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队伍需求状况与培养对策研究

2021-03-10王磊郑洪文丁立孝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茶产业日照市培养对策

王磊 郑洪文 丁立孝

[摘 要] 从日照市茶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需求调查出發,分析了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队伍的现状。日照市茶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特征表现为人才短缺、企业研发能力薄弱,从业技术人员年龄偏高、学历偏低,乡镇一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结合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依托日照职业院校增设茶叶加工技术专业培训技术人才、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培养职业茶农、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对策。

[关键词] 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对策

[基金项目] 2014年度日照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基金项目“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队伍需求状况与培养对策”(2014-14)

[作者简介] 王 磊(1965—),女,山东威海人,学士,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档案管理和茶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2-0017-04   [收稿日期] 2020-05-15

自1966年“南茶北引”成功,打破了北纬30度甚至35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农业谶语[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照市现已成为山东省茶叶主产区。目前,日照市茶叶生产涉及38个乡镇、760个村,茶叶从业人员30余万人,茶园总面积达到28.6万亩,年产干毛茶1.77万吨,总产值32亿元,已经成为日照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日照市茶产业在制茶工艺改进与茶叶清洁化加工、茶叶品质提升、品牌保护与推介、龙头企业培育、茶产业链延伸培育等提质增效技术[2],面临转型升级。研究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队伍现状与培养对策,为日照市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和人才支撑,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队伍调查目的与方法

(一)调查目的

为全面了解日照市茶产业布局和组织形式,把握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现状,分析茶产业人才队伍数量和结构,配合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根据日照市社科联重点课题“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队伍需求状况与培养对策”,要求开展调查分析,旨在准确了解掌握我市茶产业现状,反映茶产业面临的人才支撑问题,在茶农、茶企、茶楼、茶叶销售企业、行业协会与合作社、政府机构、茶叶研究所、高校之间搭建沟通渠道,为日照市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采用了问卷和访谈调查法。调查表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和从业人员两个主要部分。对日照市茶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小作坊、家庭农场和政府生产管理部门中的一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抽取代表对象进行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58份,收回率94.75%,其中有效问卷721份,占90.13%。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日照市茶产业现状分析

截至2019年,日照市茶叶各类茶叶生产企业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日照市现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833家,其中SC认证的茶叶企业132家,占15.85%,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占0.96%,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占15.85%,还没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茶叶生产小作坊100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705个,家庭农(茶)场126个。总之,日照市各类茶叶生产实体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的特点。调查中还发现,企业研发能力普遍弱,人才缺乏,品牌化意识差等特点,这与产业发展历史不长,茶产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滞后有关,这也是影响日照市茶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日照市茶产业人才队伍现状与需求分析

1.茶产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从调查情况看,从业人员40%以上的年龄超过40岁,从业超过15年的人员超过30%,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接近50%,具有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特点,具体分析结果见图1,图2和图3。因此,根据从业人员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科技研发偏少等现实情况,如何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年轻从业者是日照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从图4可以看出,拥有自主研发专利的比例不到50%,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工作进展缓慢。虽然已发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日照绿茶》《成龄茶园生产技术规程》和《幼龄茶园生产技术规程》3项省级地方茶叶标准;建成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45处;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茶叶品牌156个,但是茶叶种植户普遍反映,这些标准内容框架性强,在技术规范还比较粗,不能完全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的需要;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企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又面临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多重困难。

调查中还发现,70%以上的茶叶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研发机构,图5可以看出企业茶叶技术人才紧缺,科技交流少,从业人员获取专业新知识渠道不畅通,主要通过行业协会和相关网站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不够系统,且学术交流的机会偏少,专业信息获取的有效性明显不足。

2.茶产业人才需求分析。为了企业人才需求的针对性,首先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困难进行调查分析,从图6可以看出企业对市场营销、制茶新技术、茶叶新产品开发的人才需求最为迫切,这与图7中企业转型升级遇到的困难分析一致的,半数以上企业已经有明确的转型意向或正在实施产业转型,转型的主要困难是缺乏专业人才,转型的主要方向是营销模式、制茶技术和开发茶叶新品种。日照市茶企需求的岗位类别、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途径等调查结果见图8、9、10。从岗位来看,营销类、生产类和研发类的岗位需求量最大,占80%左右;从技能来看,掌握茶叶营销、茶园管理、茶艺、茶文化、制茶技术、评茶技术和茶叶检验技术等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多;通过本市中职和高职院校设置相关专业进行人才培养,解决营销模式、制茶技术和新品种开发等方向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人才缺乏问题。在日照市茶叶协会和日照职业院校定期开展培训、专家讲座对等专业人才培养,夯实茶叶营销、茶园管理技术、茶艺、茶文化、制茶技术、评茶和茶叶检验技术等专业技能,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三、日照市茶产业人才培养对策

从调查結果分析看出,虽然日照市在“南茶北引”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本土化茶叶技术人员,但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数量有限,与现在日照市茶产业规模相比,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尤其缺乏熟悉北方茶叶特点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的技术技能人才。日照市作为北方茶茶区的典型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日照市茶叶具有不同于南方茶叶的品质特征[3,4],但如何利用科技发挥出日照市茶叶的品质特色优势,研制出具有北方茶叶特色新产品,走出一条日照市茶产业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和科技支撑,如何培养一支熟悉日照市茶产业、有情怀、有技术的职业茶农队伍,培养一支扎根一线、服务茶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结合调查分析,提出了如下培养对策。

1.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培训,培养本土化职业茶农和技术人才。多种形式社会培训是依然是职业茶农培养的主要形式。茶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符合日照市茶产业发展实际,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为主。

挖掘日照市培训资源,一是利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各类学会、协会的培训力量,针对调查分析出的茶企急需岗位的技能需求,开发出适合日照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培训资源库、教材和网络课程等培训资料,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技能提升培训。二是结合每年的茶叶技能大赛、产品评比大赛等,开展茶叶标准解读学习、现场教学等特色培训方式,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三是政府购买服务进行新型职业茶农的培训,形成培训内容与茶产业生产季节需求相匹配的全年不断线的方式,培育新型职业茶农队伍,为日照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日照职业院校开办相关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从本科以上层次来看,山东省内只在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开设了茶学本科专业[5];而在专科层次上,还没有茶叶类专业布点。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市农业学校等职业院校设置茶叶加工技术专业,培养面向日照市,辐射带动山东省,面向北方茶叶一线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产品检测和茶事服务等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借鉴南方茶区的技能型人才模式[6,7],根据日照市茶叶生产季节的特点培育人才,理论教学中除茶叶通识教育课程外,开发适合北方茶区的特色课程,建设北方茶叶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过程采用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形成“教学学期与日照市茶叶生产周期同步、校企共育”北方茶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日照市茶产业无缝对接的真正掌握北方茶叶生产技术,熟悉北方茶叶品质特点,从事北方茶园管理、新产品开发、茶文化传播、产品销售的北方茶叶技术技能人才,为日照市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汤锐1966—1978年我国“南茶北引”工作推展论述——以山东日照县为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25(1):50-60.

[2]丁兆堂,山东省茶产业提质增效技术路径解析[J].落叶果树,2019(51)1:6-9.

[3]丁立孝,丁新,刘冉霞,等.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5(3):18-22.

[4]丁立孝,刘冉霞,梁青,等.日照白毫乌龙茶初制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5(42):561-566.

[5]丁兆堂,山东省茶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8):68-70.

[6]罗静,田景涛,郝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7595-7599.

[7]邱涛涛,毛世红,张黎飞,等.高职茶叶加工专业校外课程实习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4(5):200-202.

Study on the Demand of Tea Industry Talents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in Rizhao City

WANG Lei, ZHENG Hong-wen, DING Li-xiao

(Rizhao Polytechnic, Rizhao, Shandong 27682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izhao tea industry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alent dem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talent situation in Rizhao tea industry. Rizhao tea industry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hortage of talents, weak R&D ability of enterprises, high age and low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first-line villages and tow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Rizhao tea industry and the nee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such as relying on Rizhao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et up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practitioner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ea farme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of high-level talents.

Key words:Rizhao City; tea industry; talent demand; training strategies

猜你喜欢

茶产业日照市培养对策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村居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基于GIS的日照市风能资源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