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一体化背景下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2021-03-10何聪
何聪
(广西容县征地服务中心,广西容县 537500)
0 引言
居民在住房方面有很多需要,合理的地点规划以及对住房用途和功能的保证,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考虑居住区居民的总人数、居住区位置、住房面积和住房的功能性。避免存在住房的社区功能性问题,合理规划和布局居住组团,不能缺少服务性设施,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水平,丰富小区模式,增强人文关怀特征。
1 分析拆迁安置的问题和拆迁户心理
1.1 拆迁安置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房屋拆迁和安置居民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引起社会对拆迁安置的密切关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当房屋拆迁后,住户的居住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缺乏住房。另外关于农村地区拆迁安置问题的适当立法也仍不完善,以及由此造成正式拆迁对某些房屋的意外破坏问题。所使用的拆除方式不合理,缺乏合理的赔偿形式和赔偿标准。实际展开拆迁安置工作时,会发现大部分的农民对“家”都非常重视,传统观念深植农民心中,因此对房屋拆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另外还存在一个现实问题,也就是农民拆迁后获得的征地补偿比较少,农民的切身利益无法保证[1]。拆迁和安置的相关事项联系不够紧密,拆除房屋的速度相对较快,重新安置速度缓慢,导致农民租房时间严重不足。
1.2 拆迁户的心理
拆迁户面对拆迁的问题,心理往往是焦虑的[1]。这是因为拆迁户将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未来的居住情况也不明了,因此拆迁户非常担心未来的住房状况。租金等问题虽然可以得到补偿,但对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仍然造成很大的影响,拆迁后的生活费用也很高,原因是拆除和定居之间缺乏同步性,而拆迁后建造住房的速度相对缓慢,这也明显加剧了拆迁户的心理问题和不满情绪。另外建造新的住房过于简陋,这就更容易引发拆迁户对政府怀有怨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所建造的新房屋有很多问题,如大规模的房屋渗水、墙体或地板开裂破损,拆迁户背井离乡,愿望与现实之间又有很大的差距,这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进而引发集体闹事事件。
2 城镇一体化背景下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
2.1 向其中融入人文关怀元素
在城镇一体化的背景下,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向其中融入人文关怀元素非常重要,人文关怀的内涵丰富多彩,其基础是尊重人的感情、尊严、思想和人格,并认可其价值,促进人最大限度发展。加强对人精神方面的关注,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和平等,维护人的尊严。人文关怀是一种积极生活的哲学,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形成健康的精神形象,将其引入拆迁小区的规划设计意义重大。比如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征地拆迁和安置小区规划时采用人文关怀理念,以及在设计拆除房屋的规划时充分考虑拆迁户的心理行为和生活需要,考虑拆迁户的住房需要,营造一种归属感。以人们生活为基础的拆迁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当全面有效,必须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便利性、拆迁户的经济可承受性、空间利用率、文化延续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2.2 生活服务考虑居民经济承受力
在初步规划中,注意选择的地点应当是拆迁户相对熟悉的区域,从而体现对拆迁户的人文关怀。保证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周边应有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设施,包括超市、菜市场、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场所,或者是周边地区正在同步规划、建造相应的设施。规划安置小区应当确保在停车、物品储存和居住方面是合理的。就经济可持续性而言,要考虑到重新安置地区居民的经济负担能力,这决定了该区域环境和配套设施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可利用性。目前,大多数重新安置小区的建设资金不足,这是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2]。因此,规划必须考虑到人们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情况。为减少或避免间接建筑费用,需就地选择施工材料,在硬件铺装和景观设置的部分选择耐磨损的材料。图1 为县城多层安置楼外墙铺装采用耐磨损的材料。
图1 县城多层安置楼外墙铺装采用耐磨损的材料
房地规划需考虑到居民的行为特点,满足居民的需要,避免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出现缺乏空间而造成的超负荷问题。充分考虑到房屋的复杂性和兼容性,缓解拆除安置小区土地短缺的问题。此外,重新安置规划设计应体现文化的连续性。房屋拆迁,居民搬到新的居住点,往往对新环境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也会感到非常陌生。为此应创造一种人们熟悉的环境,在设计方面的空间层设计、社区活动设计,起到改进邻里空间的作用。拆迁安置小区选择的地点应适于居住,特别是在景观和气候方面,这可以通过增加植被和设置植物组合来实现。
2.3 做好总体规划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拆迁安置区建筑物应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为此应做好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规划方案确定建筑物结构、方向、光照和通风,规划好结构材料的选择、外观、颜色样式以及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规划方案可以无形地节省能源,以达到较高的成本效益,图2 为广西当地宅基地的绿化实景。另外为了减少空调制冷和供暖方面的能源消耗,需要采取一种全面的节能办法,即高效规划建造区块,有合理的北南分配,具体来说就是夏季迎风,冬季避风[3]。确保冬季时两栋楼之间的日照间距不少于1.2h,小区的绿化覆盖率超过35%。除了要在住宅楼之间设置一些绿化区外,还应设置中心绿化地带,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如某地区寒暑时间段内气候温度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夏季的风向主要是东南风偏东。而冬季的风主要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风向为西北风[2]。在建筑规划中,为了节省能源,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周边布局形式,开口的位置应锁定在西北部。调查表明,村民们虽然搬到了小定居点,但仍然习惯于自己生活,想要耕种一小块绿地。所以在居住区应建立适当的“绿色可耕地”,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客观条件也是允许的,拆除和重新安置定居点附近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可以在这些地区规划绿色耕地。该地区拆迁安置小区的设计规划对冬季风向有一个很好的引导,同时小区的建设也将农民的情绪和生活需求结合起来,是一个利用率极高的拆迁安置小区。
图2 广西当地宅基地的绿化实景
2.4 做好小区的安全防护
安全是小区人民主要关切的问题之一,小区的住房必须具备安全、高效和成本效益高的安全设施硬件,以便于保证小区内居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比如在小区内装设一个小型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能实现对车库出入、电梯间的实时监控。在小区范围内安装摄像头,传递视频信号,使安全中心能够实时了解小区内的安全情况。确保安全警报的正常运行,设置红外探测器,以确保监管无盲区无死角。建筑物之间也要设置通信系统,使住宅的各个部分与中心单位之间能够双向通信,防止不相关人员入境。为了合理减少安全管理费用和减轻重新安置居民的财政负担,还应注意设计和分配的一些细节问题[3]。避免高温电梯经常被烧毁,电梯室应考虑如何让电梯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可以安装排气扇,不考虑装设空调设备配置,从而节省能源和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另外应设置一个小的区域收集分类废物,尽量减少不需要的废物数量,从而减少废品的处置成本。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拆迁安置问题包括住房规划和对拆迁户的抚慰,为提高城镇一体化背景下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水平,应向其中融入人文关怀元素,生活服务需考虑居民经济承受力,住区房屋应有较强的兼容性,做好总体规划,及小区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