶之”等,明显体现出对下层读书人的勉励,并从侧面反映下层读书人的生活、理想。同时,研究学者认为《劝学诗》在积累的过程中,首次以完整的形式出现是在元朝,《古文真宝》第一首署名就是宋真宗,也因此将《劝学诗》定型为完整的文本内容,之后在时代更替中不断演变发展。《劝学诗》与宋真宗密切相关,为宋代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劝学诗》中含有一定的意境美,通过插图传递文学艺术美感,其中的图景部分也经历了片段演变到整体的过程。有记载发现,图景记载方式最早在北宋时期就存在。在《和别驾萧世范赠玉岩诗四首》中提到“枕流漱石多佳趣,不羡人间驷马车……饥肠不羡千钟粟,广厦何如一亩居”,其中表现出的意境与《劝学诗》中的意境相反,然而其中的图景有些是相似的。研究学者通过对史料记载的研究未能找到《劝学诗》中部分句子的来源,就错认为《劝学诗》中的《勉学歌》是出自北宋,原因是对李之彦的《东谷所见》自序部分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到南宋时期,在南戏曲盛行推广下,将“读书人”纳入南戏题材中,并从图景中提取文字,以文字形式呈现,并将戏本内容完整保存在《张协状元》中。《张协状元》与《劝学诗》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1)“读书可用觅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2)“状元何用觅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3)“书中果有福如山,书中果有女如玉”。基于此,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劝学诗》中的一些句子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在民间传唱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在《张协状元》之前,具有代表性的南戏作品有《赵贞女蔡二郎》,并在传唱过程中演变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此句,并在之后改编为《琵琶记》,传唱度较高,保存完整。同时,有清代学者认为《琵琶记》中的部分词句与《劝学诗》有相似之处,下卷第十八出提到“男儿有书须勤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也,自有千钟粟”。基于此,清代学者认为,《琵琶记》引用的是宋以前的《劝学文》,并存在《劝学诗》散文形式。

到北宋中期与南宋中期,《劝学诗》中出现了诗文格式,并在宋度宗咸淳四年的《东谷之见》中将《劝学诗》记载为《劝学文》。《东谷之见》作者李之彦乃是永嘉人,永嘉乃是南戏的发祥地,代表作品有《赵贞女》《王魁》,讲述了有关读书人的故事。因此,《劝学文》中的与李之彦相关的记载与此有一定的关联,在《赵贞女》《王魁》作品中也体现出“里巷歌谣”等相关句子,并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过程中教授《劝学文》,进一步在南宋时期传承了散文性质的《劝学文》,并对署名宋真宗的《劝学诗》秉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进行不同程度的批判。最早将《劝学诗》归于宋真宗的是黄仲元,黄仲元在《学稼轩记》小注中提到“书中自有千钟粟”。署名宋真宗的《劝学诗》首次完整出现,是在黄坚选的《古文真宝》中,因此,有研究学者对《古文真宝》的出现时期展开研究,基于《古文真宝》开篇就以署名宋真宗的《劝学诗》出现,最终定论其出现时间在元初。

三、结论

综上所述,《劝学诗》为下层读书人描绘了人生图景,并在下层士人共同创作下逐渐完整,在民间广泛传播。将《劝学诗》作伪于宋真宗具有象征性意义,象征着宋真宗推行的科举制,将下层读书人的人生图景转变成现实,实现了下层读书人入仕梦想。

参考文献:

〔1〕廖寅.宋真宗《劝学诗》形成过程及作伪原因考述[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03):145-154,160.

〔2〕杨凯.宋代劝学诗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3〕成晓东.“诗书廉礼信,白屋出公卿”——从古代“劝学诗”的解读说到当今时代的“全民阅读”[J].图书馆杂志,2012,31(03):105-108.

〔4〕朱启新.长沙窑瓷铭劝学诗[N].中国文物报,2011-08-19(006).

〔5〕李旭.“中国文化定义”说的渊源、蕴义与践履——近代学术嬗变脉络下的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01):30-42,202.

〔6〕李欣然.中西异同视角下的“西学中源”说——兼论晚清“《格致古微》时代”的思想光谱[J].文史哲,2020(04):116-128,167-168.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
题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我国珊瑚礁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探究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浅谈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及特征研究
河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