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1-03-10马艳孙可乐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阿替普小剂量溶栓

马艳,孙可乐

(周口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周口 4660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半身不遂等症状,预后较差,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治疗AIS的重要方法,可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但年龄是AIS重要的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对高龄AIS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存在较高的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降低阿替普酶剂量是否会提高静脉溶栓的安全性有待探讨。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对高龄AIS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周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高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周口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阿替普酶使用剂量将患者分为标准剂量组(42例)与小剂量组(42例)。标准剂量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70~92岁,平均(83.11±4.03)岁;发病至溶栓时间0.5~4.5 h,平均(2.51±0.76)h。小剂量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70~91岁,平均(81.92±3.97)岁;发病至溶栓时间0.6~4.5 h,平均(2.48±0.72)h。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中有关AIS的诊断标准;②检查示梗死灶范围<1/3单侧脑半球;③年龄≥70岁,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2)排除标准:①脑出血;②出血倾向;③颅内肿瘤、动脉瘤等;④收缩压>18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100 mmHg;⑤近期曾行椎管内或颅内手术;⑥2周内曾使用肝素;⑦存在静脉溶栓禁忌。

1.3 治疗方法

1.3.1标准剂量组 给予患者吸氧、控制血压、控制血脂等处理。给予患者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注册证号S20160055)0.9 mg·kg-1静脉溶栓,总剂量≤90 mg,先静脉团注10%的阿替普酶,时间1 min,再静脉滴注剩余90%的阿替普酶+生理盐水250 mL,时间为60 min。溶栓后24 h复查颅脑CT,给予无颅内出血者阿司匹林(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475)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治疗10 d后,下调剂量至每次100 mg,每日1次,长期服用;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75 mg·d-1,服用1 a。

1.3.2小剂量组 基本干预措施同标准剂量组。给予阿替普酶0.6 mg·kg-1静脉溶栓,先静脉团注10%的阿替普酶,时间1 min,再静脉滴注剩余90%的阿替普酶+生理盐水250 mL,时间60 min。静脉溶栓后处理措施同标准剂量组。

1.4 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治愈,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减少90%~100%;明显进步,即NIHSS评分减少46%~89%;进步,即NIH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即NIHSS评分减少或升高<18%;恶化,即NIHSS评分升高>18%。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明显进步率与进步率之和。

1.4.2神经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7、14 d采用NIHSS、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NIHSS主要评估内容为共济运动、凝视、意识、面瘫、构音障碍、运动情况、感觉、视野、语言表达能力、忽视证及远端肢体功能11个条目,其中21~42分为重度,16~20分为中重度,5~15分为中度,2~4分为轻度,0~1分为正常或近乎正常。CSS评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

1.4.3症状性颅内出血 溶栓后24~36 h头颅CT示出血,并伴神经功能症状加重,即为症状性颅内出血。

1.4.4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心绞痛、恶心呕吐、发热、胸闷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神经功能治疗前,两组CS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14 d,两组CSS评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1、7、14 d,两组CS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分)

2.3 症状性颅内出血小剂量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7.14%(3/42)]较标准剂量组[23.81%(10/42)]低(χ2=4.459,P=0.035)。

2.4 不良反应标准剂量组出现1例心绞痛,3例恶心呕吐,2例发热,1例胸闷;小剂量组出现1例心绞痛,2例恶心呕吐,2例发热,1例胸闷。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6/42)]与标准剂量组[16.67%(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763)。

3 讨论

AIS即血管、血液等异常造成脑动脉堵塞,导致脑神经细胞低氧、缺血而出现损伤、凋亡,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3]。缺血半暗带存在大量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及时挽救休眠细胞有助于改善脑神经功能[4-5]。临床常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阿替普酶是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糖蛋白,能与纤维蛋白结合,促使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变,促进血栓溶解。研究发现,高龄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率偏高[6]。采用小剂量与常规剂量阿替普酶均可有效治疗AIS,均能有效保护神经[7]。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标准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减少阿替普酶剂量不会影响静脉溶栓的效果。原因可能在于我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缺少大规模循证研究,参考欧美指南设置该药的剂量,但患者在种族、体质等多个方面与欧美国家人群存在差异,而小剂量即可满足我国AIS患者溶栓的需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剂量组治疗1、7、14 d后CSS评分、NIHSS评分与小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这提示标准剂量与小剂量阿替普酶均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王英[8]研究得到,低剂量阿替普酶对AIS的溶栓效果与标准剂量相当,且使用低剂量阿替普酶时,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较低。本研究还显示,小剂量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减少阿替普酶剂量,能减少高龄AIS患者静脉溶栓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

总之,采用小剂量或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IS患者的效果相当,对缓解神经功能缺损均具有一定成效,但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较少,有利于提高溶栓安全性。

猜你喜欢

阿替普小剂量溶栓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