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1-03-10于航孙甜甜曹雨徽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源研究生院校

于航 孙甜甜 曹雨徽

[摘 要] 在大规模的研究生招生热潮中,如何争取优秀生源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针对现阶段地方高校生源质量存在的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生源覆盖范围小、生源学术研究态度欠缺、生源质量欠佳等问题,文章从完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优化复试选拔机制、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求不断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

[关键词] 地方高校;生源质量;研究生;提升策略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及招生工作策略研究与实践”(YJG2019409)

[作者简介] 于 航(1989—),女,黑龙江绥化人,博士,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通信作者),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秘书。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2-0021-04     [收稿日期] 2020-04-12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培养单位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对生源质量越来越重视,普遍采取措施吸引高水平学校的优秀毕业生[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生的招收制度、教育水平以及培养 机制在不断改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整体生源结构和生源水平都在发生着变化。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地方建设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2]。地方高校在大规模招收研究生的同时,其生源质量总体上存在下滑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如何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何为优质生源?有学者曾提出,“在招生中选拔出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3]。”首先,优质生源需要具有良好的科研态度、一定的科研能力、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其次,优质生源对所涉及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理论性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储备。本文将围绕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问题及提升策略,作如下几方面探讨。

一、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近几年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优质生源的竞争压力并没有减少。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地方高校面临的生源质量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一志愿生源不足

一方面是地方高校地理位置问题,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对于较远地区的生源没有吸引力,也留不住本校优秀生源。另一方面是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现在的本科生在选择考研院校的大多数是基于“好就业,就业好”的心理[4],由于“985”“211”这些中央各部委直属院校就业情况相对于地方高校普遍要好,因此这些院校更能吸引大量生源,而地方院校没有可以与这些“985”“211”院校竞争的筹码,因此也吸引不到大量生源选择报考本校。除此之外,大多数地方高校缺少重点学科,科研经费较少,学校激励政策也不够完善,导致吸引不到生源。

(二)生源覆盖范围小

首先,考生对学校地域的满意度不高,地方高校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不像“985”“211”等院校大部分坐落于一二线城市,仅对省内或邻省的生源存在些许吸引力;其次,宣传体系不够完善,地方高校对于本校的宣传工作分工不够明确,未能展示本学校的特色,导致地方院校本身知名度不高,宣传范围涉及面也比较小,因此地方院校也只被邻近地区考生所熟知。再次,由于院校软硬件实力欠缺,地方高校本身实力不够强,承担的国家项目和企业项目数量较少,缺少资金改变自身的资源配置问题,缺乏吸引较远地区生源的能力。例如济南大学近几年的研究生来源及学源结构结果表明,录取研究生的籍贯或原就读学校主要局限于山东省,外省的学生数量极少[5]。

(三)生源学术研究态度欠缺

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潜力的不足[6]。很多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学术研究态度欠缺,只注重后期考研知识学习,不注重本科期间系统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锻炼,使本科生在毕业后达不到本科教育教学应达到的要求。在攻读硕士学位时,研究生是要作为导师的辅助,辅佐老师完成一些科研基金项目,因此更注重的是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本科时期的知识储备。如果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力欠缺,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后期科研创新性和动手实践能力表现力不足,严重的情况会影响整体研究水平和进展速度,而我国注重培养的是创新性人才,思维具有灵活性,不拘于原有思维,能够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提供新思想,这都基于教育人才培养条件和生源学术研究态度和能力。

(四)生源质量欠佳

研究生生源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包括优秀毕业生推免、第一志愿生源和调剂。研究生生源质量欠佳这一现象出現的原因包括:首先,推免生源不足,虽然现阶段全国推免生的名额逐年增多,但也大大增加了推免生的自主选择权,因此就会造成地方高校本校重点培养的优秀生源大量流失,不会选择继续在本校深造,而是选择知名度更高或者专业特色更强的重点高校。如果地方高校的知名度、学校特色、师资力量等还不是很突出,还会导致吸引不到外校优秀推免生。其次,第一志愿优秀生源比例较低,更多来自相较于本校水平更低的院校,在不能保证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生源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再次,虽然调剂生的相对水平较第一志愿生源要好,但是这部分考生由于没有考上心仪的院校,选择调剂是他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此会侧面反映出这类考生的过去的学习态度问题和以后的科研积极性问题。最后,地方高校为了完成招生名额,会在复试过程中降低考核标准,以分数低、要求低、流失率低来保证招生人数多这一需求,从而降低了研究生生源的总体质量。

二、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策略

(一)完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

研究生招生宣传是一个对外充分展示学科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的过程,以此来吸引优秀考生报考。宣传工作就相当于进行招生工作的一个敲门砖,招收优秀生源的第一步就是要吸引到优秀生源,因此招生宣传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把握当下考生诉求和社会需要,对症下药。

首先,成立一个专门的宣传小组确定人员分工,制订一份完整的宣传体系。宣传材料中要体现出学校的专业特色、优惠政策、毕业方向、就业前景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其次,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多依靠网络媒介进行宣传,如学校的官方网站是最权威的宣传网站,但现阶段各个高校都在想尽方法进行宣传,要想使地方高校在众多学校中托脱颖而出就要全方面宣传,对本校的特色学科或重点专业做重点宣传,制作属于某一重点专业的招生网站,不断更新招生信息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招生动态,对于考研期间学生愿意浏览的教育网站也是我们进行宣传的媒介。最后,明确宣传对象,把重点高校作为主要的宣传区域,重点针对大四学生宣传,而大三学生也可以提前向其灌输该校的基本特色和师资力量,也可在线下组织学术报告交流会、宣讲会、夏令营等,让有考研志愿的学生在备战期间更多了解本专业以后要涉及的科研项目。

(二)优化复试选拔机制

在过去,虽然复试成绩在考研总成绩中也占一部分比重,但是权重远没有初试成绩大,在现阶段我们不能把思想总停留在老观念里,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查,更要注重复试的重要性,通过复试挑选优质生源。

首先,增加复试成绩所占比重,在复试过程中是导师与学生的直接接触,能够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提问交流可以直观掌握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态度,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潜力和思维创新性。其次,制定一份完备的复试选拔体系,对初复试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复试具体流程、复试内容以及复试考核标准等都要严格把控。然后,扩大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导师是对选拔出来的考生的直接负责人,只有导师具体了解自己研究方向在所处领域里的趋势,从而最清楚选拔的考生应该具备哪些技能。最后,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考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专业型考生注重的是科研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仪器操作,根据规范性来观察考生具体能力;学术型考生要对更深入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查,从而确定是否录取考生培养其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三)发挥特色学科优势

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在学校综合实力、师资力量、学校声誉等方面都相差过大,在招收优秀生源方面也不占优势,为了摆脱这一现象必须另辟蹊径。“特色”成为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那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怎样确定、如何发展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方向的选择决定着整个特色学科的发展趋势。由于地方高校地理位置差,整体实力薄弱,就要从某一个点入手,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强化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将其与当今社会科研、经济、环境发展综合起来。如今就业问题对于毕业生来说是要面临的最大的挑战,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不同研究方向制定适合本专业研究生发展的培养机制。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学院可以采取与校外环保公司进行合作建立科研基地,给专业型硕士提供校外学习实践的机会,多开展学术报告沙龙,为学术型硕士提供科研探讨平台。发展专业特色与时代接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动态和环境状况,缓解就业压力,以此来吸引优秀生源。将专业特色与优质生源紧密结合,为研究生培养打好基础。

(四)按需培养人才

现阶段学生基于两种目的选择考研,一种是以读博深造为目的,另一种是以就业为目的,后者考生占较大比例。对于要选择继续读博深造的考生,了解他们真实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创新潜力,了解他们心仪的读博院校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首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对于科研工作做而言,其实还是一种逻辑思维和喜欢的养成。其次,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论文写作的能力也是重中之重。因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需要解决,那就需要通过查阅大批文献来找寻解决办法,最后,总结归纳能力,在我们阅读了大批文献后要善于总结你认为重要的点,以为后期方便查看。以就业为目的考生,要了解现阶段社会对于本专业所需人才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专业培养机制,提升生源质量。我们要了解当生源质量好,地方高校的培养质量就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随之提高,就业条件好,这就会吸引更加优秀的生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对这部分考生进行企业公司与高校联合培养机制,这样能使考生过早进入社会,了解在当今时代下的趋势和进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到一些大型科研项目中,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吸引了优秀生源。学校还可以针对当下专业领域内比较热门的研究开设相应课程,使学生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五)加强学校自身实力、提高软硬件条件

综合实力的强弱体现一个的学校的面貌,优质生源也会根据学校实力来选择第一志愿院校。学生考取研究生目的是要提高自身能力,在以后找工作过程中成为自己的优势。然而有些公司就提出硬性要求,只招收“985”“211”院校学生,这在无形中就给学生形成了實力过硬的学校是唯一选择的想法。所以提高地方学校自身实力,让学校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当学生在社会中得到反馈,自然会吸引优质生源。

从生源质量方面考虑,要提高自身实力,努力发展向一流院校靠拢,将学校特色学科,争取成为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在高校研究生复试中实行的都是师生双选机制,有着较强科研能力的老师就会吸引优秀生源,因此师资力量对于生源质量也起着重大作用,成立庞大的师资队伍,引进一流导师也成为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手段,在引进优秀教师的时候不能只以发表多少SCI来为依据,要更注重一个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经验。例如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我们就要发挥交叉学科优势,环境专业所涉及领域较多,如果在每一个领域都存在声誉较高的导师,学生的选择面会更大,吸引来优秀生源的概率就更大。除此之外,资深导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需要科研基金、专业设备,学校通过资金投入,提高软硬件条件。

(六)录取政策升级

首先,针对全体考生,制定学业奖学金政策,将每年综合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予以奖学金奖励,这样既挑起考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设置科研成果专项奖学金,对于在学术领域上有特殊科研成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还可以针对真正有困难的家庭评定贫困助学金,加大资助力度,吸引本校优秀推免生和第一志愿考生免于人才流失。最后,针对本校本科推免生制定更有吸引力的奖励政策,以免优秀生源流失。获得本校推免资格的考生一定是本科学习成绩、能力以及潜力优秀于其他人的学生,也是研究生本校生源培养的重点,因此可以加大给推免生的奖励制度,对于能力较强生源直接给予一部分科研启动经费,对科研有实质性进展的考生提供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并安排海外留学奖学金,这样的优惠政策既可以留住本校推免生,又会吸引一大部分外校优秀推免生。

(七)完备的信息反馈体系

在招生的过程中应对每个环节的生源信息进行统计,每年的生源数据进行整理,以便之后通过这些数据掌握所面临的招生形式。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报告,对每年的生源质量的好坏进行分析,通过报告有针对性的尋求方法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生源质量问题。因此就要制定完备的信息反馈体系,通过对过去的招生趋势、生源质量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当下提出解决措施并对未来的生源情况做出预测,方便在未来进行招生工作的过程中做出最好的监管、调控,以此来提高生源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生源覆盖范围小、生源学术研究态度欠缺以及生源质量欠佳,是现阶段地方高校招生所面临的困难。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正视招生工作的重要性,面对当前招生难、招优质生源更难的情况,制定招生方案,合理规划时间,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分清轻重缓急,提高学科特色,促进地方高校学科可持续发展,提高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婷,张小民.研究生生源质量与培养质量相关性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6):766-770+774.

[2]周昌仕,姚芳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学位点评估视角[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0):39-41.

[3]邓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

[4]郑祖婷,张立华.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及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178+182.

[5]原长洲,侯林瑞,刘洋.创新素养视角下透视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及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238-240.

[6]赵永芹.从高校层面谈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162-163.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Hang, SUN Tian-tian, CAO Yu-hu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China)

Abstract:  In the large-scale graduate enrollment boom, how to attract excellent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faced by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is stag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first-choice students, small coverage of students, lack of academic research attitude, and poor quality of student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enrollment promotion system for graduate students, optimizing the reexamination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uality of students; graduate students; promotion strategy

猜你喜欢

生源研究生院校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